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社会转型期,档案工作不断向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档案信息伦理问题不断涌现.文章针对档案信息伦理建设问题指出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伦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失范现象,分析信息伦理失范现象的起因,并针对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档案信息伦理与档案信息法律同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信息化建设催生了档案信息化,就在我们陶醉于信息技术带给现代档案学诸多解决方案的胜利之时,档案信息化及网络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冲突,这些问题和冲突集中反映出新时期档案信息活动所面临的困境,即档案信息化的失范。针对这些失范,从档案信息伦理与档案信息法律同构角度来寻求建设和完善档案信息伦理的良策,以期便于更快捷、高效地指导档案信息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伦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档案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必须开辟信息伦理研究的新视野,通过借鉴国内外信息伦理学的最新成果,系统探讨信息化背景下档案从业者和档案用户在档案活动中的伦理关系,分析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及成因,提出档案信息伦理的原则和规范.目前,档案信息伦理主要研究信息公开与档案公平利用的伦理问题、个人信息管理与利用的伦理问题、隐私权和知情权的伦理问题、档案知识产权保护的伦理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国期刊网》1979年至2006年9月发表的我省作者有关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文章和近3年河南省档案科技项目立项情况的分析,指出我省档案高级人才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度尚有欠缺,建议提高我省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的深度与水平.  相似文献   

5.
徐萍 《兰台世界》2008,(4):35-36
随着档案信息化深入发展,由此带来了许多新的伦理问题。文章围绕档案信息伦理建设中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档案信息伦理建设中的自律与他律、人文与技术、现代与传统、教育与宣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家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振  蒋冠 《档案学研究》2005,19(4):32-36
信息资源建设阶段向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过渡,要求对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系统实现无缝整合与利用。相关领域的信息化经验与档案部门的信息化状况,要求实施国家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国家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可以通过立项的形式,由国家档案局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各地档案部门共同参与来完成。  相似文献   

7.
档案信息伦理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萍 《兰台世界》2008,(8):35-36
随着档案信息化深入发展,由此带来了许多新的伦理问题.文章围绕档案信息伦理建设中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档案信息伦理建设中的自律与他律、人文与技术、现代与传统、教育与宣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宗萱 《北京档案》2001,(3):12-13
档案科技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997年市档案局在全国率先成立档案科学技术评议委员会,制定<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评议委员会章程>.委员会由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负责评议档案优秀成果和项目的立项工作,为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科技工作提供咨询.并制定和实施了<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档案科技工作规章制度.建立了档案科技管理网络,将档案科技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促进了档案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研究工作出现新局面."九五"期间,我市共确立档案科研项目32个,完成9个.200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档案法制建设研究>、本市重点社科项目<档案资源在首都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通过专家鉴定,获得一致好评.五年中全市共登记档案科技成果42项,报国家档案局登记备案25项.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9.
正在当前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下,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事业应对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的最佳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看一个地区和行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水平,主要是看其档案信息化的程度,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体制已经开始彻底改变,档案信息化和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自2000年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档案信息化的概念后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各类档案馆(室)中蓬勃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0.
档案信息化,表达的是档案信息具备了某种性质或状态,档案信息广泛地流通于社会并服务于一定的目的,是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化息息相关,特别是与社会的档案意识相关。当代中国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必需以加强档案意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角度出发,对2000年至2012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档案利用立项的项目数量、项目类别及成果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基于立项主题对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研究热点展开探讨,归纳出档案利用约束、档案利用思想、档案利用手段、档案利用范围、档案利用客体五大研究热点,并运用词频分析法对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研究特征进行剖析,总结出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研究紧跟国家政策导向、面向公众服务的档案利用理论研究得到明显加强、跨学科研究方法取得明显成效三大研究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杨晓晴、李财富在2009年第3期的《档案学通讯》上撰文指出,目前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主要表现为:档案信息污染、隐私权被侵犯、侵犯知识产权、档案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以及档案信息分配不均造成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即档案信息化的失范。针对这些失范,作者从档案信息伦理与档案信息法律同构角度来寻求良策。首先,文章指出档案信息伦理存在两个弱点:一是从  相似文献   

13.
国家档案局在2000年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档案信息化的概念,之后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各类档案馆(室)中蓬勃开展起来。为加快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我馆2003年购买了一套档案信息应用软件,这套档案管理系统对我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带来许多伦理问题。如何规范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活动。引导人们正确利用现代档案技术,树立正确的档案信息伦理观,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隐私权、知情权等伦理冲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协调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安徽档案改革的情况启示我们,中国档案学也要与时俱进。本文对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中的开放利用、国家档案资源整合等理论创新与法规建设,进行了讨论;同时,对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带来的人才和档案学科建设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由上海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上海和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和完成的市档案局重点科研硬课题项目:《档案信息中间件平台在建设大规模分布式档案信息网络和目录中心的应用》,于2005年11月25日通过了上海市档案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进入整体性的历史转型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在此宏观背景下,档案界在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文化等各项建设的同时,也需要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提高"文化自觉",充分关注转型期档案文化的演变,积极建构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凝聚力的档案专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2005年4月底,省档案局在广州召开省直和中央驻粤企业档案信息化座谈会,会议要求,要加强对企业档案信息化问题的学术研究,为我省企业档案信息化提供理论指导。同年5月《,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研究》课题在省档案局立项。最近,该课题组的部分成员,就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内容辑录如下,希望能对准备或正在开展档案信息化的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王韵 《云南档案》2003,(2):14-15
档案资源信息化,是指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过程数字化,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有效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信息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的开放利用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达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标志。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和开发利用;档案馆信息库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档案信息技术的应用;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等等…  相似文献   

20.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信息化就是在档案活动中全面应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用信息科学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开发和提供利用。档案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从传统的以档案实体保管为主向现代化的档案信息数字收集、存储、转递,以信息化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转变过程。完成以档案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