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占品 《新闻记者》2008,(10):57-58
北京奥运会期间,各项精彩的赛事受到亿万受众的关注,体育解说员也因此成为人们观赛的向导,他们讲解比赛规则、评论比赛得失,介绍运动员的详细情况,增加了人们观赛的兴趣.但是,体育解说员并不只是一个"向导",当一个人以体育解说员的身份坐到解说席上的时候,他的社会角色应该是从事现场报道的记者,其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个人,而是直接关系到媒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寿文华 《现代传播》2004,(5):127-128
体育解说是对体育比赛现场实况进行报道的一种播音创作活动 ,它要求解说员情绪活跃 ,反应敏捷 ,语言组织迅速 ,多采用快速介绍、评述语言表达样式。目前我国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与迅速发展着的体育直播以及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提高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 ,已成为此类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问题。一、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解说员专业素质中的普遍性问题1995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开播 ,标志着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体育赛事转播的不断增多 ,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需要更多优秀的体育节目主持人、解说员和评论员。…  相似文献   

3.
冯歆 《新闻知识》2006,(7):66-67
一个国家体育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综合国力的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而体育节目则成为人民群众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在今天的中国,更多的人是通过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了解体育事业的。观众需要知道主持人是怎么看、怎么理解、怎么分析的。因此,观众更加希望能够通过主持人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所以这就需要体育主持人解说员首先应具有引导人民群众树立体育意识,建立体育观念的职责;另外,还应该拥有丰富的专业体育知识,和见多识广的体育见解。而体育主持人解说员在体育比赛中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体育赛事直播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体育解说员及主持人,而各级电台、电视台的专职体育解说员、主持人却少之又少,高水平、专业化的体育解说员、主持人更是凤毛麟角。体育解说员、主持人要得到受众喜爱,获得业界肯定,应该在专业方面勤下工夫,不断提高解说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的解说能力。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媒体时代,体育解说员的解说风格从一开始的多描述少评论到现如今的多评论少描述,不同的解说方式有不同的利弊,因此对体育解说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随着媒体的发展改变自己的解说风格,更需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媒体的视野下,体育解说员相对于传统媒体,在解说风格上和需求数量将有所变化。本文对现有的体育解说员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现有解说员来源有四大类,他们在从业过程中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学院进行专门体育解说员培养,还在尝试阶段,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之后,将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实践环节、考核、校园文化活动等一系列方面结合起来,进行专业体育解说员的培养,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电视解说员具有对体育活动进行介绍、讲解、评论、烘托等职业内容,作为这样的一名电视解说员应具备什么样的业务素质呢?一、电视解说员要具有良好的观察记忆和判断能力1.电视解说员需要具备观察细节的能力在一线,解说员大都是对着电视进行解说的,即使他是在体育活动现场也大多是这样。电视镜头的聚焦能使人产生一种惰性,自然而然地将目光集中在某一点上,从而产生一些盲点。电视体育解说员需要克服这些视觉惰性,  相似文献   

8.
体育解说员对体育运动的成功举行和轰动效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体育解说员综合能力非常关键。本文系统分析了体育解说员目前在整体综合素质、对体育运动的掌控能力、独特风格和表率作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出现的不能准确把控体育解说的全过程、影响了体育解说的持续效果和对推动体育运动的全民化效果不明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要增强政治素养、热爱体育、加强学习和通过实践不断强化能力,时刻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应对日新月异的媒体环境,提高体育解说的掌控能力,全面提高体育解说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体育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赛事的播出频率越来越高,体育解说在体育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体育解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有关我国体育解说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研究重点,从电视体育解说语言特点、风格、解说员素质以及功能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现代体育解说员的专业诉求和风格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雪峰 《新闻界》2007,(4):93-94
本文从专业领域、专业思维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现代体育解说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了体育解说员风格的拓展,并针对中央电视台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计划,对体育解说员的解说和评论工作提出应着重处理好客观与激情、专业与通俗等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体育比赛转播是对解说员的考验。体育解说也是一门语言艺术,它要求解说员要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要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精湛的语言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12.
名刊要览     
美国《时代》/9月15日莎拉·佩林的教育从选美皇后到体育解说员,再到阿拉斯加州长,并最终成为共和党历史上首位女性副总统候选人,莎拉·佩林这颗政治新星的快速上位让很多人  相似文献   

13.
张明磊 《新闻传播》2010,(8):116-116
广播体育解说员,顾名思义,就是在广播媒体中担任体育解说,描述赛场赛况,完成比赛介绍评论的广播从业者。解说员在广播赛事直播中不断成长,在语言、知识、激情方面不断积累,在专杂并蓄声情并茂中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4.
体育解说,是解说员通过比赛现场实况进行描述、分析、报道的一种语言创作方式。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电视体育评论员"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媒体中,让观众认识到了一种新颖的主持方式。而在当下全媒体的传播环境下,体育解说员的报道方式多种多样,特别是语境有差异。本人从成品节目的典型解说案例来分析体育解说的特点和方式,旨在为全媒体语境下体育解说评论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德胜 《青年记者》2016,(29):46-47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解说员,你就必须早作准备,就像美国堪萨斯城酋长橄榄球队解说员米奇·霍修斯所提出的体育播音成功公式:“做好它所需要你做的一切.”①在赛前,体育解说员需要做好哪些功课? 深入队伍,独立采访 1.采访是解说员的天职 在赛前阶段,解说员的身份更像是一名记者,需要通过读报、上网(国际赛事一般上外文官网)、看电视、刷微博、发微信等多种途径,充分了解赛前信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采访.“采访不仅提供了扩大赛事的报道范围的内容或一次新闻报道,而且在为所有解说的工作的生命线——准备工作服务.”②  相似文献   

16.
苗巍 《新闻传播》2010,(9):34-34
目前我国体育评论员的专业素质与迅速发展着的电视体育节目直播以及广大受众的欣赏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其中还包括体育解说员在解说比赛中过分渲染比赛胜负。掺杂浓重的个人色彩和个人倾向,过于激情以致在直播过程中失去理智、理性。本文着重分析了体育评论员情理失衡的表现和原因,寻求适合体育评论员解说比赛时的情感把握以及在直播过程中饱含激情的同时又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的尺度.  相似文献   

17.
央视著名解说员黄健翔在本届世界杯上意大利队与澳大利亚队1/8决赛时的“激情解说”,引起轩然大波。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体育解说员的社会角色到底是什么?又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8.
正确把握体育解说中叙述与评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体育解说,是对体育比赛现场实况行进行报道的一种播音创作活动。它要求解说员情绪活跃,反应敏捷,语言组织迅速,多采用快速介绍、评述的语言表达样式。正因如此,从事这一行当的人被称之为"体育解说员"。也许很多人都还有这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体育赛事和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增多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体育解说应运而生。而随着媒介的不断融合与发展,我国的体育解说也经历了以张之等人为代表的广播体育解说、以宋世雄等人为代表的电视体育解说和现在"百家争鸣"的网络体育解说。由于互联网有其独特性,因此如今的体育解说要与时俱进,与时代背景相适应。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做主播、做解说员的时代,尽管媒介在发展变化,但仍然有一批从电视时代到网络时代都深受大家欢迎和喜爱的体育解说员,对其成功因素加以剖析,能够为网络时代下的体育解说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郭嘉伟 《新闻传播》2024,(3):106-108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体教融合战略的不断推进,各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于大众而言,除了亲身参与各项体育运动来释放对体育的热情之外,很多时候会通过电视节目观看体育赛事、了解体育讯息,电视体育节目成为大家满足“体育需要”的重要渠道。电视体育节目解说是体育赛事直播、转播的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整体质量以及受众的收看效果。在全媒体时代下,张卫平作为一名出生在1950年并经历了中国体育解说事业变革时代的央视解说员,他的解说风格是具有代表性的。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通过对张卫平解说风格的形成、特点等分析,对今后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的素质培养、业务能力的提升、汉语口语表达以及高校电视解说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