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中外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理论上、制度上、措施上的新建议。如,现阶段不仅不能以缩小或消灭城乡差别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而且还应当继续适当扩大城乡差别;改革现有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一定规模的土地拍包,走家庭农场式道路等。  相似文献   

2.
城乡差别的实质是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于城市。缩小城乡差别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缩小城乡差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城市和农村共同努力。缩小城乡差别的关键在政府,政府应该在缩小城乡差别上有新举措,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内社区教育的未来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芳  佐斌 《教育探索》2002,(7):110-112
本根据社区教育五要素模式,探讨了国内社区教育未来的可能模式是:社区教育的直接责任主体是社区教育组织,政府起宏观领导作用;社区教育目标是让社区成员成为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之人;社区教育内容是丰富、优化社区生活环境和改善社区生活质量的科学化知识与技术;社区教育的组织方式和组织形态依据城乡差别、地区经济差别而不同;社区教育将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资源,高度重视网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城乡差别现状,进而分析缩小城乡差别在现阶段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如何缩小城乡差别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努力造就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刚从国外回来的朋友讲,工业发达国家与我们国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之处。即发达国家城乡差别较小,我们国家城乡差别较大。看来,城乡差别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了。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城乡差别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城乡差别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性原因。目前的城乡差别问题已经诱发出一些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如何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差别,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和谐协调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差别及其对发展的二重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乡差别依然存在并有所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差别大于东部地区。这既有历史原因,也由于在改革过程中城市发展比乡村快。城乡差别对发展的影响是二重的。我们既要注意落后乡村对发展的制约作用,更要发挥城市发展对乡村的示范、传递和拉动作用,以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差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差别是自有城乡以来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合理的城乡差别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不合理的城乡差别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差别逐步拉大,给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探索中国城乡差别的影响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差别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灭城乡差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马克思、恩格斯从研究社会分工开始探索城乡差别的产生与发展轨迹,指出城乡差别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并且从社会分工、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城乡融合、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农民组织等主要方面阐述了消灭城乡差别的路径选择。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差别思想对解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差别逐步扩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们国家的农村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要求的提高,原本默默无闻的农村教育开始备受关注,从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到网络建设,国家都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植。应当承认,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城乡差别和教师的城乡差别已经越来越不明显。可是因为地域差异和地方政策不同,在经济收入、精神压力和社会地位方面,教师的城乡差别就有些触目惊心了。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简单再生产刚性是我国必须正视的最基本的国情,"劳动--收入"转换率偏低已成为扩大内需、促进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重点从宏观角度论述了掌控"劳动--收入"转换的方法;阐述了"劳动--收入"转换的现状、问题和"劳动--收入"适度转换的现实意义;揭示了劳动力(L)与生产总值(GDP)的三种弹性(I)关系以及与I相对应的工资(W)弹性(i)的三种关系,并在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的基础上对适度"劳动--收入"转换率量度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保持适度劳动收入转换的相应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劳动--收入"转换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外转移成为一种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受到非农部门吸纳能力和外部环境的限制,也受到农业吐出能力和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内在制约。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以就业和效益协调发展为目标,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泉州农村劳动力现状和转移途径的调查,分析海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指出海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借鉴泉州经验,通过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农村劳动力自己创造就业机会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最终有助于和谐海西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关键。其动力主要源于:农村土地的承载容量不足、农业报酬率过低等内部推动作用和城乡之间利益差距及城市化发展对农村的外部拉动作用。而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户籍壁垒、城市化进程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农村非农产业,全面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才能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15.
劳动观是人们对自身以及他人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观的核心内容决定其理论形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及现实状况的差异使得不同时期劳动观的核心内容也随之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历经五次历史性跨越,形成了以集体本位、共同富裕、社会财富创造、以人为本、崇尚劳动为核心的五种精髓相通又各具特色的劳动观。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促使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基于托达罗及其修正模型,扬州市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模式选择:一是进入乡镇企业;二是进入城镇服务行业;三是农村内部消化吸收。具体建议为:1.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2.规范和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教育;3.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4.发展高效农业和涉农工业;5.加强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地区经济差距一直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表现和成因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中,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已经不是地区发展的关键,而是要通过政策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生能力,所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关键是提高市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滁州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推动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其劳动力转移的主体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中青年男性劳动力,在其所辖各县区之间劳动力转移呈现不同的特征。这种转移对流出地劳动力市场均衡、农业生产结构、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及留守老人的照看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城乡差距和国家的政策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黄冈市部分农户的实证调查证实了转移出的是相对优质的劳动力,而留守在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劳动力却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农村中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分配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的扩大趋势。本文从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出发,对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分配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的分析,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教育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并发挥作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的工资收入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最后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