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唐代的游艺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斗百草"游艺,曾经风靡一时,在唐代社会、文化、生活中都有一定的反映。本文借助现存文献记载和唐代斗草诗歌,微探民俗文化奥妙,发现斗百草的民俗活动实际是大唐盛世文明的缩影,体现了唐代社会开明的政治和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跳绳作为我国传统民俗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单人跳绳的记载,"好以两手持绳,拂地而却上"(《北齐书·幼主纪》)。多人跳绳较早的记载出自"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轮,一童子跳光中"(《帝京景物略》)。从生产实践活动中转化而来的跳绳,唐代称之为"透索"或"跳百索",现已成为广为流传的一项体育活动。花样跳绳以花样繁多、形式变化多端、自由创新著称。一人一绳、多人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唐代是女子体育活动最兴盛的时期,尤其是宫廷女子体育活动的项目之多、规模之大更是引人注目。通过文献资料法,本文将唐代宫廷女子体育娱乐活动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球类、棋类、舞蹈类、骑射类、民俗类五大类。通过对每一类主要娱乐活动的研究,反映出唐代宫廷女子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这是前朝后代无法比拟的,这与大唐帝国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封建礼教束缚削弱、女性地位提高有极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自产生到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且不同民族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并且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民俗体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不仅大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以湘赣边区为例,对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特征、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开发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古徽州民俗体育源于文化底蕴厚重,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是优秀民族文化和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鲜明的传承性、地域性、民族性、普及性和多功能性等特点,对高校的体育教学具有独特的魅力与功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古徽州民俗体育,对弘扬徽文化与提升高校的体育教学内涵和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而对于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徽州来说,丰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孕育了璀璨的徽州民俗体育文化。徽州民俗体育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特色、儒释道宗教文化特色及其在新时期所呈现出来的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特色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体坛,随处可见女运动员的身影,而在古代,这种情形却很罕见。但这并不能说明古代的女子们就没有体育活动,她们也有自己的健身娱乐方式。“宿妆残粉未明天,总在昭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宫词》中记载的宫女们进行“白打”的情景。“白打”也称蹴鞠,即现代的足球。足球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以踢球为戏。发展到唐代,踢球成为一种普遍开展的体育娱乐活动,在妇女中也比较广泛。唐代妇女踢球一般是两人对踢或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中,红水河流域民俗体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红水河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原因,提出城镇化进程中红水河流域民俗体育发展应充分发挥民俗体育文化的多元功能;民俗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应顺应现代生活方式,迎合大众心理;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应日趋科学;应加强民俗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吸收传统体育精华,借鉴现代体育成果等.  相似文献   

9.
“换花节”是海南琼山(府城地区)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原为“换香节”,后改为“换花节”。该民俗活动历史延续久远,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贞观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探寻“换香(花)节”产生发展的脉络,可以看出节日习俗的变迁其内在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简单的复制、盲目的恢复、粗暴的改造都会有损节日民俗自身的内涵,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起源看民俗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民俗体育的历史起源、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提出了民俗体育的发展趋向:必须加强对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提高民俗体育的竞技性、娱乐性、全民健身性,充分利用民俗体育的文化资源,进行经济建设,推动民俗体育的发展,使我国民俗体育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新疆哈萨克族民俗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得出哈萨克族民俗体育活动主要存在于宗教、婚礼、丧葬、节庆等礼俗活动中;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及生活环境变迁是制约哈萨克族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陈嘉庚办学思想中,重视倡导体育,兴办体育事业.秉承这一体育教育理念,陈嘉庚先生积极推动社里民俗活动.其体育民俗思想初始于20世纪50年代,体育民俗活动随即在集美社里得到广泛开展并传承,增进了社里居民健身意识,提升社里居民凝聚力,促进社里家庭和睦,养成个人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唐代球类运动诗多元主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球类运动诗内容丰富,其对唐代球类运动的器材、场地、规则和参与群体进行了详实记录,对唐人参与球类运动的精彩瞬间、热烈场面及以球类运动庆祝寒食节的民俗活动进行了生动再现,也揭示出唐代球类运动鲜明的军事训练、日常娱乐功能,凸显了唐人激情勃发的时代精神,既弥补了史籍典册对唐人日常生活记载的不足,也为后世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唐人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古徽州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但在民俗体育旅游开发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及田野调查法,分析了徽州民俗体育旅游的优势、发展现状,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探讨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其能为徽州民俗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古老文化的漫长历史中,有许许多多关于龙的传说和由此衍生各种各样的以龙为主体的活动。龙舟竞渡作为一项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以其久远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世人所知;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体育活动,它已超出了体育的范畴,成为华夏民族一种内在的、文化的、精神的内聚力量。  相似文献   

16.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等新的语境下,有着浓郁乡土情结的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契机,而民俗体育的发展又是新的文化语境形成的现实需要。在新语境下应通过把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放在首位,对民俗体育传承人要准确把握;民俗体育产业化要适度并本着"人无我有"的原则进行;有意识地扩展民俗体育文化空间等策略来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将宗教学、史学和民俗体育文化学有机结合,通过分析古奥运宗教信仰起源,以及妈祖祭祀、庙会和节庆活动中所表现出民俗体育文化元素的现象,探讨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揭示出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苏松重赋是明代一个重要历史现象,其产生有复杂的原因。既有朱元璋惩吴人附寇的因素,也与明代苏松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俗风尚有一定的关联,还与唐代以来苏、松赋税较高的历史,以及元代宫廷贵胄及张士诚部属在此置田,后被籍没而成官田有关。同时,不同里籍的作者因其感受有别,对于苏松重赋的记载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伦理、民俗等留有先民的心理痕迹和经验残余的语言符号,是一个族群的心理生活和现实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出现和逐渐演化的产物的记载。民间故事总是根植于一定的民俗文化背景中,具有立体性、多面性的特点,是一种特定的民俗符号,从它们身上可以找到当地民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活。通过对全州县庙头镇的八个村落的别名来源考察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分析,从而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意蕴。  相似文献   

20.
苏松重赋是明代一个重要历史现象,其产生有复杂的原因。既有朱元璋惩吴人附寇的因素,也与明代苏松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俗风尚有一定的关联,还与唐代以来苏、松赋税较高的历史,以及元代宫廷贵胄及张士诚部属在此置田,后被籍没而成官田有关。同时,不同里籍的作者因其感受有别,对于苏松重赋的记载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