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为例,详细论述了新馆建设的设计思想与功能布局、现代管理模式、服务方式、技术手段,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贾玉英 《情报杂志》2007,26(7):49-51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应用群决策和熵技术法,从测评信息中分别提炼出测评组和各个指标的权重,有效地集结出各个因素的测评值。并借助“雷达图”工具清晰直观地反映出评价体系诸因素的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改进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3.
对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利用未确知测度模型,以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计算图书馆服务各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及图书馆服务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该馆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更好地说明该评价指标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岳中亮  贾玉英 《情报杂志》2007,26(12):142-144
高校图书馆网站的科学评价有利于其建设。引进群决策模型减少了测评结果的不公平性,用区间数测度高校图书馆网站简便易行,用不确定有序加权算子集结专家对各个指标的评价结果,尽可能地消除了专家评价的偏差,使得集结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并且不丢失信息。最后给出一个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王志国  邵爽 《情报科学》2008,26(3):418-421
将市场营销服务理论应用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以高校学生为顾客满意度的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采用多种统计计算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测评、统计、计算和分析。以此来测评高校学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而不段改善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环境布局不合理、规章制度言语强硬以及服务态度生硬等不人性化的现状,强调了作为高校服务窗口的图书馆应该坚持“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从环境布局、规章制度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图书馆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设计了图书馆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针对图书馆危机指标由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组成的特点,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图书馆危机测评总分.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管理模式与服务失误发生的概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菊霞 《现代情报》2008,28(2):121-124
论文阐述了服务失误发生的必然性和高频率,发现和确认服务失误的途径和方式;服务补救的目的和意义;流通部读者服务窗口可能采取的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对应的服务流程;分析了各种管理模式中可能发生服务失败的服务环节;列举了不同模式分别需要的人力和设备资源的配置.最后,总结了图书馆不同管理模式在服务失误发生的概率和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投资效益是不同的,因而其先进性也有差异;指出了管理者应根据图书馆在结构布局等方面的不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考核提供具有代表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的测评工具。方法:采用"专家对比排序法",请10名专家对本研究初步拟定的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考核的评价指标,进行项目合适度评价,并将各指标要素按重要程度计分排秩次,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本研究体系构建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0项,10名专家认为指标项目全面、合适,其合适频率达到100%;3项一级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297、0.361、0.342,10项二级指标的权重为0.196~0.487;30项三级指标的权重为0.143~0.576。结论:该指标体系客观合理、科学实用;指标要素全面,权重重点突出。符合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考核的核心要求,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周志超  张远  侯胜超 《现代情报》2013,33(10):143-148
图书馆流通数据是图书馆业务流程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其分析方法层出不穷,但用于指导图书馆实践活动的甚少。本文通过参考与借鉴情报学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重新定义并建立基于图书借阅频次的评价指标,即图书半衰期、图书集合普赖斯指数、图书滞架指数、图书h指数,以及基于读者借阅次数与行为的分析方法,即读者h指数等指标和图书耦合/共现网络模型,从而提高对高校图书馆流通数据的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希冀为优化采购和布局配置,向读者提供积极、主动、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移动信息服务质量这一图书馆以及用户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移动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对使用移动信息资源的用户进行指标重要度调查,利用加权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计算获得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该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该图书馆还需要在服务手段、移动资源、检索系统、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加强和创新,提高其移动信息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移动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片面性问题,引入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思想,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得到的组合赋权法来计算权重.以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用组合赋权法计算读者满意度评价指标的权重,判断各指标对读者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通过组合赋权法得到的指标权重反映了决策者的意向和评价指标的客观性,评价结果更合理,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张俊丽 《现代情报》2012,32(10):23-28
文章探讨了集团采购数字资源的采购模式、服务、共享等特点,通过对专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馆员等的调查,得出了集团引进数字资源绩效评价的完整的指标体系及重要程度,并利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出每个子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4.
景晶 《现代情报》2007,27(4):181-183
学科分馆是按照学科分类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开发的新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分馆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体现了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服务模式,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华南师大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学科分馆为例,阐述了学科分馆的概念、建设、管理、服务特色、优势及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和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信息获取权利而设立的专门机构,是一种社会信息获取权的保障制度。笔者尝试建立一套我国公共图书馆公众获取权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管理体制、结构布局、经费、法律、人才、服务评价几个方面,来保障公共图书馆真正公平地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信息获取权保障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张妍妍 《现代情报》2011,31(8):62-65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以下简称IC)已在国内开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借建新馆或馆内功能重组之际,纷纷引进IC来提升本馆的核心竞争力。文章以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图书馆为例,将IC与学科化服务相结合,努力创建学科信息共享空间(Subject Information Commons,以下简称SIC)服务,目前SIC实体空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虚拟空间还有待出台。结合实践,文章提出使用Moodle系统来设计SIC的虚拟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以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JALIS)作为研究案例,对图书馆联盟引进数字资源的活动进行绩效评价。建立JALIS引进数字资源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开展社会调查,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计算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8.
王影  杨楠  李佳 《现代情报》2012,32(8):141-146
随着电子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和推广,其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综合从技术和服务营销两个角度出发,对电子资源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及对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用户的问卷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探讨电子资源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沈光宝  温汉荣 《现代情报》2015,35(10):157-160
介绍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构建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建立各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通过模糊矩阵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到最终评价结果;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分析图书馆移动服务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积极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侯明艳  王戴尊  孟静 《现代情报》2013,33(12):159-163
读者满意度是衡量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从读者需求角度出发,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步骤,制定了一套适合于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要求,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设计读者调查问卷,给出综合评价值的计算方法。最后以长春工程学院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长春工程学院读者对图书馆各个方面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找出图书馆服务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差距,并进行不断的改进,研究结果证明该评价方法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