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博物馆在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着重思考历史类、艺术类和综合性博物馆的展示功能在这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探讨展品如何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进行展示,分析传统手工艺展示有助于博物馆体现自身特色,实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地区文化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内容丰富翔实,开发利用这一档案信息资源对其活态性传承保护有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现状,阐述活态性开发思路与要素,分析滞后问题,提出开发建议。依据民族自觉、转化创新理念,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构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培养传承人才和研发特色产品,可推进其活态性保护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遭受着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东西方很多国家的政府、专家与学者,都在关心着对全球民族文化艺术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在保护什么和如何保护的问题上,世界各国政府与文化工作者正在做着不同而又相同的工作。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风貌。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是东方手工艺文化体系的典型代表,它代表和反映着整个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每一个时期的文明程度,彰显着人民的智慧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与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重要的化遗产,其有形的物质载体的保护已得到相当重视,而其历史积累的工艺流程、操作技巧、技术经验等无形财产的保护,亟待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博物馆一直是担负科学保护化遗产重任的最有力、最重要的机构,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艺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中,应如何利用自己的设施、人才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发挥作用,履行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覆盖群体广泛,在传承传统文化、调整和优化农村生产结构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南手工艺村的发展得益于政府总体发展规划,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泰国推动"一乡一品"战略,支持偏远地区农民通过传统手工艺制造特色产品;印度手工艺集群化计划主要根据手工业区域分布特点,因类制宜,区别施策。日本的手工艺村由政府和民间共建,体现了面向新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这些发展策略以村落为单位,既注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也注重市场效益,将生产与销售结合,将传统手工艺群体发展成为管理专业、运营独立的共同体,可为乡村振兴视野下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孙璐 《中国出版》2012,(16):52-54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挑战。如何加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扬州雕版印刷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为例,阐述雕版印刷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张杰 《青年记者》2017,(23):139-140
传统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作品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但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和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手工艺受到了很大冲击,面临发展的窘境.虽然十几年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中,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品类得以抢救和保护,但是传统手工艺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没有在根本上得以解决.在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互联网生存为背景的现代传媒环境下,传统手工艺可以尝试与互联网结合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和出路.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和现代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对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怒族便是其一。本文主要从怒族口头文学与传统手工艺两方面着手,论述了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和现代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对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怒族便是其一。本文主要从怒族口头文学与传统手工艺两方面着手,论述了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书籍、文物等物质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精神的传承,比如戏曲、传统手工艺表演等。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消亡的危险,西方各种文化也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文化,严重威胁到我们国家文化资源的安全。因此,我们要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而纪录片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摩梭民族服饰工艺传承"妇女合作社",是一个由摩梭人妇女自发组成、从事传统民族服饰手工艺制作的经济合作组织。摩梭民族服饰工艺传承"妇女合作社"的文化传习意义,一是开发民族文化遗产的产业价值,对濒临灭绝的传统服饰手工艺进行再度自我传习;二是立足于本土,为无法外出打工的中老年妇女提供了创业和再就业机会;三是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手段进行跨界传播和销售,打破乡村闭塞的贸易局限。  相似文献   

12.
吕晓珊 《文化遗产》2017,(3):140-148
传统民间刺绣挑花手工艺产品进入公共文化领域后,作为文化消费品在从"自用"转化为"他用"的过程中面临核心技术、艺术形态的异化和审美观念的娱他性发展等问题,因而提出通过设定相应手工艺标准来保护核心技艺和文化本质特性.对传统民间刺绣挑花手工艺的概念和讨论范围加以界定,并分析其技艺审美形态与文化特性的关系,认为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标准应以技艺审美形态的具体内容为考量要素.以湖南隆回花瑶挑花为例,依托田野考察和实践资料,梳理花瑶挑花手工艺保护标准的考量要素,尝试拟建花瑶传统挑花手工艺保护标准的试用样本,并指出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刀木雕起源于古代西晋时期,历经千年传承,不仅是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历史名片,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但伴随着工业化制造与产业升级,以清刀木雕为代表的绝大多数传统手工艺不断衰落甚至难以为继,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这些传统手工业的继承与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手工艺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可以有效利用新媒体优势实现创新性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毛红芳 《中国出版》2023,(S1):132-137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祖先的智慧和情感,是人类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古老且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近年来国家高度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非遗技艺便属其中之一,同时它也是文化传承不可缺少的部分,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在认识、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意义]手工艺类非遗作为最具物质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研究价值,借助文化基因理论与知识表示方法对手工艺类非遗文化价值进行有效挖掘与彰显,有助于拓展非遗资源的知识组织研究新视角,探索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创造性应用新模式。[过程/方法 ]应用知识本体理论与技术方法,从领域本体与应用本体角度设计手工艺类非遗知识表达框架,具体构建“物—工艺—基因”三元应用本体模型,并以长沙铜官窑这一代表性手工艺非遗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验证本体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结果 /结论 ]“物—工艺—基因”三元本体模型运用本体知识表示技术揭示手工艺类非遗的内在发展规律,为传统手工艺的教学传承、手工艺类非遗的抢救性保护以及手工艺产品的再设计与开发提供结构化、标准化的元素素材。  相似文献   

16.
柯卓英  李敏 《今传媒》2023,(3):109-112
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有力举措。随着科技制造业的发展,部分地区逐渐呈现出传统手工艺产品被现代机械复制品取代,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才奇缺的局面。本文以庆阳香包绣制为例,通过对庆阳地区的实地走访、香包绣制传承人及民间手艺人的采访,了解到香包绣制手工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具体现状以及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希望通过现代大众媒体的力量,激发更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档案蕴含着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保护及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基于协同保障机制的背景,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特色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特色档案数据库协同机制建设的可行性,并针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特色档案数据库建设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图书馆具有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工作中,从而提升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水平,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课题。以丹东市图书馆满族茶文献建设为例,从特色文献资源挖掘与利用推广角度为馆藏建设提出一种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丹 《传媒》2016,(16):8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也是我们国家及地方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日益疏远、隔绝,尤其对青年人缺乏吸引力,使其有着失传的危险。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是值得认真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大众传媒在“非遗”传承中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一、编纂《英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的意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科技等快速发展,社会和文化事业也日益繁盛,国家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而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众多典籍文献,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好中国古代典籍文献的保护和传承。而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