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11月13日。《朝日新闻》的读者们打开报纸,象往常一样搜寻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绝大多数读者都曾把目光长久地停留在第15版上,仔细地把这一页的文字从头到尾读完。是什么原因引起人们浓厚的共同兴趣呢?原来这一版右侧第一行赫然印着这样醒目的大字:本页是经卫星传送的版面。11月12日,《朝日新闻》社和邮电省电波研究所通过通信卫星进行了报纸传真的试  相似文献   

2.
朱德泉 《青年记者》2007,(17):76-76
好的新闻,要关乎他人的痛苦。8月值夜班,用了十几天的夜半时分终于读完了苏珊·桑塔格的《关于他人的痛苦》。书只有145页,之所以读得慢,是因为在这位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的字里行间,总有一些让新闻记者为之反思新闻这个行当"失当"之处的省悟。  相似文献   

3.
正10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首个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点在当地"师兄弟盲人按摩所"举行挂牌仪式。今年的10月15日是第30个国际盲人节。为解决盲人读者读书难的问题,当日,包头市图书馆为按摩所免费提供了书架、30余册图书及一些盲用设备。包头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李晓同说:"考虑到盲人朋友们出行不便,图书馆将为盲人读者定期更换书籍。"一位盲人按摩师表示,家里也有盲文书,但是盲文书不方便携带,如今上班的地方也有书了,就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多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9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回到故乡湘潭,上午拜祭祖坟,下午来到七岁时读书的小学——过去的昭潭小学,现在的曙光学校访问。当他看到校长赠送给他的纪念册中有一份写有他名字的学生一览表时,非常惊喜,幽默地说:“这证明我确确实实是这里的学生,如假包换。”周围的人都会心地笑了。这份学生一览表就是在湘潭县档案馆查到并复制的。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11月6日上午,第七届深圳读书月启动仪式暨深圳书城中心城开业典礼,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东广场举行。读书月以“阅读·进步·和谐”为主题,共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300多项,其中重点主题活动36项。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读书月特别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深圳市领导李鸿忠、许宗衡等出席了启动仪式。深圳书城中心城是深圳发行集团继深圳书城罗湖城、南山城之后的又一力作。它坐落于深圳市中心区北中轴线上,占地8.7公顷,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经营面积4.2万平方米,是当今世界单店经营面积最…  相似文献   

6.
苦苦奋斗了半月之久,终于将《万有引力之虹》读完,眼前视物皆是重影与迷蒙。这是一种心智与视力的双重挑战,足足一千页,每天数蚂蚁一般地阅读并细致地归纳条理,最终还是败在他万花纷飞的影像与梦幻流动的思维之中。思考了整整一天,终于还是采取了一个最笨的办法开始了我对它的逻辑讨论,否则我只能递上一份散乱的阅读报告。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新华社记者?!”我脱口而出这样发问,并非以前未曾听说过新华社是什么单位,新华社记者是干什么的,而是因为碰到了一个关系我今后“入门”新的职业问题而下意识流露出的惊诧。 那是1974年11月14日上午刚上班,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政治部干部组张秉田同志的办公室。他通知我:11月15日前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报到,工作时间为半年。看到我如此惊诧,他便拿出一份传真电报给我看。那是内蒙古党委转发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一个报告,中心内容是为适应报道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晓雨 《图书馆杂志》2011,(12):105-106
日前,深圳海天出版社最新推出的时尚平装本《全民阅读参考读本》和典雅精装本《全民阅读推广手册》被如期摆放到了深圳书城中心城、罗湖书城、南山书城的门脸之地,展销给来往鹏城的广大读者,成为奉献给第12届"深圳读书月"活动(2011年11月1日至30日)的一套高雅的"书文化礼包"。在该届"读书月"启动仪式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实际上,无论是青春年华的学生时代,还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抑或日理万机、领袖群伦年代,他都嗜书如命,手不释卷,以书为伴:书以伴行,书以伴眠,甚至书以伴厕,直到临终前夕仍在索书,一生读了难以数计的书。就毛泽东读书来说,在20世纪中国和全世界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中,实难有出其右者。  相似文献   

10.
<正>凤庆县综合档案馆建设工程于2010年11月12日发布招标公告,11月25日开标,11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截至2010年底,人工挖孔桩全部结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整个项目计划于2011年6月15日前完成土建工程,9月15日前  相似文献   

11.
读书恩怨录     
李军 《新闻三昧》2005,(4):49-49
我喜欢读书,自幼到今,不爱吃,不爱穿,不爱钱,不爱权,最爱读书,不管为读书吃多少苦,心里也觉得甜。童年时,家中藏书很少,我常借书读,打听到谁有一本书,就赶快去借,碰壁的时候却不少。久而久之,我积累了一些借书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换书而读。我用家中仅有的几本书与别人换书读,常抢在别人前头把书读完,他的书就可以在我手里多逗留几天,我又用这些书与另外的人交换。当别人还书时,我问:“你还有书吗?”  相似文献   

12.
漫话读书     
我酷爱读书,所以常流连在有书的地方。也正因如此,我生命历程中的几页就留在了张家口市图书馆。2009年4月1日,是张家口市图书馆建馆六十周年纪念日,为此我以《漫话读书》为题写了点东西,算是对她的纪念吧。  相似文献   

13.
王蒙 《图书馆杂志》2005,24(10):81-88
我今天讲的内容是关于读书的事情,读书并不能算是我的长项。因为,和一些学界的大师们相比,我读书的数量既少,记忆的也有限。比如,我们知道有些大师的佳话,他可以指着图书馆的一个书架子说:“这个架子上的书,我已经全部读过了,甚至于我已经全部背下来了。”于是,就有人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翻开至第232页,他果真能把此页上的内容给背出来。当然,这种人也不多,但确实是有。还有的人精通好几国语言,在国际会议上别人谈论到某书,  相似文献   

14.
读书是福     
昨日读报,读到两则关于读书的消息,忽然在脑际蹦出一个挺特别的词:读书是福。这个“灵感”使我感到兴奋。《北京日报》上的消息说,在书市上,一个学生对卖书的人说:你看有什么好书给我挑150元的,不管什么书,只要有气派就行。原来他是一个司机的儿子,他们家新分了房子,父亲购置了书橱,但家里没有书,他父  相似文献   

15.
阅读的进程     
前言我们天天在接触阅读,阅读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对阅读又了解多少呢?知之甚少。我本人是一个阅读爱好者,读书之余,也常常想,怎样才能够算作一本书读完了、读好了?过去,只要对一本书通读了,就认为是读完了。近些年,书读得多了,对读书的感觉和想法也就随着多了。读完了一本书,常常似有未尽之意,不了之情,又再读之。这一读不要紧,发现第一次读时,有许多重要之处没有在意,还有一些地方毫无印象,更有一  相似文献   

16.
●阅读习惯 23.9%的被访者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们在读书时要做笔记;8.5%的被访者极为欣赏自己的见解和书法,他们直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67.4%的被访者习惯于在书上画线、作标记;27.7%的被访者有折书角的“毛病”;53.6%的被访者读书时习惯于夹书签。 33.1%的被访者习惯于一口气把书读完  相似文献   

17.
11月8日,第七届全国书市在深圳书城隆重开幕,笔者在书市流连数日,颇多感触,爰采撷若干花絮,以飨读者。 ○深圳涌现读书家庭 由深圳晚报、海天出版社等五家单位共同举办的“深圳首届百户爱书家庭”评选活动,于11月7日揭晓。被评上的“状元”家庭藏书有4万册以上,个人出版过理论著作、长篇小说、散文集等8部书。这位深圳宝安区万丰村党支部书记、农民企业家潘强恩,不仅  相似文献   

18.
一本好看的书——读《季羡林传》■郝雯霞不读书的生活是真正凄凉而寂寞的。书能够抵御心灵的寂寞。我想说的是,你应该挑一本好看的书来读。我用了四天的时间读完了这部60多万字的《季羡林传》。我感到精神振奋,觉得认认真真地做人和认认真真地做学问是人生中非常美好...  相似文献   

19.
<正>毛泽东喜爱读书、嗜书如命。即便是戎马生涯,在面临危境、紧急转移的时候,依旧不放弃阅读,不舍得扔掉随身携带的书籍;而在和平年代,读书不辍,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在晚年,他曾长期住中南海"游泳池",陪伴他的是好几排书架。据其身边图书管理人员徐中远撰写回忆文章称,毛泽东晚年阅读小字困难,"毛主席看用新闻纸印的书,  相似文献   

20.
<正>“有限的生命能够在阅读中得到延展,这就是阅读带给我的快乐。”被资讯塞满的日子,你是否有闲暇坐下来认真读上一本书?阅读碎片化的当下,你能否保持专注,认真读完一整篇文章?线上购物愈加便捷,你还有去书店逛一逛,买几本纸质书的想法吗?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3位读书者,听听他们的阅读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