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引导作为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本文尝试从循循善诱式地引导中建构“知识和技能”;在故弄玄虚式地引导中启发“数学思考”;在欲擒故纵式地引导中实现“解决问题”;在随机应变式地引导中滋养“睛感与态度”四个方面,来论述智慧引导对事半功倍、细腻有效地达成数学三维教学目标,对实现数学“低碳教学”具有含而不露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单元学导式教学法”是针对大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一项教学改革和探索,本文介绍了大学数学“单元学导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探讨了“单元学导式教学法”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作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数学"情境一问题"教学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启发指引下进行自主建构的数学探究学习,它以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数学"情境一问题"教学实践探索出的探究学习模式有"质疑-挑战"、"猜想-论证"、"感悟-发现"、"探索-讨论"等.发挥探究学习作用的途径主要有:结合数学学科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发现;不急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坚持以鼓励为主的积极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许多中学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如何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实现这一目标却并非易事。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较强的中高考压力仍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学生的创造思维,面对既要成绩又要素质的双重要求,汲取传统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的优点,融合现代教学法中的长处,采用“启发探究”式学法进行数学教学不失为一条两全其美的良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依据,阐述了原型启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结合生动的教学实例,着重从创设“原型”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领悟数学规律、依托原型进行联想探究发现数学新知识、把握题目的结构特征寻找“原型”开拓解题思路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利用“原型”进行启发的教学要领.  相似文献   

6.
“设置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是“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的主线,“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数学文化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文章认为数学文化具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本质、激发求知欲、发展核心素养等重要价值,并以“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从“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引出主题“”自主探究,启发思维,建构新知“”例题教学,变式拓展,加强应用“”归纳定理,提炼总结,巩固提升”四个环节具体谈谈渗透数学文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学段教学目标中多次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探究一合作”学习方式正符合了这一要求,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的机会,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探究一合作”式学习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师生、生生合作,交流互动;精讲释疑。深化新知;及时训练,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应用,深入理解“问题式教学”的具体内涵,注重问题设计的实质化、科学化、启发化、探究化和情境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不等”与“相等”之间的转化与应用问题,是数学综合应用中的一种思维多样、形式多变的创新应用问题.本文基于一道含参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通过参数值的确定来探究,从“通性通法”与“巧技妙法”等不同思维方式来分析与应用,合理归纳技巧方法,开拓变式与拓展空间,引领并指导数学教学与解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