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一支悦耳动听的乐曲能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受,音乐讲求在高潮中结束,听众正是在这种高潮中达到心灵共鸣的。求职面试犹如奏乐演唱,也需要讲求结束之术,虽不可苛求“高潮”,但虎头蛇尾则可能前功尽弃或丢掉即将到手的机会。不少求职者面试开始表现不俗,甚至成为“意中人”,但是在结束时的“不拘小节”露出破绽,致使“煮熟的鸭子飞了”。其实,煽织筐姜全在  相似文献   

2.
杨广收 《学语文》2008,(2):37-37
无论是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还是在语文课外读物中,小说这一文学体裁都占有相当的比重。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一般来说,它包括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在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中,高潮的把握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有的小说的高潮部分并不明显,好像在经历了开端、发展后就结束了。在教学实践中,不仅是学生。有些教师也感觉到把握小说高潮之不易。  相似文献   

3.
古时候,在听说书的时候,每每到故事情节发展到紧要关头,说书人突然用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吸引你继续听下去,这样,听众在下次一定会乖乖前来“报到”。这种方法在古代小说里常用,俗称“卖关子”,也称之为“设置悬念”。同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偶尔也卖个关子,设置个悬念,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  相似文献   

4.
记得小时候听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潮或矛盾冲突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常常用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逼着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这种方法在我国古典章回小说里经常被用到,称之为“悬念”设置。《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教授把讲座当作电视剧来设计.以悬念作牵引.同样吸引了“易粉”们的注意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小说结构体系、人物描写两方面 ,分析《红楼梦》中傻大姐“一笑一哭”的两次出场 ,不仅是故事情节的联结点 ,而且是推动故事情节高潮发展的必然准备。  相似文献   

6.
我在写作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的习作写得过实,好像记了一本流水帐,给人以平铺直叙的感觉,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古人云:“人贵实,文贵曲。”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文贵曲”呢?下面谈谈我在写作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悬念法。这就像说相声一样,抓住听众的心理,吊人味口,到适当的时候出其不意地抖开包袱,将情节推向高潮。如例文:某校被评为“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现场授牌仪式在一阵掌声中结束。上级领导一行钻进专车离去。突然专车嗄然而止停在校门口,司机下车检修,五年级的男生在老师的指挥下蜂拥过去意欲推车。校长见状大吼一声:“你们都给我退…  相似文献   

7.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情节和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我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具体步骤一般都是抓住“三要素”这样设计的:一、了解分析情节结构;二、鉴赏人物形象;三、分析环境。一、分析情节结构情节是作品中所描写的事件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它由一系列具有矛盾冲突的具体事件组成,矛盾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就构成了情节。小说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指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理清结构,小说的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小组讨论,顿时,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由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被叫到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没被叫到发言的学生唉声叹气,根本不去听别人在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法律基础"课案例分析教学法浅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案例分析的方法是法学教育中比较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近两年 ,本人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对典型案例分析教学法的应用做了一些尝试。一、案例分析教学法的特点1 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典型案例一般有着曲折的故事情节 ,激烈的矛盾冲突。案例的叙述文字往往传递着某种感情 ,人们的思想会随着案例的展开而转动。当案例介绍结束时 ,学生往往会推断出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和处理案件的法律依据。现代教学理论非常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法律基础”课教学也存在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无论任何人,任何唱法无不需要听众了解他们所唱的内容,以取得听众的理解、同情和共鸣。我国的戏曲和说唱艺术就有这个优良传统。戏曲和说唱是用大段唱词来表达长篇和复杂的故事情节的,这就需要把每句唱词都清清楚楚地送到听众的耳朵里,使听众毫不费力地领会到它的内容。所以我国的演唱传统一贯主张“字正腔圆”。训练方法则是“以字行腔”突出咬字,达到“字领腔行,腔随字走”之效果。当前美声唱法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其它唱法也大都以美声功夫为基础。因此,美声唱法的好与坏是事关…  相似文献   

11.
路培琦老师曾说:“能不能把教师的讲砍掉一半,大部分时间让孩子们去实验,去描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德国福尔克曼教授也曾指出:在学习中,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生。然而,现实是有许多教师仍在扮演“过滤器”的角色。当一节课从教师喋喋不休中结束时,教师很累,下面的“小听众”也可“松”一下了,但教师起了“主讲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常识大纲前言中写道:“小学常识课是一门学生积极探索周围环境,初步认识世界……”如果教师不是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2.
笔者看到因特网上有这么一则报道,题目是《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演讲:听众为何沉默不语》。“2004生命科学论坛——诺贝尔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记者注意到,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做完报告后,全场均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当每一个演讲结束后,主持人问现场听众“有没有问题”时,全场鸦雀无声。在持续了近4个小时的4个主题报告间隙,在总计预留40分钟的提问时间里,千余名听众竟然没有提出一个问题!是的,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课堂上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虔诚的“听众”。学生无需去对自己的课堂学…  相似文献   

13.
现象:在一节“准备充分”的中学英语课上,智力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反映最快,他们都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也积极参与组织的活动,令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有个别学生却神情呆滞,不知是紧张还是在开小差,总之他们并没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还有部分学生只是在充当“文明听众”,负责“抄笔记”。这种现象表明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引发了一个摆在老师面前的尖锐问题:如何看待和平衡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4.
《训世评话》作为一部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具有重要的近代汉语语料价值,但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非汉语成分。本文梳理了《训世评话》中“害羞”一词和短语“等一会(儿)”的特殊用法,并对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5.
著名苏州评话表演艺术家唐耿良以擅说《三国》闻世.在《三国·群英会》中,唐先生运用了评话敷衍小说、增添现代元素、倒叙和穿插等艺术设计手法,增强了书情内容,适应了听众的欣赏心理,受到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6.
板书:22摇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上述板书是这样构思的:其一,这篇文言小说按故事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横看,在“开端”中,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个主人公都已出场。纵看,主人公唐雎在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中,其性格变化依次为:临危不惧、沉着应付、针锋相对、挺剑而起。这样,纵横脉络分明,结构清晰。其二,两个主人公唐雎、秦王的迥然不同形象在对比中跃然纸上。由于这堂课板书较合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也较好。《唐雎不辱使命》——板书梳理文章@侯宪文$河南济源邵原…  相似文献   

17.
本方从小说结构体系、人物描写两方面,分析《红楼梦》中傻大姐“一笑一哭”的两次出场,不仅是故事情节的联结点,而且是推动故障情节高潮发展的必然准备。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文学作品所展示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大自然的诗情画意,都是激励学生思维发展的诱因,都可能触发学生的创造想象,萌生创新意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教育》2004,(3S):36-36
这是一堂教学评比课。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生把此时作为玩  相似文献   

20.
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难题呢?我认为除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观察积累,坚持读写结合外,重视到作文教学中“寻找”素材也是有效的。 一、从指导中“寻找”。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每次作文,从出示文题到作文结束,学生都处于紧张的思考、情感的体验之中,难也好,易也好,忧也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