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股东的分红权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阐述,并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权法律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与其他国家相关先进制度的比较,拟建立一个中国特色的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权保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止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滥用,我国在新颁布的《公司法》规定了有关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内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有效地弥补了由于公司人格滥用给公司债权人带来的损失,保护了公司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对公司独立人格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一种积极补充。但新公司法中对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规定比较模糊且法律条文过于简单.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法律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外部理财还处于转型时期,各种利益关系未得到真正的理清,还存在大量的制度和法律漏洞,因此出现了许多非理性的理财行为,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损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公司财务治理失控.文章就此从财务治理理论研究入手,进而分析和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建议与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韩晓舟  金泽 《职业圈》2010,(12):43-44
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是现代公司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我国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尤为严重。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制度背景,我国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是控股股东通过隧道挖掘行为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机理。控股股东为了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而产生的隧道挖掘行为的经济后果是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加剧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整个市场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5.
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是现代公司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我国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尤为严重.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制度背景,我国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是控股股东通过隧道挖掘行为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机理.控股股东为了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而产生的隧道挖掘行为的经济后果是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加剧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整个市场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公司法颁布施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作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正式纳入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体系.但是该规定仍停留在框架设计阶段,存在着过于原则化和不具备实务操作性的缺陷.文章从新修订的<公司法>相关规定入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应时代需求生成并由我国新<公司法>明文规定的制度,是我国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方面的重要机制之一.文章从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深发开去,指出该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新<公司法>的颁布实施,一人公司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成为了新公司法的一个焦点,一人公司以其独特的公司形式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兴趣,但也由此引来了诸多法律问题,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规制一人公司股东滥用权利的有力武器之一.文章由此对一人公司的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法律顾问     
《职业圈》2005,(2)
两个人的股份公司,一方可以退股吗两人的股份企业,由于太多原因,一方需要退股,法律上应如何操作?从保护退股者个人利益的角度,有何好的方案?谢谢。(赵野民)答: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有限公司是不能退股的。如: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在公司登记后,不得抽回出资。”所谓退股实际上就是抽回资金!但是,法律允许股东进行股份转让,《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股东之间可  相似文献   

10.
周悦 《职业圈》2007,(1):61-63
股东出资瑕疵是指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存在缺陷,不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一种违反行为.为了对此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文章从股东出资瑕疵的内涵、形态、出资瑕疵者的股东资格认定、瑕疵股权及其转让、出资瑕疵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出资瑕疵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以期能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建立良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激励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中往往存在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其中最为主要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问的委托代理关系。然而,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价值、目标取向不同。管理者往往在牺牲股东利益的情况下追求自身利益。我国现代企业改革以来,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激励问题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我国股权分配改革进入收尾阶段,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和所有者状况,不仅使内部人控制问题普遍存在,而且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侵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并且还侵吞了大量的国有资产.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对策分析将有助于规范上市公司治理,进而扼制内部人控制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虽然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公司治理机制,但公司中股东与经理层的冲突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分析和认识上市公司中股东与经理层的冲突成因,指出认清冲突的消极影响并利用冲突的积极影响,能够更好地制定符合公司发展实际需要的管理策略,做出正确决策实现公司目标.  相似文献   

14.
周悦 《职业圈》2007,(1X):61-63
股东出资瑕疵是指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存在缺陷,不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一种违反行为。为了对此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文章从股东出资瑕疵的内涵,形态、出资瑕疵者的股东资格认定、瑕疵股权及其转让、出资嘏疵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出资瑕疵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以期能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刘君博 《职业圈》2008,(23):14-15
我国目前关于股东出资以及股权纠纷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抽逃出资、虚假出资等出资不足问题方向上,而对于股东在出资过程中“超额出资”行为所引发的法律问题少有涉猎。文章对就股东“超额出资”行为的成因、性质以及引发的相关的民事法律责任做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猛  周晶  李鑫旺 《职业圈》2012,(21):83-83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在合理的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运营效果,保护企业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企业对法律法规的遵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健全与单位内部管理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又符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股东知情权作为股东的基础性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股东知情权的实现与否关系股东能否合理决策、享受收益等其他权利的行使。本文将股东知情权分为现任股东知情权与离任股东知情权,从学理角度分析了离任股东知情权的学理依据,并提出股东知情权之诉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离任股东知情权制度,防止权利人滥用权利扰乱公司正常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8.
建立良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激励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中往往存在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其中最为主要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然而,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价值、目标取向不同,管理者往往在牺牲股东利益的情况下追求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关于股东出资以及股权纠纷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抽遮出资、虚假出资等出资不足问题方向上,而对于股东在出资过程中"超额出资"行为所引发的法律问题少有涉猎.文章对就股东"超额出资"行为的成因、性质以及引发的相关的民事法律责任做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包建华  李瑾 《文化学刊》2014,(5):123-129
诉讼法律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中西方诉讼法律文化各具特色。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快速多变、新现象新问题丛生的时代,社会利益纠纷的多元化决定了民事诉讼逐渐迈过了保护私益的界限,开始与公共利益建立联系,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引进和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的实践中也受到冲击,需要反思以获得启示,从而促进法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