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为我党确立的宗旨,是服务国家与服务人民的一致性和爱国与爱民一致性的本质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发展与延伸,它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赋予了时代的特点,把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成为当代实践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阐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二是体现了“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三是正确处理了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贯穿了辩证法的全面性原则:四是体现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这样一个前奏:孙中山先生用“三民主义”思想组建中国国民党,此后有毛泽东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建国理论、邓小平的“先富后富”、富国健民的思想、江泽民的建设“服务型、学习型政党”的思想以及新时代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用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自觉走复兴之路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概念——“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强调具体的“人民性”,而不强调抽象的“人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孙中山时代的“人民性”更多地体现在上层精英;毛泽东时代的“人民性”更多地体现在底层民众;邓小平更多地从经济的角度,而江泽民则从政治角度理解“人民性”;胡锦涛的理解则趋于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既在百年奋斗实践中积淀了丰富内涵,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呈现出新的时代表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彰显,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实践中,是“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表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着力点,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得以有效保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表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民生指向,将党增进人民福祉的价值目标落到实处,是“为人民服务”的民生表达。这些表达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以贯之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日本所藏汉籍之多;虽早有耳闻,但一旦实地拜访,仍不能不为其收藏丰富所惊叹。著名的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无理图书馆等自不待言,一般大学的图书馆,也都有相当数量的汉籍收藏。严绍里先生说,他调查到的当今日本所藏汉籍善本(明本与明之前本)近八千种。①这个数目,是北京图书馆1933年所藏善本书三千七百九十六种的两倍产。近代戏曲与俗文学方面,以东大东洋文化研究所的“双红堂文库”最为百名。而九州大学图书馆六本松分馆的‘按文库”,似较少受到注意。96年春,蒙九大文学部教授、六本松图书分馆馆长福…  相似文献   

6.
代表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四点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段论述深刻阐述了“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思想,指明这是衡量和判断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为党如何贯彻和体现这一思想提出了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重要论述,这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必须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意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蕴含着人民至上的政治伦理价值、公平正义的政治伦理规范以及严于律己的政治伦理美德。  相似文献   

8.
“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思想。解析“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内在逻辑,尊崇人民主体地位是其逻辑起点,维护人民利益至上是其价值追求,坚守人民立场是其根本遵循。“为人民服务”思想彰显了党性与人民性、彻底性与革命性、自主性与自觉性相统一的精神境界。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多维呈现为人民服务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根据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而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人们的疑惑而提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以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任务的不同而提法不同,但就其实质而言都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为中小学生选编的《儿童文库》《少年文库》《青午文库》已在年前全部出版。出版《儿童文库》《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为加强对中小学生课外读物指导,帮助中小学生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思想情操、扩大知识领域、丰富文化生活于1987年决定为教育办的一件实事。三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以及国家教委、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的大力支持下,在许多革命老前辈、作家、编辑、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帮助和全国30家出版社的积极配合下,这三套文库终于全部出版。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是德育工作者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应当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全新内容和时代特色,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2.
中南民族大学李资源教授等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优秀成果之一,代表了我国民族学、中共党史研究的前沿水平,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学的学术创造力,对建设中国特色民族文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是我党第一次以决议的形式把为人民服务与集体主义并提,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两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从孔繁森、李素丽等的英雄模范事迹到1998年干部与群众团结奋斗,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抗洪精神,无不体现着为人…  相似文献   

14.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精神,深刻理解“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本质,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任务。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好更全面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要从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加以理解:一是在理论上要认识到“三个代表”思想与为人民谋利益的内在联系;二是要体现在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上和实际工作中。对深入学习“三个代表”思想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新时期“三个代表”又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得到理论的升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成为检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6.
王云五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出版大家,他主持编纂的《万有文库》大型丛书,无论出版规模还是出版影响,在当时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多年来学界对王云五在出版史上的地位却缺乏应有的科学评价。《万有文库》以物的形式体现了王云五对于近代出版的心智投入,为出版业开启民智、普及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王云五及其《万有文库》理应得到科学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毛泽东“人民情结”的集中概括,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日益形成,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内涵丰富、全面系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来真正地实现为人民服务.这对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分析了客家民俗体育的现实困境和发展策略。研究表明:客家民俗体育面临生人参与主体增多、传统组织解体、传承场域文化生态嬗变以及传承方式失范等困境。建议: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为指导,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组织体系;重塑现代传承场域;构建人民共享的现代传承机制等促进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政治立场的新时代表达,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体系之中作为守恒的价值归置。文章从这一背景出发,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理论中的人民主体性思想,继而整合百年历程中党关于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归纳出“以人民为中心”文化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途上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人民健康”这一维度可以更好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体现的深厚的民生关切和人民情怀。在应然层面,生态健康与人民健康相互促进、相互依赖,表现为生态健康为人民健康提供基础保障,人民健康为生态健康注入动力并成为后者的价值旨归,生态健康与人民健康具有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一致性和同构性;在实践中,党和国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价值定位,建立大健康、大生态的制度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达到“治未病”、“防污染”、“防破坏”的效果,并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来增强制度执行力,以制度同构促进二者在辩证统一中实现双向建构,从而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健康支持”、“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