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氧运动的若干理论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有氧运动的概念界定,对有氧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有氧运动对机体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有重要作用;有氧运动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及肥胖;有氧运动对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延缓机体的衰老过程以及促进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有氧运动在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展嘉  李天晴  张冰 《体育科研》2015,(3):49-51-71
探讨了记忆编码后短时有氧运动对长时记忆的影响,以及运动强度这一因素在短时有氧运动与长时记忆关系中的作用。实验选取48名在校大学生(男女各半),分为控制组、低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运动组进行30 min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控制组则不进行运动。通过测试一周后对之前学习的中性词汇的再认成绩来评价长时记忆固化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有氧运动强度对长时记忆固化的影响存在差异:高强度短时有氧运动能够显著提升长时记忆固化水平(P<0.05=,低强度短时有氧运动对长时记忆固化水平则不产生显著影响(P >0.05)。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长时记忆的影响不随性别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进行了测量,以了解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有氧运动的女大学生的三围比较接近我国人种的标准;BMI、WHR、体脂率都明显下降;心肺功能明显增强。说明有氧运动能够对女大学生的体质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有氧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谈有氧健身运动处方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有氧运动的特点和有氧运动对人体物质能量代谢、心血管系统、肌肉耐力及体力三方面影响的分析,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有氧运动的原理,并进一步从运动形态、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度4个方面指出了设计有氧健身运动处方应符合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分析冬季户外有氧运动对高校学生焦虑状态的影响,寻找降低大学生焦虑状态的有效手段。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的《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对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进行两次测评。结果显示,通过冬季户外有氧运动训练,实验组学生的焦虑情况轻于对照组的学生;冬季户外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更加显著。建议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有氧运动,尤其是冬季户外有氧运动,以缓解或消除焦虑情绪,改善并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就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利用有氧运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在军  邹晓丽 《精武》2012,(35):16-16,18
通过有氧运动对男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阐明有氧运动对男大学生体质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有氧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CNKI、万方等数据库,获得有氧运动干预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血糖和胰岛素影响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Stata1 2.0进行Meta分析.结果:16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1)运动组血糖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运动组血胰岛素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3)亚组分析显示:有氧运动干预的总运动时间≥12周显著降低血糖;(4) Beggg检验结果显示:12篇有氧运动影响血糖和12篇有氧运动影响血胰岛素的文献均无显著发表偏倚;漏斗图对称性较好.结论:有氧运动能够显著降低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当总运动时间(周数)≥12周,有氧运动降低血糖的效应显现.  相似文献   

9.
毛芝海  齐玉刚 《精武》2012,(29):20-20,22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中老年糖尿病人的血脂及体适能影响。方法:对42名Ⅱ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偏高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氧运动锻炼后,再进行体适能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结果:有氧运动对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良好效果。结论:有氧运动可以做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观察有氧运动与被动吸烟环境下大鼠肺部氧化应激的影响及X线影像学表现,探讨有氧运动与被动吸烟对大鼠肺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对被动吸烟大鼠肺部有保护作用,能增强被动吸烟大鼠肺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明显改善双侧中下肺野纹理状况减少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11.
2008北京奥运旅游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比国外近几届奥运会的奥运旅游效应,探讨并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旅游效应,如大量增加入境客源,增加旅游业外汇收入,提高举办地国际知名度,举办地旅游形象塑造、提升,旅游支持系统的完善,增添生机与活力,创造巨大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大幅度发展,旅游环境改善,城市复兴和基础设施完善,静态吸引物和公共设施的激活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2.
大型体育赛事会产生巨大的综合效应,对举办城市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探析其对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效应并提出建议对策,以期对贵州的后续发展和以后的举办城市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学效果评定与自我评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体育教学评估应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即教学效果和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来进行评定,从而客观地反映体育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浅析竞技健美操音乐与动作的多元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音像分析法,浅析竞技健美操音乐的节奏、旋律、添加音效与动作的强度、风格、效果的多元因素,为竞技健美操的编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运动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和发展是临床医学和运动医学领域内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以往研究工作基础上 ,从建立高脂高胆固醇膳食诱导 SD大鼠高脂血症的实验动物模型和有氧运动训练的模型入手 ,观察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对大鼠血清脂质、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以及有氧游泳运动对其的预防和改善作用。结果表明 :有氧游泳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和缓解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对血清脂质、脂蛋白的不利影响。其分子机理 ,如运动对载脂蛋白、脂代谢关键酶和受体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6.
体育运动与人体骨密度的变化(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献资料方法,就不同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对骨密度的影响、体育运动对不同年龄人群骨密度的影响以及运动影响骨密度的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第九届国际人体组成学研讨会中有关运动对人体组成影响的研究,为读者介绍在此领域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有关运动对人体组成影响的研究大致分为3个方面:运动对一般人群人体组成的影响、运动员的人体组成、运动对疾病患者人体组成的影响,并分别概述了有关研究内容。与其他国家的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国内文章有22篇,其他国家11篇),但在质量上要弱于其他国家,国内学者更多地采用生物电阻抗的方法,探讨运动单一因素和对人体组成影响,较少考虑到饮食、能量平衡等因素对人体组成的影响。对群体日常体力活动量与人体组成的影响研究中,量化体力活动量多采用加速度计,得到的结果与真实的日常体力活动量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期待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以便为日常体力活动量与人体组成的量效关系研究带来便捷。  相似文献   

18.
高原训练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运动能力的方法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系统的高原训练方法,为耐力项目成绩的提高摸索出一条新路。高原因海拔高度的增加加大了缺氧负荷的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空气中各种气体成分的分压与大气压成比例下降,由于氧分压的下  相似文献   

19.
桂文亮  倪钊 《体育科技》2010,31(4):48-51
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访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乒乓球恢复性训练的效果及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我校运动训练专业20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恢复性训练的对照实验,探索乒乓球恢复性训练对技能水平的迁移作用。结果表明,在训练中合理地采用恢复性训练能有效提高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技能和体能,降低损伤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0.
Relative age effects in sport reflect an over-representation of athletes born early in a selection year that lead to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 advantages. These effects might be enhanced by rules that increase physicality. An opportunity to investigate these influences arose when Hockey Canada altered its body-checking rules. Two studies are described that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this rule change. Study 1 used cross-sectional data to contrast relative age effects for 9-year-olds in games with and without body-checking (birth quartile 1 ranged from 27 to 39%; birth quartile 4 from 10 to 20%). Study 2 used quasi-longitudinal data to examine age effects when players transitioned from a season in which body-checking was permitted to one that prohibited such checking (birth quartile 1 ranged from 27 to 39%; birth quartile 4 from 11 to 20%). Chi-square statistics demonstrated relative age effects in both studies irrespective of body-checking. Post-hoc analyses indicated reductions in these effects that were limited to some second and third quartiles when body-checking was prohibited. Body-checking is not a critical mechanism of relative age effects. The physicality of ice hockey, regardless of body-checking, and increased experience in ice hockey are influen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