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爱祥 《语文天地》2013,(14):22-23
李清照被誉为婉约之宗。她的词作,把愁绪写到了极至。本文试从个人身世和家国情怀两方面,对李清照词中的"愁"的内涵加以具体阐释。一、儿女情长李清照18岁时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二人情  相似文献   

2.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善书画、工诗词,因她特有的气质、性格、经历、审美取向和所处的时代环境,对"愁"情有着深刻独到的感受和体验.她以其女性的细腻情怀和独特感悟把"愁"表现得极具感染力,为中国词坛增加了几多灵气、几多温馨.  相似文献   

3.
打开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词画卷,其中不乏有抒写愁情的典范: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妙!杜甫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陆游的“中原北望气如山”,“镜中哀鬓已先斑”,将国愁、家恨融为一体,妙!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后不久,其夫遽然病逝,亡国之痛、丧偶之悲给了她以沉重的感情负担,如何渲泄和抒写心中的愁情,《声声慢》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一生大量的词作涉及到愁字。该文从李清照各个阶段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来分析她的作品,并把她和李煜的诗情和愁情作横向的对比,揭示一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反映了更深刻的感情内涵和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5.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给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渐损。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个称得上大家的女性作家。她凭着独特的女性意识来抒发自己"青年"、"中年"、"晚年"词中情愁、国愁、家愁,打破了男子一统文坛的局面,以其独具魅力的女性创作向我们展示了女性被历史压迫、蒙蔽的内心世界,是宋代词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酒"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文人墨客钟情吟咏的意象。"酒"给文人带来了创作灵感,也成了文人之间交流感情的桥梁。在词的兴盛上,酒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对酒的喜爱之情丝毫不逊色于男子,她的词常常以"酒"意象来抒情遣怀。李清照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有的淡饮,有的浓醉,有的乘兴而为,有的含恨而作。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李清照词中所表达的愁情意绪都离不开"酒"这个意象。酒赋予李清照无限的创作灵感,而词则为李清照的饮酒增添了高雅的情趣。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是中国诗词史上的一朵奇葩,被当作了愁的化身。李清照词中的"愁"是她心灵的展示,真情的喷涌,她用几乎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温婉、多情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被誉为“婉约”词派之宗,她所作词的主要内容是抒写爱情与离愁别恨,特别是对“愁”绪的抒写更是独树一帜。她以真情实感为基础,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于委婉细腻之中,咏抒出一种淡远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来。本文试以李清照三个不同时期的词作来解析她的“愁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张孟杰 《学语文》2008,(3):46-46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作者也经历了颠沛流离、失去丈夫的痛苦生活。全文就是为了表现作者在经历国殴家亡等一系列重大变故之后的愁苦之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词于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这种愁远非李清照前期词中那种轻淡的春愁、离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因而显得格外深广与厚重。但文章开始处并未直言其愁,而是巧妙地将内在的情感外化或物化了,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雅致清秀,特别是对"愁"绪的抒写更是独树一帜。她的愁以靖康之耻为界分成两个大部分,分析前后期的愁词,从中得出结论:前期的愁词表现为离别相思之愁,后期的愁词表现为家国之愁。无论是哪种愁,都深深地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代词宗,是抒写愁情的高手,其笔下的"愁"词堪称抒发愁情的经 典,涵蕴丰厚,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词的菊花意象经常被阐释为生离之愁、国家之愁、民族之愁。剔除现有诸多版本的阙疑,可以确认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词作中有五首提到了菊花,而且在词境里关于菊花的意象是有很大差异的。围绕李清照在朝代嬗变崩塌之时其词作盘桓在菊花意象上的精神本原,可以看到古典生命的抒写过程并不是死生契阔、凄婉悲鸣的女性词人的写作品格。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以女子独特的情感体验,抒发着光阴的流逝,亲人的分分合合,国破家亡的国愁。她善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造就了很多情真意切的诗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李清照诗词中的愁情,从而挖掘其情感历程。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愁女子"。其词在表现内心情感世界时,具有愁情美。本文旨在从婉约美和悲壮的风骨两方面略谈谈其诗词中的愁情美。  相似文献   

16.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给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渐损。《声声慢》这首词,就是李清照身经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下面,本文着重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分析一下这首词的艺术成…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的《声声慢》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运景入情,以放纵之笔写悲怆情怀,满纸呜咽,万斛仇恨,表现作者孤寂、凄凉、哀愁之心境及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全词用笔直率真挚,层层铺写,景景含愁,情情是愁,极力渲染烘托,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立体的愁情美。一.妙用叠词,彰显愁情音乐美  相似文献   

18.
以认知隐喻映射理论为基础,分析李清照词中的三类愁:离别相思之愁、伤春悲秋之愁和故园家国之愁,并对表现"愁"的意象(如楼、花、雨、雁等)进行认知隐喻解读。这些具体意象的部分特征映射到抽象的愁上,读者通过联想与感悟,更能体味出那些意象中所传达的相思愁、家国痛和飘零苦。  相似文献   

19.
宋代女文学家李清照生活在宋王朝由统一繁盛走向动乱,直至江山沦陷,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经历了国难、家难,尝遍人生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她,作品中满怀愁绪。本文从内涵、风格、情状三方面解读出其作品深沉广博的内涵,刚柔并济的风格以及生动形象的"愁"之情状。  相似文献   

20.
雷娟  徐小飞 《双语学习》2007,(11M):206-206,208
李清照向整个社会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倾吐自己的欢乐,忧愁,痛苦,和追求,描绘自己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步履艰难的一生。其情感是心灵的展示,真情的喷涌,是女性审美情趣的流露,表现出一种对生命价值的内省和感悟。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心灵的寂寞,国家的颓败。爱情的失落,使李清照的身心倍感孤独。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