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对GB/T20984-2007中定义的5种资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数据和服务资产是需要保护的核心资产,硬件、软件、人员资产是数据和服务资产的支撑资产;通过对支撑组织业务运转的信息资产所处的位置和流动属性的分析,提出将信息资产划分为位置固定资产和位置变动资产,从而有效识别信息资产。结合组织业务流程以及信息流动增值等特点,对信息资产进行重要性(价值)确定。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2.
贾茹 《大观周刊》2012,(6):129-131
信息资产是信息系统的研究对象,信息资产的标识是信息资产识别的基础。本文对信息资产属性进行结构分析,结合XML语言的加密和签名技术实现信息资产的安全,运用二维条码对信息资产属性进行编码,将计算机信息实体化,实现了信息资产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3.
信息资产识别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核心环节。文中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架构,涵盖信息安全相关的所有资产的一个参考分类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资产之间的依存关系和依存程度.然后依据依存程度识别信息资产的安全价值。评估者以此为工具识别信息资产时,可以做到清晰、规范和全面。  相似文献   

4.
信息资产是组织所掌握或控制的、能够为组织带来经济利益的、与组织信息相关的一切资产.对信息资产进行识别有利于组织实施有效的管理.在讨论信息资产特征的的基础上,提炼和优化信息资产识别指标,构建信息资产识别表,制定信息资产识别步骤,为信息资产的识别提供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信息资产是组织所掌握或控制的、能够为组织带来经济利益的、与组织信息相关的一切资产。对信息资 产进行识别有利于组织实施有效的管理。在讨论信息资产特征的的基础上,提炼和优化信息资产识别指标,构建信息 资产识别表,制定信息资产识别步骤,为信息资产的识别提供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ISO27001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产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国际标准ISO/IEC27001:2005中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分析数字图书馆信息资产的普遍特征,对其功能框架中的重要信息资产实施风险评估,建立通用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产风险评估实施模板,可作为各数字图书馆开展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信息传播行业迅猛发展的大形势下,本文提出信息传播企业应该走一条融合之路(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与公司融合),而公司融合是前者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资产组合的涵义、内容、绩效等方面,对我国信息传播企业的资产组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学科集成研究视角梳理了六种关于资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电子文件资产具有五个管理特性.基于ISO 15489的文件资产价值观,分析提出电子文件资产管理的动议有两个,一个是在动态变化的信息技术背景下,提供信息资产保值利用,满足业务治理的循证需求和合规要求;另一个是面向全球化复杂环境,提供知识资产增值利用,满足基于文件的信息资源再利用需求.综合考虑电子文件资产的价值及其管理特性,对如何开展电子文件资产管理,提出了遵循ISO15489通用原则和应对电子技术挑战与机遇的四项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息资产管理是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化模型的信息资产管理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对信息资产进行关联管理,对信息资产进行综合的、全面的、可行的管理属性研究,为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提供良好的方法和手段。该模型在实践中证明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意义,探讨了适合高校图书馆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系统由信息处理、内容管理、内容存储和应用四大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1.
信息环境共享的信息社会学论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环境共享是指由国家或社会组织构建的信息环境为社会公众共同享用的社会目标和社会过程.信息环境共享的理论基础是信息社会学的信息分化理论、信息公平理论、信息共享理论和信息主用理论.信息环境共享有利于减缓信息分化,维护信息公平,推进信息扶贫,促进信息利用.要实现信息环境共享,必须树立信息资源共享意识;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信息服务机构发展;推进农村信息扶贫工作;实现公共信息法制管理;力促国民信息素质提升.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2.
按照信息的来源与产生方式,信息资源可分为原生信息资源、外来信息资源和次生信息资源,从产权属性上三者分别定性为自主知识产权信息、非自主知识产权信息和伴生知识产权信息。信息确权理论是信息产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构建至少应当考虑作为信息确权理论"硬核"的信息资源生产方式与生产规律、信息消费与信息侵权的行为特征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以及信息确权的法理依据、信息确权的商品价值论依据、信息确权的技术手段、信息确权的当事人协商机制、信息确权的行为规范与评判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获取、吸收、交流、运用、消费、组织与创新信息能力7种能力协调互动的发展形成群体能动性发挥的保障,促进信息能力由适应、控制水平与创新水平发展,根据群体信息能力各要素间的关系,设计出群体信息能力测试分析模型——信息能力玫瑰图,并以西部农村群体信息能力调研数据为例,分析信息能力玫瑰图的功用,旨在为深入研究与分析信息能力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Web2.0环境下的信息过滤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过滤的概念及其类型,接着从信息订阅、信息推送、信息阅读几个方面分析了RSS中的信息过滤;从垃圾信息过滤、个人知识管理、个性化主题社区的形成、博客搜索引擎几个方面分析了Blog中的信息过滤;从信息组织体系、信息发布的质量控制、信息向知识的转换几个方面分析了Wiki中的信息过滤;从分众分类、个性化信息聚合、兴趣聚集和共享几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书签中的信息过滤,最后总结了目前Web2.0环境下信息过滤方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信息过滤将最终实现语义级的智能信息过滤。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是同源学科,它们共同关注社会信息交流系统,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面向用户需求的信息采集、信息组织与信息产品形成过程。与其他信息学科相比,它们以社会认识论信息为基础,强调以相关为核心的信息运动过程,更关注信息意义的社会构建过程。它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不同用户服务目标为基础的服务理念差异(图书馆的全民服务、情报的特定服务与档案的区别服务),以及由此导致的信息资源选择差异、信息序化方法及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d how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faculty influence their personal information activities behaviors, namely information creation,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a sample of 235 faculty in six universities in Ghana using a questionnaire. Age, gender, rank and university of affiliation predicted personal information activities behavior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and with different magnitudes. Gender made a difference in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while age made a difference in respect of information creation and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only. Faculty ages 4049 years created information the most, followed by those above 50 years. Males stored information more than females. Rank made a difference in information creation, organization and storage, but university of affiliation made a difference in information creation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not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It is common among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ers and managers to impl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ial influence of personal variables on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s. This omission denies information users adequate access and maximum use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eir information space. Institutional leaders and PIM systems designers should consider demographic and other personal factors of faculty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Profiling of user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hen design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will enhance maximum access and utilis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7.
试论情报学的三大重点研究领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情报理论及情报管理、情报检索与情报技术、情报分析或情报研究构成情报学的三大重点研究领域。在情报理论及情报管理研究中,提出围绕资源--技术--服务定性框架展开研究的思路;在情报检索与情报技术中,提出重点发展智能情报检索和智能情报技术方向;在情报分析或情报研究中,提出遵循信息保真、信息增值、信息集成三原则。  相似文献   

18.
��21����ͼ�����Ϣ�о�ģ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论述传统信息研究模式转变的必然性,并从信息资源、信息研究成果、信息存贮、加工和检索,信息研究范围信息研究机制,信息研究效益,信息研究人才需求和信息研究特色等8个方面预示未来信息研究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素养进行剖析,发现目前信息素养教育仅重在信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信息安全素养教育。认为信息安全素养应该包括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能力、信息伦理道德等内容。指出国民信息安全素养低下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提升国民信息安全素养的4种途径:推进信息安全法规建设,注重多层次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开发,发挥各类组织优势。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increasing disclosure of public information and government data throug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long with the considerable privately generated data now available online, individuals have access to a huge volume of information. This “disintermediation” of (i.e., greater direct access to) public information may improve transparency and facilitate citizen engagement, but it may also overwhelm citizens not only with too much information but also by requiring them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gathering, assembling,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 successful use of available information, existing studies have not yet fully integrated this consideration into research on citizen use of e-government and open government data.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according to which individuals have a fini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pacity, which is affected not only by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by one's preferences for how information is presented—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type (infographic versus text) on perceived information overload, along with the consequent effect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on perceived website usefulness. We also investigated whether individ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pensity (visual or verbal) moderated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type on perceived information overload.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extual information tended to cause greater information overload, especially for those with a propensity for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that higher information overload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perception of website usefulness. Moreover, individual information propensity moderated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type on perceived information overload; people with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pensity were more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presentation of textual information.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for improv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policy information through government websi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