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对媒介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媒介产品应归依为公共产品的范畴。具体到各种媒体 ,广播电视是纯公共产品 ,而报纸、杂志、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是准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产品的媒介由于自身的特性 ,具有极强的外部效应 ,这就是政府对媒介产品严格管制的经济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传媒业部分内容产品的产品属性进行了讨论,并就一些观点与学术界的已有研究进行了商榷。文章认为,纸质媒体的内容产品属于私人产品,广播电视业的内容产品是准公共产品;技术进步可以改变传媒业内容产品的属性,但体制并不影响其属性;界定传媒业内容产品的属性可以设定我国传媒体制改革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从公共产品理论上看,图书馆馆藏应定位为准公共产品.基于图书馆馆藏的准公共产品属性,提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科学性、共享性、整体性、效益性四原则,其优化配置策略应为:加强馆际交流,促进文献共享;优化馆藏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自身优势,建设特色馆藏;培养专业人才,提高馆员素质.  相似文献   

4.
从公共产品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探析文化产品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并根据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排他性、竞争性将文化产品分为纯公共文化产品、非纯粹公共文化产品、俱乐部文化产品、私人文化物品四类,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政府在其生产过程中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要求为图书馆治理背景,按照社会产品的分类及提供途径,从图书馆服务产品一般属性出发,就其意识形态属性、垄断情况、信息不对称、正外部性、地域性等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图书馆服务产品是准公共产品的结论,认为公共图书馆并非是政府唯一选择的图书馆公共服务方式。它的属性界定很重要,将直接关系与影响着地方政府对国家有关图书馆政策的正确理解、实施及落实。"  相似文献   

6.
刘璞 《图书馆学刊》2014,(12):83-85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属于一种准公共产品,同样具有公共产品的相关特质。阐述了以公共产品理论视角研究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意义,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产品属性及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并重点介绍了高校图书馆一体化开放服务管理模式,最后讨论了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7.
公共产品理论视野下图书馆产品的生产与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熊伟 《图书馆杂志》2005,24(4):9-13
图书馆产品的本质属性是准公共产品。其生产可不以营利为目的,也可以营利为目的;可由政府投资,也可由社会力量投资;可采取公共生产方式,也可采取非公共生产方式;可实行事业型生产,也可实行产业型生产。公共供给、市场供给和混合供给是图书馆产品供给的三种基本方式。混合供给方式较之公共供给方式和市场供给方式有更高的效率。图书馆产品生产与供给有多种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8.
媒介产品是大众传播媒介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工具生产出的产品,它借助媒介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和交换,能够满足特定的需求,因而具有了商品属性。媒介产品的市场交换过程即是消费过程的体现,受众的消费需求决定了媒介产品的生产,而媒介产品具有引导受众消费的功能,所以受众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媒介应当依托受众进行媒介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及其属性出发,探讨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公共产品理论视野下图书馆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产品理论视野下对图书馆研究相关成果分析后,从对公共产品理论和漂移理论的理解出发,分析图书馆的公共产品属性,提出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是其创意思想,创意思想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天然属性,所以文化创意产品具备成为公共产品的必要条件.外部约束条件能够改变产品的实际经济性质,文化创意产品的主要外部约束务件是版权制度和技术水平.在不同外部约束条件下,文化创意产品将分别表现为公共产品型、公共资源型、私人产品型和私人垄断型四种类型.版权制度增加了文化创意产品的排他性,从而使市场机制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所固有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着其社会公益性特性.决定着其担负着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根本属性和职能,公共图书馆理所当然应由政府把它作为一项公共产品提供给社会。以营利为目的所运营的任何产品都不是“公共产品”,也都不具有社会公益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西方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理论,对电视产品的生产和提供进行规范分析,提出了我国电视媒介体制改革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4.
竞争情报可以是公共产品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小企业竞争情报和产业竞争情报两个视角研究竞争情报是否可以成为公共产品的问题。对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香港贸发局商贸资讯中心、加拿大商务专员服务处等国内外机构的业务解析发现,提供竞争情报公共产品已经是客观存在。根据公共产品的判据,围绕目标研究内容是否为竞争情报以及是否为公共产品两个关键点,研究竞争情报公共产品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竞争情报具有明确的公共产品属性,竞争情报可以是公共产品的观点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佐证。服务于中小企业、服务于产业竞争是竞争情报公共产品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需求最强劲的两个领域。研究认为,面向社会需求提供竞争情报公共产品,是经费充裕时代公益性科技情报机构和公益性图书馆的业务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传媒业的内容产品是否是公共品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现在公共品概念体系里,凡是传媒业销售的内容产品都是准公共品;二、在实践中,传媒业内容产品由于受体制的影响,会以公共品的形式被提供;三,传媒业内容产品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属性,会随着其所在国家与地区传媒体制以及技术的变化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作为公众话语表达的渠道重要性与日俱增,形式多样的网络舆情产品逐渐成为政府公共决策的重要依据。网络舆情的负面倾向、技术倾向、管理倾向决定了舆情产品的实用工具属性。政府和企业强烈的需求促使网络舆情业迅速成熟并走向激烈竞争。网络舆情产品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内参,向决策层输入信息时具有封闭而高效的特点。网络舆情产品在公共决策中的传播功能日益显著,并成为一种新的政治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7.
家电下乡,特别是媒介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下乡,有利于社会公众的媒介信息素质的提高。媒介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价格水准影响着媒介普及的进程。媒介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价格壁垒是信息时代的"闭关锁国",容易造成新的"知沟"。拆除媒介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价格壁垒,可以解放社会公众对信息产业的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18.
陶喜红 《新闻界》2008,(2):37-39
本文对媒介产品附加值的内涵、构成、特性及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媒介产品附加值具有双重性、系统性、可变性等特性;提高媒介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优化媒介产业结构,提高媒介竞争力和受众忠诚度。  相似文献   

19.
常烨  文慧 《新闻前哨》2008,(4):77-78
近几年来的媒体选秀是真人秀节目的新变体,是一种已经成熟的媒介产品的衍生物。在中国媒介产品较为单一、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下,这种节目形态被国内各大媒体引进,并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炙手可热的王牌栏目,也成为社会大众文化中最受瞩目的消费对象。这一现象成为国内传播学者争论的话题,争论的焦点之一是这种节目形态对受众民主意识的影响。本文从媒介产品这一属性分析这种节目形态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吴赟 《出版科学》2010,18(1):37-42
出版产品的经济特质是出版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出版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点。将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及加尔布雷思的"知识资本"学说引入出版经济学研究,对于深度分析出版产品的内容产品与文化商品属性具有重要价值。出版产品的经济属性受到技术、市场、制度、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需要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共存的出版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