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丽艳 《考试周刊》2013,(20):24-26
相对于传统的等值理论来说,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冲破了原文的束缚,提高了译者与读者的地位。根据这一翻译理论,可从语内因素、语外因素与文本类型三方面例证与得出评估企业外宣的翻译质量的三大标准:准确通顺、顺应译入语文化、宣传语气充分。还可从四种翻译问题:语用类翻译、文化类翻译、语言类翻译、文本特有翻译着眼,评价企业外宣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翻译本质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多是总的概括。本文在赞成翻译综合派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学翻译应更重视艺术性的观点,并从文学翻译的复杂性、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以及诗歌翻译“可译”与“不可译”三方面来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中风格是否可译一直是文学翻译界争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对翻译、文学和风格这三个概念的理解入手,论证了文学翻译中风格可译,但绝非易事。  相似文献   

4.
作为20世纪颇负盛名的哲学家和翻译家,贺麟不仅在翻译理论方面有深入的探讨,在翻译实践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贺麟关于可译性、译名翻译的研究包融传统译论,而他关于重译、深度翻译的研究又关照现代译论。重新发现并认识贺麟翻译思想对中国译论译史方面的重建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者通常认为周桂笙是晚清较早翻译西洋文学,尤其擅长侦探小说译介的一位译者。事实上,周桂笙确可称之为“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先驱者”,他在翻译观念和文学作品接受方面都具有前瞻性。他在译界管理机制、言文一致的翻译策略以及域外文学接受三个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对西方文学的引入,作用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6.
广告语翻译由于其翻译目的的特殊性,可被看作介于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不仅讲求内容的准确性,更追求对译入语读者的"感染"性。本文从iphone6的广告语bigger than bigger入手,从翻译目的论和汉语文化传统两个方面对三个版本的翻译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严复的翻译     
严复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信、达、雅"三字翻译理论及其译著《天演论》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重要痕迹。本文从严复的生平、翻译理论、翻译时期和译著四个方面对其作了客观系统的论述,再次强调了他这位译学理论家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8.
哲学家冯友兰在翻译理论方面的建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出了"翻译作用转化论"、研究了严复的翻译、发表了对可译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典籍英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同时,由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高语境特征,给翻译带来了语义、情境和文化等方面的翻译困难。本文从典籍翻译译什么,怎么译的问题入手,探讨典籍翻译的困难以及"合作翻译""异化翻译"以及"碎片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沙皮罗和赛珍珠对《水浒传》这部中国古典小说所进行的翻译是广大英语爱好者眼中的两部经典译本,文章选取其中的翻译实例,从人物绰号翻译,文化词语翻译及习语谚语翻译三方面比较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翻译过程当中同时存在宏观可译性和微观不可译性,提醒广大译者在翻译的同时应正确传递文化含义,达到既忠实原文意图,又体现不同文化风格,让不同国家的读者容易理解他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艳 《文教资料》2013,(1):10-11
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介绍中国旅游事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旅游资料,因此,旅游资料翻译的精确性成为了旅游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旅游文本翻译的理论基础,中英旅游文体的异同,以及旅游资料翻译中的问题三个方面,论述旅游资料翻译的特点,以寻求其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从等值与等效的角度分析了英汉文学翻译的难译性与可译性,并通过译例阐明了英汉文学翻译中汉语生命力的体现与表达是翻译艺术再创作的重中之重。旨在指导译者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在翻译中活化语言,活化文学,从而把文学翻译发展为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13.
樊慧敏 《海外英语》2012,(2):136-137
该文从生态翻译理论的角度,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依据,分析译者应如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实现金融文本的有效转换。从语言维看,译者译词须适应金融特点,行文适应金融文体特征;从文化维看,译者在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方面做出适应性选择;从交际维看,译者应注重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方面的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14.
从等值与等效的角度分析了英汉文学翻译的难译性与可译性,并通过译例阐明了英汉文学翻译中汉语生命力的体现与表达是翻译艺术再创作的重中之重。旨在指导译者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在翻译中活化语言,活化文学,从而把文学翻译发展为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15.
文学翻译可译性问题,国内外翻译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将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出发,指出语际间的翻译确实存在意义、形式等方面的障碍,由此认为,多数译文大致可以达意传情,但很难体现源语的神韵和风格。文学翻译的可译性是相对的,完全等值的翻译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余光中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涛 《重庆师专学报》2004,3(3):53-55,60
余光中,这位“火中的凤凰”、“望乡的牧神”,以其标签之作《乡愁》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他不仅是一位造诣颇高的诗论家、散文家、文学家,在翻译方面也颇有建树,其译论对翻译实践很有帮助。笔者通过梳理和总结,把他的译论总结为四个方面:(1)变通的艺术;(2)译中“无我”;(3)诗性翻译;(4)善性西化,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余光中对翻译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翻译标准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关系到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兴旺繁荣。从传统译论到现代译论的发展遵循着一条从主观向客观、从感性向理性、从静态向动态、从单一向多元发展的道路。可从侧重点、起源、理论特征等层面来综述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者对翻译标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翻译教学包括翻译理论教学和翻译实践教学。翻译理论包括译事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翻译理论;在翻译理论指导下,学生进行翻译实践,老师可以在翻译材料选择和译文评价方面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9.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它的提出也为旅游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不同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加注释、增译、省译、归化和释义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旅游文本在“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突出其“呼唤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的用于分析言语事件的“语境特征”引入翻译研究,对语境主要特征进行了必要的解释和重新界定,尝试将语境主要特征分析作为一个框架,用作译者翻译策略的制定和译评者翻译批评的一个共同参照,并结合英汉格律诗的具体译例和译评,对如何在翻译和翻译批评中开展语境特征分析,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认为好的译文与译评均有赖于译者和译评者对语境主要特征的综合分析,语境主要特征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翻译及翻译批评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