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楚文化是湖南人民精神财富的宝库。它具有深邃修远的历史渊源,丰 赡厚实的精神内涵和广阔恒久的流播影响等特点。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湘楚文化”,不应当因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不在湖南,或仅仅囿于湖南的地称谓而一味地提倡“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晚唐诗歌璀璨的星空中。李群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湘楚文化滋养下的文化个性和抒情模式体现了对以屈、宋和庄子为代表的湘楚文化及其诗性思维方式的认同,其诗歌作品是对以迁谪和隐逸为主题的湘楚文化的反复吟咏和诗性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再创造。从情感的共时向度上看,其诗歌与晚唐普遍的末世情感也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在晚唐诗歌璀璨的星空中,李群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湘楚文化滋养下的文化个性和抒情模式体现了对以屈、宋和庄子为代表的湘楚文化及其诗性思维方式的认同,其诗歌作品是对以迁谪和隐逸为主题的湘楚文化的反复吟咏和诗性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再创造。从情感的共时向度上看,其诗歌与晚唐普遍的末世情感也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湖湘文化的缘起,固然有哲学、思想的渊源,但当时楚文化中的巫风信仰、儒家学说与外来佛教的流布所构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样对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湖湘文化是巫风楚俗氛围中形成的特定区域的文化现象湖南古为楚地,有所谓“南楚江湘”之称。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大部分地区受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湘北洞庭湖区各地、湘西北澧水流域一带受其影响更为深刻。因此,楚文化中  相似文献   

5.
湘楚文化精神内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楚文化是中华民族大文化中的一支独具风采的区域文化,它成长于辽阔富饶的三湘大地,糅合了中原文化与楚蛮文化的芳馨神韵。其赖以生存的精神内核包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理想追求,崇尚科学、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和勤俭质朴、淳厚自信的风尚性情。湘楚文化因代有传人,数千年来始终保持了长盛不衰、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相似文献   

6.
只有了解地域文化才可能对地域文学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新时期湖南小说而言,我们容易发现它承传着湘楚文化血液里的浪漫风韵,“经世致用”学风哺育下的广阔的政治视野。其实,湘楚文化长期作为一种边缘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对新时期湖南小说产生了或隐或显的非常深刻的影响,它主要表现为一种更加自由与奔放的浪漫主义,一种恋乡怀旧的执拗情结,一股浓厚的“抱团”意识等特征,并由此也影响了新时期湖南小说在多元文化生存空间的生存原则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7.
湘酒酒瓶的造型充分体现了湖湘地域文化,湖湘历史文化及湖湘文化精神,具体说,即湘酒瓶形的仿生造形,仿物造形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湘楚文化特征,揭示了湖湘文化亲近自然,尚武慕勇,尚情重义的精神特质,它是湘楚民间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在地域文学方面较为突出,而地域文学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在我国的地域文学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是以楚文化代表的湘文学。湘文学中所表现的忧患意识是作家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与其生存环境相吻合,使得这种忧患意识更为深层。刚烈民魂,主要产生于楚人的尚武精神。因而,湘作家在楚文化的背景之下,建构自己的艺术风格,使得湘文学在地域文学中具有独树一帜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湖湘文化的缘起,固然有哲学、思想的渊源,但当时楚文化中的巫风信仰、儒家学说与外来佛教的流布所构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样对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湖湘文化是巫风楚俗氛围中形成的特定区域的文化现象湖南古为楚地,有所谓“南楚江湘”之称。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大部分地区受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湘北洞庭湖区各地、湘西北澧水流域一带受其影响更为深刻。因此,楚文化中所特有的那种古老而神秘、荒诞而不失浪漫的巫风色彩,较多地表现在湖南居民原始的自然  相似文献   

10.
贬谪是一种中国古代士人常见的仕途经历,湘楚多瘴疠的特殊性也使其成为古代贬官目的地的首选。由此形成的贬谪文学包含了士人贬谪时的哀怨与窘迫,展现了不一样的湘楚风情,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灿烂辉煌的一笔。其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虽不是在湘楚所作,但是为湘楚所作,既接受了湘楚文化的影响,也使自身成为湘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人称赞。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是由多民族、多区域文化汇聚而成的一体多元的大文化。黄河流域的周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是构成华夏文化的两大源头。楚文化曾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其精神内核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湘楚文化是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曾经深刻影响20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要培育和构建新时代民族精神.就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倡符合民情、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的精神成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湖南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湘楚文化的孕育与濡养。湖南文学在承继湘楚文化本质精神中,深受到屈原楚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宋明理学倡导的经世致用主张的影响,由此导致了历代湖南文学家的匡世济民的自觉襟怀和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社会、指点江山的豪气壮志。现当代湖南文学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对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深入开凿,对文学体裁和创作技法的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历史与地域风习是成就杰出人物的原生性土壤。任弼时的价值选择和他的成长 既是十月革命炮声的震荡、马克思主义引导的结果,也是湘楚文化土壤,尤其是湘学学风熏陶、濡染和滋 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荆楚文库》《荆楚文库》编辑出版是我省文化发展史上一件大事,必将对弘扬荆楚文化、建设文化强省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立意上,《荆楚文库》书籍设计凸显了湖北省的“楚文化”特色,从楚文化中提取了赤色与灵动的凤鸟纹作为典型的视觉元素,整体设计在视觉上表现得很稳重、有历史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和屈原是湘楚文化哺育出来的两位历史巨人。屈原的《离骚》和毛泽东诗词则是湘楚文化中最为璀灿的艺术篇章。毛泽东十分赞赏屈原,喜爱《楚辞》。两位历史巨人虽相距两千多年,但心灵是相通的。其创作实践给人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代湖湘文化渊源于古代湖湘文化,而古代湖湘文化的特色是在多种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的渊源来看,楚文化则是其主流,随着它在湖南的延伸、扩展,孕育出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古代湖湘文化。本文试图通过楚文化遗物这一古代湖南文化的象征性器物,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古代湖湘文化的孕育特色,这对探索湖湘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是极其有益的。一古代湖南是楚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春秋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漆器、丝织品、铜镜、铁器、玻璃器、帛画和乐器等楚文化遗物,是楚文化在湖南  相似文献   

17.
贺州处于湘、粤、桂三省(区)交汇处,是一个山水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中原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特殊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贺州众多的人文景观,也使得古道余韵积淀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而贺州瑶族作家又是生活在多民族杂居、民族文化频繁交流的环境中和世界文化交流更为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他们创作作品的内涵呈现多元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近代湖湘文化渊源于古代湖湘文化,而古代湖湘文化的特色是在多种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的渊源来看,楚文化则是其主流,随着它在湖南的延伸、扩展,孕育出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古代湖湘文化.本文试图通过楚文化遗物这一古代湖南文化的象征性器物,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古代湖湘文化的孕育特色,这对探索湖湘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是极其有益的.一古代湖南是楚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春秋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漆器、丝织品、铜镜、铁器、玻璃器、帛画和乐器等楚文化遗物,是楚文化在湖南高度发展的历史见证.到战国初期,楚文化已遍及  相似文献   

19.
湘楚文化精神与道德人格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楚文化曾深刻地影响湖湘大地的意识形态和20世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湘楚文化所蕴舍的道德人格理想境界,既包含了儒学的以“善”为本的“内圣”人格目标,也包括了道家以“真”为标识的“真人”个体品格。在优秀道德人格的培养中,湖南的书院教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湘籍作家的文学作品,从内容题材的脉流上受着湘楚文化基因的深刻影响,民俗风俗上承接着千年湘楚古风,但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文化寻根更多地表现为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下的流变,从叙事情节的神话模式这一维度来分析,可以清晰地见出神话原型的再创与宗教关怀中的当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