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俊文先生《唐律疏议笺解》笺释《户婚律》186条《监临娶所监临女》之律及疏议,认为监临官枉法娶人妻妾及女概徒三年。笔者以为枉法娶人妻妾及女处罚应不同,枉法娶人女,徒三年,而枉法娶人妻妾应流二千里。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我国古代法制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其所创制的《唐律疏议》与《唐六典》是我国古代立法的杰出代表,其中对控告制度的规定科学严谨,充分体现了唐代高超的立法技术,十分有利于社会纠纷的解决、官员职责的行使与对官员违法犯罪行为的追究,然而,这两部法律所规定的告制在实践当中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本文从私告与官告两个方面说明唐代控告制度的基本规定,并与唐代告制的法律实践中的个别现象进行比较,对唐代告制的立法与法律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3.
《周易》有着浓厚的政治意蕴,其中诸卦也概莫能外,《临》卦便是其中代表之一。《临》卦在字形字义、卦序、历史上都与监察活动有相通之处,《临》取监义,可训六爻分别为感临、威临、甘临、制临、知临和考临。防微杜渐的忧患意识、阴阳相济的辩证思维、明德慎罚的教化意识和层次分明的系统思维共同构成了《临》卦的监察智慧。  相似文献   

4.
《唐律》是我国历代封建法典之集大成者,《唐律》对贪污贿赂犯罪的规定具有“适用法律官民平等”、“官吏之赃罪重于平民之赃罪”、“贪赃即惩”、“法网严密,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宽严相济”等显著特点。解读《唐律》中关于贪污贿赂犯罪的具体规定与立法特色可知,《唐律》对贪污贿赂罪的规定,对于我们今天的反贪污贿赂立法仍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分析其借鉴价值,能够使我们从《唐律》中汲取营养,进而从“严密法网”、“从严治吏”以及“官民平等”三方面修改和完善我国现行刑法关于贪污贿赂犯罪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宋代的监     
我国古代在铸钱、矿冶、煮盐之地置监,负责生产、管理各方面的事务。《大唐六典》中说,“隋诸冶皆署(置)监,监有上中下三等,皇朝因之,掌铸兵农之器,以给军旅屯田居人焉”。隋唐时代的监是以何种标准分等的,今已不可考详。宋代因袭前代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唐律》中官吏渎职罪的研究揭示了传统中国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治吏不治民”的传统。对官吏渎职罪的规定和惩罚是《唐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唐律》中有一半以上的条款属于官吏渎职罪。《唐律》中的官吏渎职罪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一般性的渎职罪和特定的渎职罪。在《唐律》中,官吏渎职罪的范围十分广泛,对渎职罪的刑罚是十分严厉的。但严刑不是唐朝立法者的目的,对官吏渎职罪的刑和求做到“罚当其罪”。“罪当其罪  相似文献   

7.
共同犯罪历来是国家打击的重点,这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尤为重要。而《唐律》对共同犯罪人规定之完备,体现了高超的立法技术,为我国现代刑法规定的对共同犯罪人的处罚方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唐代的科举之判虽然不全是司法性质的判,但作为考察"临政治民"的手段,应与唐律有着一定的关系。经过分析发现,判目中有部分题目直接来自《唐律疏议》,对文中的裁决处理与律法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表明唐代参选士子对《唐律疏议》相当精熟,唐代试判有着一定的普法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科举之判虽然不全是司法性质的判,但作为考察"临政治民"的手段,应与唐律有着一定的关系。经过分析发现,判目中有部分题目直接来自《唐律疏议》,对文中的裁决处理与律法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表明唐代参选士子对《唐律疏议》相当精熟,唐代试判有着一定的普法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隋唐两朝统治者都制定了律令,隋朝统治者由于滥施刑法,将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因而逃脱不了短命的命运。唐朝统治者制定了体系完备的《唐律》,与《隋律》相比,首先,从立法水平上讲,《唐律》代表了封建社会较高的立法水准;其次,从法律内容上看,《唐律》体现了"礼法合一,以礼制法"的原则;再次,从社会作用上来看,《唐律》的操作性更强;最后,《唐律》更体现了人性观和唐朝统治者的宽仁慎刑。正因为如此,唐朝达到了政局的长期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共同犯罪历来是犯罪形态中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我国古代唐律对这一问题做了详尽的规定,不仅见于总则性规定《名例》篇中,还散见于其他各篇中,形成了总则性规定与分则性规定相结合的模式,对今天深入研究共同犯罪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应用语义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唐律中共同犯罪的构成、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以及一些特殊规定,来为今天研究共同犯罪理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宫籍监户亦简称为“监户”,是金朝官奴婢之一种。与此相关的问题,近年来在一些同志的论著中虽已多有涉及,但诸如其历史渊源及政治、法律地位等基本方面,却仍有许多空白。不弄清这类问题,关于宫籍监户的研究是无法深入下去的。  相似文献   

13.
我爱通临     
近几年,我在选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通临。先后通临了《九成宫醴泉铭》、《张黑女墓志铭》、《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兰亭序》和《金农漆书》等全帖。通临使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岳靓 《华章》2007,(4):100-100
如果说罗马法是奴隶制法典的典型,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法典的典型,那么,唐律便无疑是封建制法典的典型.《唐律疏义》对自首做了详细规定,与现今刑法中自首制度在指导思想、具体内容与处罚原则上皆有所不同,本文一一对比之.  相似文献   

15.
临课     
临课,临摹上课,乃每位教者都绕不开的专业成长之路。临什么?怎样临?是临课最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临什么有人认为,临教学技巧;有人认为,临教学艺术;有人认为,临教学理念;有人则认为,技巧、艺术、理念,三者皆应临。究竟临什么?在我看来,临课有两个层次,一是形似,二是神似。针对教学新手而言,临课不妨先"入格"求形  相似文献   

16.
给“监考”改名的最初思考来自对“监”字意义的不满。什么是“监”?《说文解字》注解“监”为“临下也”,《古代汉语词典》注解“监”为“从上视下”。显然,“监”这个词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明显的居高临下的意味,如“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经·大雅·皇矣》)。  相似文献   

17.
容隐制度的法律规定由来已久,《唐律疏议》对容隐制度规定体系之完备、种类之齐全,为后世留下了典范。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容隐制度匿迹,《唐律疏议》对容隐主体、容隐行为和容隐不适用犯罪的规定,为我国刑法容隐制度的重新回归提供了渊源并指明了方向。同时,容隐制度的法律规定体现了现代刑法的价值追求,为保障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法律制度层面上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中唐是唐朝传奇文创造的兴盛时期,其中婚恋传奇也盛于此时。《唐律疏议.户婚》作为唐代婚姻法的主体,其思想在此时的文学作品中亦有不少描写和反映。通过二者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中唐传奇中多种形式的婚姻,都能从唐代婚姻法中找到影子。  相似文献   

19.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律,其中有关肃贪的内容很多,规定也很严密。从当时的运作情况看,尽管有时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以致有些案例在处理上打了折扣,但是纵现有唐一代,《唐律》律文基本上都得到了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20.
2005年3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新规定取消了一些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最显著的是撤销了原规定中“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对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新规定将于200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规定》:合乎法理从媒体的争相报道以及各大网络、B B S上讨论的激烈程度不难看出,这一规定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在校大学生婚恋问题的讨论。从我国法律规定的基本人权角度来看,这一新规定的出台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在校大学生结不结婚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