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利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互联网时代给信息服务行业带来机遇与挑战,研究用户信息利用行为成为必要.文章在梳理国内外信息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知识结构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利用行为模型.通过调查统计,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利用方式和利用情况的影响,从信息获取、交流沟通、休闲娱乐、商务交易四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利用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相比于传统电信市场下的用户需求,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者需求更加多样化,消费者的行为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根据消费者的以上行为特点,本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算法对此现象进行数据挖掘和研究。现有研究证明支持向量机具有良好的推广泛化能力,取得了大量的应用研究成果,采用此研究方法能够得到可靠有效的实验结论,适宜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研究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团购是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的产业形态,研究移动网络团购APP信息采纳行为对推动移动信息消费具有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建立移动网络团购APP信息采纳行为概念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信息人是移动网络团购APP信息采纳行为模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对移动团购APP信息采纳态度均产生正向影响,信息采纳态度对信息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本研究对更好地了解移动环境下用户信息消费行为并有针对性地开发APP软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用户移动搜索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搜索日趋普遍,搜索策略成为用户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现有用户搜索策略研究包含查询式和搜索会话的统计分析,以及结合用户的信息需求、搜索情境来分析原因。本研究通过非受控实验的方式,对大学生用户在移动环境下的查询式构造、搜索会话中的查询式及搜索会话的其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移动环境下大学生用户习惯使用多种语言组配进行搜索;搜索信息的主题类型存在聚焦现象;移动搜索更加便捷,大学生用户通过更短的查询式、搜索会话便可满足其信息需求;大学生用户会通过多种策略,在手机上执行较为复杂的搜索任务;其搜索活动会引发其他后续活动。研究大学生用户在移动环境下的搜索策略,可了解其搜索行为特征,有助于搜索引擎服务商提供更符合其搜索习惯的服务,更好地满足其信息需求,提高搜索效率。图11。表5。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搜索技术的飞速发展,关于移动搜索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移动搜索并不只是传统的互联网搜索地简单复制和延伸,它也拥有自己的用户群体和特点,从搜索需求到搜索行为都与传统的互联网搜索有所差异。文章通过对现有信息行为经典模型的回顾和总结,结合移动搜索自身的特点,构建了移动搜索需求及行为模型,利用实证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研究和验证。通过网络的方式向目前在读的大学生群体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7份,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发现:移动搜索需求、移动搜索行为、移动搜索的信息利用行为之间都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情境下产生移动搜索需求的用户在移动搜索行为上有明显的差异,个人因素和搜索环境对移动搜索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移动搜索需求及行为模型进行了整体的验证,并且对模型作了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6.
移动商务环境下O2O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意义]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O2O模式正在逐渐被人们接受的大背景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研究移动商务环境下O2O模式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概念模型以拓展计划行为理论在新领域的应用,为移动商务环境下开展O2O应用起到指导及推进作用,使信息生产、传播及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基本数据,利用SPSS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所构建的模型.[结果/结论]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用户信息行为意向受信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用户信息行为态度受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人际间影响和外界影响对主观规范起正向影响作用;自我效能和外部资源对知觉行为控制起正向影响作用.通过构建有关用户信息行为意向、用户信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4个回归方程,量化分析得出各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从搜索情境、搜索策略和行为路径三个方面探究用户使用社交媒体APP时的移动搜索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这一垂直类APP上的信息行为特征。[研究设计/方法]招募40名用户作为实验被试,通过结构化日志的方法,获取用户在20天内使用社交媒体APP移动搜索时的行为数据、情境信息等,揭示用户使用社交媒体APP进行移动搜索的行为特征。[结论/发现]用户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移动搜索的时长总体较短,搜索地点分布较为集中。在社交媒体使用情境下,用户的移动搜索任务以信息类为主,移动搜索动机的分布较为平均,不同搜索任务、搜索动机、搜索主题间存在不同的关联。社交媒体用户在初始搜索后,会发生继续搜索、分享搜索结果等行为,并伴随着APP交互路径的转移。[创新/价值]聚焦了用户在社交媒体APP上的搜索行为,是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化搜索行为研究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焦虑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静  李柯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1):133-144
[目的/意义] 移动社交媒体在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和丰富体验的同时,其信息过载、重复、冗余等特点也使得用户倦怠、信息焦虑等负面情绪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对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用户信息焦虑行为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方法/过程]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信息焦虑行为阐述、成因分析和研究对策等方面对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用户信息焦虑行为研究进展进行探讨。[结果/结论] 强迫使用、信息倦怠、抑郁情绪等都与信息焦虑行为相关,移动社交媒体下的用户信息焦虑行为表现为信息寻求焦虑、信息错失焦虑、信息安全焦虑、信息贮存焦虑。用户个体因素、信息资源因素、技术环境因素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当前研究主要从构建信息焦虑行为量表(IAS)、开展实证研究、提出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国内外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后续需要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关注特殊群体的信息焦虑行为、为每一种类型的信息焦虑行为构建细化的量表、验证信息焦虑行为消解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环境下移动学习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移动学习的特点,研究移动学习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的现状,引导移动客户端更好地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应用Amos21.0从个体移动学习态度、个体移动学习的主观规范和移动学习过程感知信息可控性3者和谐发展的角度,对提出的影响因子、移动学习信息共享意图和移动学习信息共享行为之间的假设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研究结果显示新媒体环境下个体移动学习态度、主观规范、移动学习过程感知信息可控性对移动学习信息共享意图产生正向影响,其中移动学习过程感知信息可控性对移动学习信息共享意图的影响最大;移动学习信息共享意图对信息共享行为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影响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因素,提出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透过互联网用户信息使用行为看图书馆网络服务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互联网用户信息使用行为进行研究,归纳得出网络用户主要的信息使用行为特点为:更倾向简便快捷一站式、互动性强、随时随地的服务.并根据这些特点探讨图书馆在现有的技术环境下网络服务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移动商务快速发展,O2O模式的移动商务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研究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对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及推进O2O模式移动APP的应用起到重要作用。[方法/过程] 以技术采纳和使用整合理论及感知信息质量理论为基础,构建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收集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所构建模型的适用性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结论] 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意向受到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感知信息质量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采纳意向未达到显著性影响;采纳意向和促进因素正向影响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用户对于移动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和使用频率激增,错失焦虑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已经从原先的个体现象演化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症候群。对这一新兴群体现象进行系统梳理及分析,以更好地理解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及其背后的认知模式和心理因素。[方法/过程]以国外现有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结合沉浸体验、网络/手机上瘾等相关研究成果,从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FoMO的概念阐述、测量量表以及影响因素3方面进行研究回顾,最后从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的角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FoMO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结论]以往的FoMO研究对于概念辨析、情境界定以及多方法的融合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针对我国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社交媒体开展的FoMO理论和实证研究几乎为空白。因此,这一命题对于我国信息管理研究者,尤其是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向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14.
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是近年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信息行为着手,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移动图书馆系统建设方案.并介绍了用户信息行为、云计算、3G、4G、WLAN等新技术在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应用,最后提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与发展,用户阅读需求更加多元化。文章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用户转移概念加以归纳,从阅读环境、阅读动机、移动工具选择、用户体验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移动阅读用户转移行为的因素,提出加强移动阅读内容建设、建立用户激励机制、重视用户体验、创新服务形式等举措,为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个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于情境历史的移动用户偏好挖掘方法,并构建移动旅游信息推荐原型系统CAMTRS。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较好地获取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的需求偏好,有助于改进个性化推荐系统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移动阅读时代下用户的阅读习惯、偏好以及对数字出版内容和形式的需求,致力于提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出版用户体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对用户在移动阅读中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洞察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结果】用户在移动阅读时代更注重阅读的便捷性和个性化,并对数字出版的互动性和视觉表现提出了更高要求。【结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出版的用户体验需求在不断变化,尤其强调阅读的便捷性、个性化、互动性和视觉效果,数字出版行业应针对这些需求进行创新和优化。  相似文献   

18.
江涛 《图书馆学刊》2015,(3):53-55,59
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移动性和个性化特点,研究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来获取网络服务和信息资源,将微博与知识服务联系起来,从个性化服务这一热点来对微博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应用微博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设计面向移动终端的图书馆微博个性化知识推送服务模式,并对模式的流程和实施进行介绍,以期为移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移动性和个性化特点,研究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来获取网络服务和信息资源,将微博与知识服务联系起来,从个性化服务这一热点来对微博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应用微博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设计面向移动终端的图书馆微博个性化知识推送服务模式,并对模式的流程和实施进行介绍,以期为移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消费的发展为图书馆移动阅读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研究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对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建设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TAM和ISSM,构建图书馆移动阅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法,针对典型用户群体发放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信息有用性、内部环境质量、外部环境质量均对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时效性对用户采纳态度不产生影响;用户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对移动服务阅读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了解移动阅读中的用户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转型升级策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