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2018,(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呈现出了典型的中国特征。文章从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四个方面比较详尽地梳理总结了新闻理论研究的当代中国特征,提出唯有承认中国特征、尊重中国特征、厚植中国特征,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新闻理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利玛窦为中国制图技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制图理论,而且绘制了多幅世界地图,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挑战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世界秩序观念,对近代中国"国家"、"民族"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利玛窦在中国期间所绘制的地图的刊刻、流布及馆藏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获奖作品分析广告创意中的中国元素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元素在中国广告界刮起了一股旋风,不但有学术的积淀,更有广告界著名人士的奋力推进。如今,在广告创意中运用中国元素已经屡见不鲜。本文从"形"与"神"的两个角度论述了广告创意中中国元素的运用,将中国元素分为中国元素符号和中国元素精神,并对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姜滨 《声屏世界》2012,(6):41-43
"没有了外国制造,中国的动漫还剩什么?"有过辉煌历史的中国动漫历经十年的发展,对此还是感到很纠结。发展至今,中国动漫仍在中国制造中缺位,中国动漫中似乎还缺少了中国元素,没有自己的风格,是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亦或是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潮禁锢了创作人员的创新思维。中国动漫的破冰之旅该从何处着手,业界人士对此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5.
鲍士伟来华考察中国图书馆事业,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促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新图书馆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加快了中国图书馆学特色建设进程,促进了中国图书馆界的国际交流,形成了图书馆界自觉跟踪国际潮流并根据国情进行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风”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起源于早期现代全球贸易。中国奢侈品的流通不仅深刻地参与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欧洲形成了多元交织的中国话语。这些中国话语一方面涉及欧洲对中国的想象和态度,另一方面参与到了欧洲自身的身份表征、美学感性甚至主体性的建构过程。无疑,中国风是这些中国话语的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7.
韦棣华与中国图书馆学的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皇后”的韦棣华女士,是我国图书馆学的先驱人物。在中国,她筹建图书馆,创建“文华公书林”和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学校;她引进了美国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开启了中国图书馆学的大门,开创了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先河,并促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她身上,体现了对图书馆事业高度的忠诚与热爱,体现了一种敢为人先、克己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医治当代中国图书馆界浮躁之风的一剂良药,更是支撑中国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激励图书馆人为图书馆事业不断奋斗的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8.
伤疤、鸡肋与洋主力,这是三个对中国汽车业的关键词,在实行了27年的技术换市场策略后,中国的汽车业又将走向何方。27年,中国用中外合资建立了完备的汽车零部件体系,也培育了一群庞大的中国汽车人。中国如约给了市场,却没能真正换来技术,中国号称是全球第一汽车大国,却不过是以外资为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杂志,但是有原始的报纸(邸报)。到了清末,开始有了期刊(杂志)。随着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报纸和杂志也分了家。经过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中国的出版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 中国的出版业出现了一个短期的繁荣阶段。尤其是各类杂志,更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有人曾把1932年称为中国的“杂志年”。于是,《中国出版月刊》也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13,(12):38-51
中国道路 李红岩 龚云 宋启发 著 黄山书社 9787546124155 2012-01 880.00 本书讲述了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救国图强所做的探索及所走过的道路,回答了中国的和平发展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之类的问题。本书以"中国道路"为题,抓住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核心问题。通过宏观历史地叙述,令人信服地得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选择和中国人民的选择"和"中国始终坚持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历史结论。本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简写本,以事实说话,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和得出结论,展现历史的细节,反映普通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追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影视文化的出现几乎与世界同步,1895年12月世界电影诞生,1896年8月就传入了中国。1905年《定军山》的拍摄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一波三折,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呈现了其发展的特色。中国民营影视企业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中国影视文化的舞台,并随着中国影视产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影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不可忽视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3,(21):71-74
埃德加·斯诺是20世纪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他于1928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居留了13年,用勇敢、诚实而又敏锐的笔触记录下了20世纪上半叶有关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真实报道。其报道,给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人民、中国革命的窗口。本文从"埃德加·斯诺与鲁迅、埃德加·斯诺与进步学生、埃德加·斯诺与抗战、埃德加·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不灭的中国情结"等方面进行阐释,以展示斯诺与中国的深厚情结。  相似文献   

13.
李书云 《大观周刊》2012,(48):323-323
中国芭蕾舞剧从起步到繁荣经历了60多年,在这六十年里,舞剧音乐创造者不断深入民间,挖掘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试图将中国芭蕾舞剧音乐民族化、舞蹈化、戏剧化。本文通过以几部经典的中国原创芭蕾舞剧作品为例,并以主题的构建为主,简述中国芭蕾舞剧音乐中主题的民族性构建,以及中国原创芭蕾舞剧音乐主题构建的方法,分析了中国民族音乐中的调式、音阶在中国原创芭蕾舞中的完美应用,由此推动中国原创芭蕾迈向民族化、地域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民族芭蕾舞剧.从而引领了芭蕾的创新潮流,为世界芭蕾舞乃至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雪珥 《报林求索》2009,(7):26-30
建立了洋枪队的美国人华尔,不仅当中国将军、拿中国俸禄,还加入中国国籍,做了中国女婿,成了地地道道的"华籍美人"或"美裔华人"。在美国,他被视为大英雄:一个为自己的信仰而不惜牺牲的伟大人物,一个为中国而献身的国际主义者。而在中国,他曾被推崇备至,后又被彻底妖魔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因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国的对外军事话语传播意义重大。在此以《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白皮书在消除所谓“中国威胁”、对外树立中国军事安全形象方面的话语策略与困难所在。另外,笔者认为,在建设中国梦的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军事话语传播获得了新机遇与新功能,由中国引领的新的国际经济合作潮流,增强了中国的吸引力,也因此为中国的军事话语传播提供了新的内涵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詹天佑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设计工程师,将一生都无偿地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为中国铁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詹天佑无愧为中国人的光荣。  相似文献   

17.
丁善德是中国近现代以西方音乐诠释中国民族特色的著名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他以渊博的知识,推动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发展,以特有的艺术思维,谱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由此从一个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鸦片贸易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而且严重摧残了中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新闻天地》2011,(9):4-5
以武昌首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之久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也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获得空前大解放。正因为如此,在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辛亥革命成为划时代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电视领域,已经过去的2012年毫无疑问是属于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一个《中国好声音》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节目的点点滴滴也成为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近几年开始回暖于电视屏幕,它们真的要"复活"了吗?回溯历史,几经波折。但就近十年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而言,有复活就意味着一定有着曾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