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通过学习概率,我们知道概率的大小可以反映事件发生的频率程度.我们可以用多次重复实验的方法估计概率,也可以通过树状图理性分析预测概率.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一件事情,抽签有先后,对各人公平吗?现在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一下.例在4张票中有1张奖票,4个人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中抽取1张来决定谁得到其中的奖票.先抽还是后抽(后抽人不知道先抽人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常常遇见以下一些现象:歌咏比赛,十二名选手出场顺序如何决定;十个同学.一张足球票给谁;5个彩球,其中有一张能中奖,抽签顺序如何.我们相信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过抽签、抓阄的经历.抽签有先后顺序之分,对各人公平吗?可能会有人觉得先抽要有利一些,事实上,先抽后抽都是一样,对各人来说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3.
体育比赛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如何对比赛情况进行预测 ?预测的可靠性怎样 ?利用我们所学的概率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请看几例 :一、比赛抽签情况预测例 1  8名赛跑运动员抽签确定跑道 ,每人依次各抽一签 (共 8个签 ,抽后不放回 ) ,求某运动员抽到 2号跑道的概率 .解 考虑把 8个签依次抽出来 ,抽法总数n =A88=8!,“某运动员抽到 2号跑道”即2号必须且只须是这个运动员抽的 ,其抽法m=A77=7!,故所求的概率为P =mn =7!8!=18.这一结果表明 ,不管运动员先抽后抽 ,抽到第 2道 (或任一道 )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二、…  相似文献   

4.
刘素梅 《高中生》2009,(2):40-40
一、无放回的摸球概率问题 例1 设袋中有4个白球和2个黑球,现从袋中无放回地依次摸出2个球,求这2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1 问题提出 案例15人欲通过抓阄方式决定谁取得某物,为此设5个阄,其中只有一个阄是有物的阄,5人依次从中抓取,是先抓阄的人得到此物的可能性大还是后抓阄的人得到此物的可能性大?回答不一.事实上,抓阄有先后,但得到此物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6.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留下一批耐人寻味的题目,这些题目往往能成为我们探究问题好素材.先看一例:一个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黑球、白球和红球,已知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得到黑球的概率是2/5;求证,从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至少得到1个黑球的概率不大于7/10.  相似文献   

7.
两名数学教师对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数学》第二册(下 )“抽签有先后 ,对各人公平吗 ?”这一段阅读材料的写法有着不同的看法 ,于是有了下面的一段讨论 .甲 “抽签有先后 ,对各人公平吗 ?”这段教材的写法 ,好象有点问题 ,你注意到了吗 ?乙 这段教材我仔细看过 ,没有发现什么不妥当的 .你说说有什么问题 .甲 先读一下教材“在生活中 ,我们有时要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一件事情 .例如在 5张票中有一张奖票 ,5个人按照排定的顺序从中各抽一张以决定谁得到其中的奖票 .那么先抽还是后抽 (后抽的人不知道先抽人抽出…  相似文献   

8.
题目(2008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理科第19题)一个袋中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黑球、白球和红球.已知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得到黑球的概率是2/5;从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至少得到1个白球的概率是7/9.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 (下A)第 1 3 6页 ,从概率角度证明抽签无先后 ,对各人都公平 .抽签实质就是有条件的排列 ,而获奖概率实质也就是条件概率 ,通过这段阅读材料学习 ,同学们都明白生活中抽签是无序的 ,是一种公平活动 .但与抽签相联系的比赛 ,赛制都公平吗 ?在很多比赛中 ,经常采用“三局二胜”、“五局三胜”等等比赛规则 ,这些规则 ,也被众人视为很公平的规则 ,既然规则对大家来讲都很公平 ,但为何一些比赛规则又不断修改呢 ?在此我们从概率角度给予分析 .一、水平相同 ,赛制公平如果比赛双方的水平很接近 ,我们视为获胜机会是相同…  相似文献   

10.
一、无放回的摸球概率问题例1设袋中有4个白球和2个黑球,现从袋中无放回地依次摸出2个球,求这2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浙江理科19题)一个袋中装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黑球、白球和红球.已知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得到黑球的概率是2/5,从袋中任意摸出两个球,至少得到一个白球的概率是7/9.  相似文献   

12.
看到标题读者可能会愕然:不等式怎么会与概率有什么联系呢?其实,由概率的意义,任何一个事件的概率都是介于0和1之间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不等式.对于某些不等式,特别是那些变量在0和1之间取值的不等式,我们可以把这些变量看成是某些事件的概率,这样就可以把不等式问题转化成概率问题.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娱晚会上,主持人宣布进行抽奖游园活动。大家兴高采烈,纷纷涌到台前,争先恐后地抽奖。主持人说,不管先抽后抽,每个人中奖的机会都是一样的。但大家不相信,认为第一个抽签的人中奖的可能性最大,都希望自己早点抽,中奖的机会多。到底中奖机会跟抽签的先后顺序有无关系呢?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4.
<正>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说分类讨论思想贯穿初中数学的始末.分类讨论思想的核心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本文通过一道概率问题,感悟分类讨论思想在此类问题中的应用.问题袋中有3个红球,4个黑球,5个白球,从袋中摸出9个球,摸出的球中恰好有3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由于从袋中摸出的球数太多,列表法和树形图法已派不上用场,应该怎么办呢?由于袋中一共有12个球,从中摸出9个球后,袋中就只剩下3个球了.当摸出的球中恰好有3个白球时,  相似文献   

15.
学校准备在元旦举行庆祝活动,要求八年级各班每班选派一名同学参加晚会主持节目。一班有小明、小芳、小虎三位同学报名参加竞选。班主任李老师决定以抽签的方式选出本班应派的一名主持人。消息一传出,小明、小芳、小虎三位同学都争着要先抽签。究竟让谁先抽呢?其实,抽签不必争先恐后,先抽、后抽机会是均等的,不信,你瞧:取三张小纸条,分别画上记号“☆”、“A”、“B”,规定抽到“☆”纸条的同学表示中签。设定抽签的次序是:甲先抽,乙其次,丙最后,下面,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抽签结果如下,请同学们先自己算一算,甲、乙、丙抽中“☆”的机会是不是…  相似文献   

16.
一般地,在事件A已经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就叫条件概率,记为P(B|A).读作“在A发生的条件下B的概率”.如已知一个袋中共装有10个球,其中自木球4个、白铁球3个、红木球2个、红铁球1个.现从袋中任意取出一球,在已知取到的球是白球的情况下,求它是木球的概率是多少?这就是条件概率。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为什么写作?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人人都可以说出一两个道道来,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三言两语。可是,最简单的问题常常也是最复杂的问题,没有谁能够把这个问题阐释清楚。其实,是我们自己把问题弄复杂了,回到写作的本原上来:写作不就是一种表达吗?也即写作就是用文字记载与刻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受与期待!所以,有生活就会有写作,生活的独特性决定了作文的个性,人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人人都有自己的作文个性,因此,人人都应该是作文的高手!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一个数学问题里含有两个变量,常常要根据其中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来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我们常把这种问题叫参变数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涉及集合、不等式、函数、导数等知识点,处在知识的交汇处,所以成为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谁是自变量,谁是参变量.一般而言,知道谁的取值范围,谁就是自变量,求谁的取值范围,谁就是参变量,无论题目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转化为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解决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求解,下面就通过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陈永锋 《成才之路》2010,(16):53-53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抽签的方式来解决某些问题,比如在进行某些演出活动时,组织者安排每个节目的出场顺序时,有时是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有些公司在节日期间举行促销活动,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参与,通常要安排抽奖活动。还有大家熟知的世界杯足球赛分组时也是采用抽签来决定。试问在这些活动中抽取对各(组)人来说是否公平合理呢?一般人认为,先抽占优势后抽吃亏,  相似文献   

20.
概率论中有各种各样的取球问题,现就其中的一种取球问题作一探讨。先看一个例子:例1:甲乙两袋中各放有m1和m2个白球及n1和n2个黑球。从两袋中各任取一球,而后再从两球中任取一球,求取得的球是白球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