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尤聪 《今传媒》2013,(1):129-130
唐代饮茶的风气十分普遍,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唐代上至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有饮茶的习惯,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茶文化在唐代的最终形成,决定了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茶经》一书的问世、茶市的兴盛、茶税制度的建立、饮茶的外传等都无可辩驳的证明了唐代的茶文化打开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性一页,是中国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跻身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林。本文拟对唐代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徐承炎 《兰台世界》2016,(16):157-158
哈萨克族世居中国西北高寒之地,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至迟在唐代,哈萨克族先民就已接触茶,其后饮茶之习融入生活。哈萨克族的饮茶文化不同于中原,它是在借鉴中原清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游牧生活特点和生存环境而创制的一种调饮奶茶文化,饮茶习俗极具特点。当代,伴随牧民定居工程的开展实施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哈萨克族的传统饮茶文化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这促使饮茶向着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书目》2023,(8):48-51
<正>唐人和宋人饮茶方式大不同?为什么日本流行抹茶,中国更习惯泡茶?为什么说茶与禅有一种自然的亲近?几十年不变的巴蜀茶馆里藏着怎样的市井人情?……本书作者从历史、器物、文化、生活等角度全面解读中国茶,带读者品味由器至道的中国茶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有俗语"酒足饭饱""茶余饭后",可见酒和茶在国人餐饮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只是酒文化,已让我这样疲于应酬的人望而生畏,远不及茶文化好。况且,中国的茶园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和饮茶人数均为世界第一,所以,生长在茶国的我们,知晓一点茶文化知识自然是大有裨益的。要说起来,中国茶文化早在唐朝中期就已经形成,但"茶文化"这一名词的出现和被接受却是当代的事。安徽农业大学丁以寿教授的新作《中国茶  相似文献   

5.
中华茶文化     
内容简介:《中华茶文化》多媒体光盘,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出版的电子出版物。这张光盘一开始策划,就要求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是高水平的。在编写制作过程中,还特地邀请了文化、出版、茶学、历史等各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和出谋划策。整个过程严格把关,最终使这张光盘从内容到编排形式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该光盘内容丰富,包括中华茶文化的悠久历史、现代茶业及茶文化的发展、茶树栽培与采摘、各类茶叶的加工、茶叶的分类、饮茶技艺与茶道、茶具文化、茶与中华文化、名人与茶、茶事掌故、茶的传统、饮茶与健康等12部分,…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茶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演变、积淀而形成以儒佛道为基本内容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比如:以茶为聘,取忠贞不二之义;以茶祭祖,表慎终追远之意;以茶崇俭,砥砺人之品行;茶融三教,以尚和为核心。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茶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演变、积淀而形成以儒佛道为基本内容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比如:以茶为聘,取忠贞不二之义;以茶祭祖,表慎终追远之意;以茶崇俭,砥砺人之品行;茶融三教,以尚和为核心。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已风靡全世界。这不仅仅是因为饮茶有益健康,更因为品茶的过程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不同的茶给人以不同的体会,浅饮慢品,就像在咀嚼人生,品出一种惬意,悟出一番滋味。如果品茶时再配上一套好茶具,那更是锦上添花。中国仿生茶具给博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部权威科普资料,这是一本饮茶必备读本,这是一份了然于心的珍藏。"今古形殊义不差,古称荼苦今称茶"。国人种茶、制茶、饮茶、品茶不可不谓历史久远,盛用器具之繁多、泡饮技法之奇妙、礼仪习俗之隆重自不必言,单是"夜半客来茶当酒"就足见"茶为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部权威科普资料, 这是一本饮茶必备读本, 这是一份了然于心的珍藏. "今古形殊义不差,古称茶苦今称茶".国人种茶,制茶、饮茶、品茶不可不谓历史久远,盛用器具之繁多、泡饮技法之奇妙,礼仪习俗之隆重自不必言,单是"夜半客来茶当酒"就足见"茶为国饮"当之无愧,无怪乎古人常以茶换马,而茶路则通东瀛达中亚乃至西欧.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澳大利亚曾是全球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自20世纪中叶以来,茶已逐渐被葡萄酒和新兴的咖啡文化所取代。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更为碎片化的文化景观——优质全叶茶、绿茶、花茶、草本茶和珍珠奶茶各行其道,拥有各自特定的消费群体。本文以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为田野调查点,透过三个案例——即为顾客提供“中国茶道”的郊区茶馆,布里斯班佛光山佛寺举办的“茶禅”活动,以及一个“小壶泡法”的茶叶培训课程——追溯源自中国的饮茶实践如何被引入布里斯班,并应用社会学实践理论分析中国茶文化在当地日常生活中的位置及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指出珍珠奶茶已成为当地年轻人的重要饮品,甚至成为了主流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但被称为“茶艺”的较为精致的传统中国茶文化,以及将茶作为精神载体和修身养性的消费模式,则尚未在澳大利亚占据主流。  相似文献   

12.
张锦绣 《大观周刊》2011,(44):23-23
本文探讨了道家与茶的关系是“茶艺”;儒家与茶的关系是“茶礼”,佛教与茶的关系是“茶道”。揭示了道、懦、佛对茶文化共同的特点是:追求质朴、自然、清静、无私、平和。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发现利用茶叶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随着宗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茶与各宗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宗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宗教文化对茶叶的传播与发展以及茶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云 《东南传播》2012,(10):131-132
画道,即绘画的精神与思想。山水画是中国人的精神慰藉,更为精神解放的载体。不要一任追求物质享受,不要让繁华遮掩了人的心眼,要纯笃虚静才可见真悟,正是老子追寻的"致虚极,守静笃"的返朴归真的人生哲学。中国山水画是山水画家思想和精神的缩影;是人品人格的体现;是主观意识的发挥。中国画是我们民族特有的绘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道无为"、"物我两忘"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中国画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4.
朱雯 《大观周刊》2012,(43):40-40,45
在茶的故乡--中国,人们对茶叶的利用延续至今。从药用、食用到饮用,茶的利用方式在不断变化着,所用器皿也各不相同。考古学家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茶了,出土的陶缶被认定是最早的饮茶器具。到了西汉、魏晋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器具文化长足发展,茶艺便应运而生。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而此时的茶艺技术也在民间茶具和宫廷茶具中逐渐成熟。茶艺在元、明、清时代借助对外贸易由中国传向西亚,同时西方的逻辑学也走进了中国,把合理性美学融入中国茶艺。  相似文献   

15.
朱浩哲 《今传媒》2020,29(3):141-144
我国茶叶产大于销的矛盾日益突出,去库存成为当前茶叶产业市场的首要任务。培养公众饮茶意识成为促进茶叶消费的关键,以"全民饮茶日"为代表的茶事活动正是最好的途径,十年时间,虽有不少贡献但仍未能起到真正解决去库存的作用。为此,本文将从传播环境与5W模式中的三部分入手,探讨目前在"全民饮茶日"活动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并提出建议,使其真正起到向公众普及茶文化,培养饮茶意识,提升茶叶消费量,推动茶叶产业去库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古扇作为中国儒道文化与艺术思想的载体,是由器、物、道的思想所衍生出的艺术思想,并赋予了扇文化独特的精神品格。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从中国古代的器物观出发来探寻古扇在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实用功能到后来生发出的观念和审美形式特征,使扇子具备了更高的文化精神意义,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共同承载着扇文化的精神寄托与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由于宋代从帝王至士大夫均嗜茶,所以宋元诗文中关乎茶的作品众多,其中关于"分茶"一词的诠释,时贤均各有分解."分茶"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词语,围绕"分茶"问题,涉及茶学、文学和诠释词语之方法等诸多问题.本文以为,"分茶"是宋代茶文化的一个突出现象,它不但与其时的试茶、点茶、斗茶风习相关,更与宋代福建北苑研膏茶之特质关系甚密,将优质的茶品、精制的制茶工艺与出神入化的茶道技艺的完整组合,是宋人茶文化观念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分茶"风习流行的根本原因.而且对"分茶"问题的相关研究,也有益于对宋元诗文中其他茶诗、茶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编辑完《中国茶文化系列》丛书,像是对中国茶文化匆匆做了一番巡礼。掩卷之余,我似乎对茶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茶”对我来说,也显得更加亲切,“茶文化”这一术语,其形象也更立体化了。 编辑出版这套《中国茶文化系列》丛书之缘,乃在于中国茶文化那无比诱人的魅力。茶,  相似文献   

19.
谈茶说酒     
生活中不能没有酒,也不能没有茶。饮酒求醉,才有了难得糊涂的人生意境;饮茶求醒,才有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透彻洞明。中国是一个酒文化和茶文化都非常发达的国度。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一说仪狄造酒,传说大禹时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入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0月14日,由黑龙江省图书馆与大益集团联合举办的“纪念辛亥百年共叙茶文化的禅悟之美”读者活动在黑龙江省图书馆6楼多功能厅举行,现场高朋满座,茶香四溢。黑龙江大学中国文化研究学者、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崔德群老师,为现场读者精彩阐释了“禅乃东方生命之活力、精神之灵魂”的茶文化内涵。期间,穿插了古筝及魔术等小节目,推出了大益八式茶艺表演,现场诠释了中国茶道之美。活动持续了近3个小时,气氛舒缓、祥和。150余位茶文化爱好者在主讲嘉宾的引领下“茶悟人生”,共同体味了人生真味,感受了茶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