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一直开着,任视线呆呆地停留在那触目惊心的一页: 1927年6月2日约11点在颐和园鱼藻轩,王国维自沉昆明湖,随身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什么?死了!一代学者王国维自尽死了?! 我不禁想起初读静安先生时的情景:仿佛几个星期前他还在思辨哲学,推敲词话,品评戏曲,  相似文献   

2.
国学大师王国维去世已70余年了.然对他死因的纷争却始终未停。本认为,导致他自杀的原因主要有:复杂的时代、社会背景;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封建传统化和叔本华悲剧哲学的影响;自身矛盾而又忧郁的性格。王国维是为“理性”而死的,是为他自己所奉行的“价值观”、“化观”而死的。他的死是“理性”的悲剧,是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治学路向的转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的一生不断转变治学路向,倾注着对“可爱”与“可信”的双重寻求,以希望解答“人生之问题”。哲学研究使他陷入“可爱”与“可信”的两难;文学研究使他获得短暂的直接慰藉;史学研究,于经史考据之中,寓经世之意,而其困扰他的“人生之问题”始终未能获得真正的解决。但王国维的学术研究中对“可爱”与“可信”的双重寻求及其“困境”,展现了形而上学与实证科学的内在紧张,反映了世界范围内整个近代哲学的两大思潮——非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冲突;触发人们思索:人文学科领域能否将“可爱”与“可信”统一?  相似文献   

4.
身处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和急剧变革时期的王国维,是位饱受传统化濡化而又受西方化洗礼的一代国学大师。时势巨变的刺激,对“可爱”与“可信”之统一的企求,儒的道德化灵魂的召唤,使他的学术研究最终走向返经信古,于经史考据之中,寓经世之意。在王国维的心目中,殷周的德治化是“可爱”的,通过考证也是历史的真实,因而是“可信”的。这样,王国维通过回归传统,寻找到了化的认同感,在主观上获得了有生慰藉。但理想与现实终究并非一回事,王国维孜孜以求的困扰他的“人生之问题”始终未能获得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即将土崩瓦解。作为为封建阶级服务的一分子,王国维的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精神上经历了痛苦的折磨。康德、叔本华哲学引起了他内心的强烈共鸣,他深深沉醉其中。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就是运用叔本华哲学阐释的一篇论文,它主要论述人生———欲望———痛苦的关系及两种不同的解脱方式,并强调了第三种悲剧,反对自欺欺人的乐观主义,这在客观上促成了王国维悲剧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1877—1927),清末民初的著名美学家.王国维的境界说,主要是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在《宋元戏曲考》中也有论述.王国维曾致力于康德哲学研究,因读不懂康德的书,转而研究叔本华哲学,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服膺于叔本华哲学,并回过头来,以叔本华主义的目光重读康德.1907年,在王国维思想中发生了一件  相似文献   

7.
一 王国维(1877-1927)诞辰120周年就要到了。按照干支纪年,这位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丁丑牛年”的学者,到今年正好经历了两个甲子的轮回。 但轮回的只是年序,历史勒下了包括王国维在内的时代精英的履痕,永不停留一步一步前进着。处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新旧世纪之交,王国维深察“变易,不易”的《周易》精义,深信“天道剥而必复”这个否极泰来的通理。但他羸弱的体质,看来难以支撑他辛勤垒造起来的巍峨的精神大厦。终于,“五十之年,只欠一死”。他累了,惟以“一死”求解脱,投了颐和园之昆明湖。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研治哲学,以深邃的眼光,独到的见解,敏锐的观察迥出时流,独超象外。在中国哲学的转型时期,他力主在人文学术中设置“哲学”一科;向国人介绍了西方第一流的哲学家;借助西学,检讨和反思中国哲学,从义理层次上对儒学进行了深刻批判。对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亦开风气之先。王国维与二十世纪初中国哲学的关系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课题,他对哲学的贡献将与时推移,愈益显示出独特的价值,王国维当之无愧的属于中国现代哲学的先驱人物。  相似文献   

9.
冷学宝 《师道》2010,(10):45-47
国学大师王国维生于1877年12月3日(清德宗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初名国桢,字静庵,浙江海宁人。王国维以国学研究闻名于世,在词论、红楼梦研究、元明戏曲史、经史小学、甲骨文、蒙元史等领域均有突出的贡献,研究成果备受瞩目。然而,王国维的研究并不仅仅限于学术范畴。对于教育教学,他也有精深的认知和独到的识见。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对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并且将之应用到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与重新诠释当中,对"性"、"理"、"命"等中国哲学核心概念重新进行了解读,提出了新的见解。王国维"以西释中"的致思理路对于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1904年写就的《红楼梦评论》从"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对《红楼梦》进行立论解读,并不仅仅是叔本华哲学契合了王国维的人生遭际和人生体认的一种启发的悟得,而是中西文化、哲学交融化合的产物,也与王国维把学问和人生合二为一的学问人生观有关。他的《红楼梦评论》和整个人生经历互为参照,王国维以投湖自沉完成了他对《红楼梦》的最终注解。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的现实的学术历程可分为纯哲学研究和泛哲学研究两个阶段,第二阶段的文学和史学研究是第一阶段纯哲学研究的展开;王国维的学术人生缺少了可能的第三个学术阶段,即新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自沉”的个案充分证明:作为“近代美学之父”,在他身上凝聚了整个中国文化的超越精神,故尔其“自沉”便具有了超常的哲学意味。死,对于王氏来说,并不意味着所谓的“殉葬”、“殉道”,而是生发为一种文化信仰、人格完成的象征;正是“死”,使王氏的自由意志和生命美学焕发出不灭的光彩。文章对对王氏所醉心的“天才说”与“游戏说”予以特殊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学界普遍忽略中国现代诗学发生的最核心因素——哲学要素.新诗哲学精神的理想愈来愈倾向于探究这个世界背后的神秘,追求宇宙真理.这与传统诗学的“诗言志”、“诗言情”的人间表达区别开来,表现了新诗现代性的最核心要素.在理论上,王国维最先提出这一诗歌理想,以为诗歌与哲学一样,目的是求真理——天下万世之真理.这是现代诗学发生的最核心标志.王国维的首倡之功功不可没.“诗界革命”不曾涉及哲学.《摩罗诗力说》涉及到现代诗学转型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被李震先生认为是中国诗学现代转型的开端与标志,是中国现代诗学的真正起点.但李震先生标出的《摩罗诗力说》为现代诗学转型标志的几个要素在王国维的诗学著作中几乎都存在,而《摩罗诗力说》作为诗学著作,哲学性并不是它突出的特色,也不是最根本的要素.李震先生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尚存严重错误,完全忽略了王国维早期的诗学著作.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一生中曾有过三次治学途径的转变,都与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甲午中日战争使得王国维从旧学转向新学所重视的理科,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从理学转向文学与哲学,辛亥革命使得王国维从文学与哲学转向史学研究。当然,这些转变也有王国维自身性格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重点探讨王国维词主题及情思内涵。王国维词主题在对传统题材的沿袭上多有新意,尤其是对传统的伤春伤别、伤春悲秋词赋予了独特内涵,其中包括对传统诗词中女性形象的突破,对伤春悲秋词的哲学思考。词集中多次出现“人间”意象,寄托了王国维对人生的感悟,本文围绕此意象从哲学内涵的角度做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意境说在意境流变史上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王国维将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哲学忧生之思注入意境说,蕴含深刻的现代美学内涵。其次,王国维以词话形式兼容西学,造成了王国维意境说术语内涵不明确和研究的多样性。王国维意境说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意境说"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意境说在意境流变史上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王国维将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哲学忧生之思注入意境说,蕴含深刻的现代美学内涵。其次,王国维以词话形式兼容西学,造成了王国维意境说术语内涵不明确和研究的多样性。王国维意境说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意境说”的参照。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一代学术宗师王国维先生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王国维以五十一岁的“知天命”之年而匆匆离开人间,对于他死的方式和原因,在当时即有种种说法.王国维生前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与陈寅恪、吴宓的交往颇深,王自沉之后,陈、吴都有挽诗挽联吊祭,并对王之死的原因著文申述,他们的意见在当时与现今都具有权威性的影响.吴、陈、王相交至真,相知至深,但吴宓与陈寅恪对王国维的死因却作出不同的解释.吴宓主“殉清室”说,陈寅恪主“殉文化”说.  相似文献   

20.
前期王国维在从哲学、美学向诗学的转捩过程中充满了内心矛盾:因久治康叔哲学而产生了对哲学"可信"与"可爱"不可兼得的"最大烦闷";究竟为哲学家还是诗人又使他面临"为学"选择上的困惑。这与席勒的生存经验十分相似。事实上,前期王国维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以席勒为思想导师的,但在《静庵文集》和《静庵文集续编》的"自序"中并不直接认同自己与席勒的精神联系,这构成了另一种矛盾。思想表述中对席勒的"遮蔽"是王国维诉求独创这一特定心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