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体育舞蹈在高校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其锻炼健身价值极高,并且还有很强的娱乐交际功能,所以,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然而,现代高校体育舞蹈开展中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缺乏体育舞蹈教育者、缺乏系统完善的课程等问题。本文首先指出了影响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制约因素,其次,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同时,一些以前的偏门课程也重新提上了教育日程,高校体育舞蹈就是这样的一门课程。近年来,体育教程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课程,而体育舞蹈由于刚柔并济,受到不少学生的喜欢,但是对于这一课程的教育开展,我国并没有专业的教学理念,也缺乏专业的教师指导,从而使得学生想学而学不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有效提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教学效率,实现高校体育舞蹈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体育舞蹈作为新时期的体育课程,已纳入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成为高等院校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体育舞蹈集体育、音乐与舞蹈为一体,具有多种作用。本文从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教育意义以及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实施策略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丽芳 《教育与职业》2012,(20):144-145
文章从职业素养的培养角度出发,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体育舞蹈运动特征为依据,从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组织、考核办法等方面入手,提出体育舞蹈课程在旅游类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构想,以适应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高校公共课程改革以及从事旅游职业教育、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根据广西20所高校588名在校大学生和32名体育舞蹈教师对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评价,提出以体育舞蹈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动作、形体训练三部分为框架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教学方案并进行教学实践。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教学方案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方案是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对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的开展情况,通过对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舞蹈选项课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对高职院校体育舞蹈开展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阐述与探讨,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对体育舞蹈课程的重视,促进高职院校改进课程设置,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探索高职院校体育舞蹈的进一步开展,并在高职院校宣传推广这一新兴的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体育的本质及体育与舞蹈的关系,加深了对体育舞蹈的认识。体育舞蹈既属于体育,又属于舞蹈艺术,具有多重教育功能,是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而必要手段之一。文章还对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师生对该课程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统计及分析。结果显示出体育舞蹈在高校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在普通高校加强体育舞蹈的教学,不但必要,而且可行,并且需科学地认识到它在普通高校课程的权重,并开设相应的课程。  相似文献   

8.
憨慧  廖基胜 《考试周刊》2009,(42):154-155
本文从素质教育理论出发就高职院校体育课中体育舞蹈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对体育舞蹈的特点与独特的教育功效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中对学生表现力的要求应该与专业体育舞蹈学生严格区别开来,因为专业水平、技术能力以及培养的方向和目的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中对学生表现力的要求应该重新进行定位,有自己一套新的标准,而不应该与专业学生混同。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分析,总结制约高校业余体育舞蹈学生表现力的制约因素,并相应的提出解决对策,为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体育舞蹈的特点、课程价值及现状意义。从体育舞蹈运动的特点及中小学生运动需求、培养学生互助互爱、互相合作的精神,阐述了我国中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可行性。结合普通中小学现有的体育设施完全能达到体育舞蹈课的基本要求与已有一批掌握体育舞蹈的教师情况,建议在我国中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通过对巢湖学院体育舞蹈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从学员现状、教师队伍现状、场地设施情况、教学现状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入手探讨改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实施的对策,旨在提高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质量,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改革和相关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谢权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325-326
体育舞蹈是既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健身娱乐价值的,集体育、音乐、舞蹈、服饰等于一体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被教育部列为高校体育课程和素质教育手段并纳入教学大纲。目前,体育舞蹈在许多高校很活跃地进行,深受大学生喜爱。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结合教育实践,就体育舞蹈运动的美学教育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调查显示湖北省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均开设有体育舞蹈课程,但体育舞蹈场地设施不足、学生身体素质偏低和体育舞蹈专业教师匮乏是影响该课程开设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加强场地、师资建设,规范教学大纲,更新教师教学模式,在体现个体差异性基础上发展学生专项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终实现湖北省地方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的健康有序开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晗  汪慧 《时代教育》2012,(23):144
现今最流行的集舞蹈艺术和体育运动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形式是体育舞蹈.体育舞蹈教学己经成为高校的一项正式教学课程,受到了众多大学生的喜爱和推崇.同时,作为充实素质教育内容、拓宽素质教育实施途径和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体育舞蹈对于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体育舞蹈是融体育、音乐、舞蹈于一身的体育运动项目,随着体育舞蹈在在延安大学的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采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大学体育舞蹈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影响延安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体育舞蹈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推广,90年代后期被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体育舞蹈融体育、音乐、舞蹈于一身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安徽省高校体育舞蹈开设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为了分析安徽省高校体育舞蹈的现状,分析影响和制约我省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发展因素,本研究对安徽省高校体育舞蹈课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并非体育舞蹈专业出身,而是从其他专项改项转教体育舞蹈;学校教学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对体育舞蹈不够重视,多数学校很少开展体育舞蹈活动;多数教师认为需要参加培训,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时数不够;缺乏统一的教材,大多数学校使用自编教材为主.针对以上现状,安徽省高校应提高舞蹈教师专业水平,增加经费投入改善教学环境,组织统一编写安徽省高校体育舞蹈教材,积极组织开展体育舞蹈比赛.  相似文献   

17.
论文旨在深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以实验研究为主要视角,探究其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思政实施策略,包括明确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完善评价体系以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等。这些策略旨在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现代教育技术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教学团队运行规律的研究,认为群件技术概念特别适合用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和运行,提出了基于群件技术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组成要素,进行了基于群件技术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网络化环境分析,并在群件的协同模式基础上建立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团队组成模式、课程教学模式以及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团队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梳厘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相关概念入手,调查分析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有效教学的现实困境认为:教师专项能力不强,教学理念不新;教学内容安排随意,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学生专项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力不足等.并针对现状提出发展策略:重视体育专业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建设;规范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及评价;改革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广州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现任的体育舞蹈教师多数为半路出家,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体育舞蹈教材和专项理论;教学设备简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伦巴、恰恰四种舞蹈,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实践考试和考勤、素质相结合;影响广州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教学设备滞后;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学生课外练习缺乏;多数教师的技术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