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策注意力体现着政府对政策的关注方向,其差异化配置对探讨我国学生减负政策样态的分化和演进逻辑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政策文本进行考察,借助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进行文本计量分析,在探析减负政策变迁的注意力分布与阶段性特征后,研究发现,在政策工具运用、政策减负内容、政策实施主体与政策实施方式几个方面,减负政策注意力趋势呈现出在稳定中持续发展、非均衡和差异化的转移、短时期存在应急反馈式的突变和总体呈螺旋趋势不断迭代前进的演变特征,并发现当前减负政策注意力存在部分失衡现象。对我国减负政策注意力变迁的趋势与特征的分析,未来我国减负政策需要进一步寻求破解功能定式、突破政策的限度困境、加强减负政策注意力的针对性,以平衡政策注意力的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随着我国教育“双减”政策的落地,教师特别要对教学课后作业编写结构与编写内容方式进行积极创新,通过全面优化的课后作业类型设计逐步达到提质减负,培养提高学生课后作业学习和兴趣等的根本目的。为此,从把握当前教育“双减”课程政策背景信息的专业角度出发,探讨加强初中英语新课程阶段课后作业课程设计管理的学科必要性论证与内容设计等策略,以期切实提升学生英语阶段课后作业教材设计内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规范校外培训的重要措施。关注“双减”政策的议程设置,有利于把握促进政策出台的要素,为后续减负政策调整做出预测。文章借助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三方面对“双减”政策的议程设置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是当前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非常关键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应当不断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保证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能够真正做到提质减负,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行提质减负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其次探讨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最后提出几点在“双减”政策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减负成果和功效。但是,关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相关实践应用较多,理论支撑较少。为此,文章尝试从陶行知思想出发,结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内容和案例,从教学激趣、培养思维和分层设计这三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旨在寻找“双减”政策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落实途径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是一项颇受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双减”政策作为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一记重拳,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诸多讨论。诚然,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应准确理解政策意图,而且要理性反思政策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通过调研和理性检讨,从政策评估的视角来看,“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可能面临负担转移、职业倦怠、质量盲区、实质性不公平、资源不足和社会支持弱化等挑战,这会削弱“双减”政策本身的实施成效。为此,应进一步优化政府、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强化政府治理的权责关系,明晰社会治理的引导作用,突出学校内部治理的主动作为,提升系统治理的协作效能和探索因地制宜的治理张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分析我国的“双减”政策面临的若干问题,发现前期出台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心理负担的“减负”政策与理想化仍有一定差距,存在“越减越负”“素质”教育过度以及“想减不敢减”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回归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的以及政策制定、执行、评价的具体过程,深入剖析前期素质教育“减负”政策执行偏差原因,如考核方式不当、违背目标群体成长规律、背离义务教育公益属性以及缺少统一的认定标准,提出要重视“双减”政策的过程考核、遵循目标群体的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的“双减”政策环境以及统一“双减”政策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双减”政策秉持学生中心理念,遵循减负增效的原则,力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压力。在这一政策下,立足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现状,结合作业设计原则,进一步探讨作业优化设计策略。这要求教师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实际,把握整体、适度、差异及科学性的原则,从内容、形式、内涵、评价等方面进行作业设计创新,以期促进和谐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减负政策失效的表现在于教育减负政策的被曲解、教育减负政策的被截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教育减负政策运行监督机制的缺乏、教育减负政策反馈与评价缺位等方面.其影响因素在于教育减负政策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教育减负政策执行的环境影响、教育减负政策执行者的影响、教育减负政策本身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等.为此,需要正确的教育减负政策价值取向的引导,以提升教育减负政策的效能,从而达到教育减负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理解与执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基于多源流理论,对“双减”《意见》纳入政府议程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义务教育阶段短视化、功利性问题等形成问题流;学者、教育企业家、政治官僚的政策共同体构成政策流;国民情绪和政治气候促成政治流,三个源流共同作用打开“政策之窗”,推动“双减”《意见》出台。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双减”政策。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减负增效,减负提质,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物理作业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将单一性、重复性、机械性的传统作业模式转化为了情境性、探究性、层次性的新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突显了提质增效的内涵,是我国在教育改革领域的重大政策创新.要落实“双减”政策,教师是重要的执行者,首先需要精准把握“双减”政策的内涵,确保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教师需秉持减负增效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学,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精神、内涵与要求.文章从“双减”政策的内涵入手,分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探讨教学实践路径,从设计情境到优化作业设计,全面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学生负担问题历来都是教育领域的沉疴痼疾,减负政策对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保障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间断均衡理论作为经典的政策过程理论之一,致力于解释公共政策长期稳定和短期剧变共存的现象。本文基于该理论梳理了我国1978—2022年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变迁历程,并剖析了政策变迁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基础教育减负政策经历了以缓解升学压力为主的政策恢复阶段、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可持续发展阶段和以“双减”为标志的“后减负”阶段。不同政策变迁驱动因子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中央决策层的价值理念具有推动政策间断和维持政策均衡的双重作用,社会问题的叠加效应则会通过推动问题性质的转变加快政策的间断革新。  相似文献   

14.
分析已有的“减负”政策.发现其基本假设一般多为“学生完成学业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与学业负担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正是基于这一假设,已有“减负”政策主要着力于减少学校布置给学生的“学业量”;但现实表明,这些政策似乎并没有达到政策制定者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了与政策制定意图截然相反的情况: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减负工作的开展。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意味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表面看来,“双减”政策与新课标源头各异、互不相干,但就实质而论,它们却血脉相连、底部联通:“双减”政策是从教学系统底层开展全面减负,新课标则着力于从课程改革顶层实施减负提质,二者都站在义务教育全局全程的高度,致力于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根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顽疾,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6.
用倡导联盟理论分析范式,检视我国减负政策的历史变迁与逻辑演变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减负政策经历了萌芽期、加速期和提质期三个阶段,呈现出全面化和特色化的发展态势。运用倡导联盟分析框架梳理我国减负政策文本,审视其逻辑演变发现,减负政策的发展受到政策子系统(包括党和政府主导的支持者联盟、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反对者联盟以及调和联盟间矛盾的政策经纪人)、政策取向的学习(包括联盟间的内部学习、跨联盟间的学习和外部学习)与政策子系统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党和政府主导的支持者联盟始终占据优势地位,特征明显。未来减负政策应敏锐识别问题来源,及时捕捉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的现实变量,审慎借助媒体和舆论的力量;坚持多中心的治理理念,扩大减负政策场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减负政策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双减”政策被赋予减负厚望。通过对三个省会城市“双减”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阶段整体减负成效较好,初中学段减负效果不甚理想,且减负成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政策执行过程理论认为政策文本(制度安排)、执行主体、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等四个关键要素影响执行成效。根据政策执行过程理论,可以发现制度安排的有限性、区域教育生态环境的竞争性、政府较弱的公共服务偏好、教师认可度低与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是制约“双减”政策减负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减负成效,宏观上须破解教育系统中的结构性障碍,建设服务型政府;中观上须改革现有教育绩效考核制度和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缓解教育竞争压力;微观上赋权教师,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增强政策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列举了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政策表面化、政策扩大化和政策被替换等失真表现,分析了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失真的原因,提出加强宣传使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基础教育“减负”的督导评估制度等对策来解决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以工具类型为X轴、以责任主体为Y轴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布的116项基础教育减负专项政策和相关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减负政策工具的使用存在整体结构不合理、参与主体不均衡和实效性较差等问题。为更好地缓释与纾解减负政策执行中的阻滞力量,提升政策绩效,建议进一步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平衡多种工具的使用频度;设计“选择性激励”工具,消解集体行动困境;推进治理变革,谨守中央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职能边界。  相似文献   

20.
惠建琴 《天津教育》2024,(10):105-107
<正>“双减”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出的一项减负政策,自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改革中热度和讨论度最高的改革举措。综合教育改革实践和实践成效来看,“双减”也可以说是义务教育阶段影响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改革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