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今年建军节前夕,中国国防部网站发布“卖萌”征兵宣传片,军营版《小苹果》萌翻网友;党建网发布《穿军装的习近平》视频,用动漫形式展现习主席的军旅经历,引来网友热传。而此前,中国媒体曾发布习近平的动漫形象、李克强的漫画形象,官方制作的《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动漫短片也曾受到海内外关注。以动漫、漫画为代表的“萌宣传”已经成为中国官方开展政治传播的重要手法。  相似文献   

2.
领导人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人格化表达,是传播国家形象的有力武器。而漫画,是一种在国际上接受程度高、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是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信息载体。我国领导人的动漫形象相继涌现并形成潮流,深受民众喜爱,这样的"图像化"传播正成为国家形象健康传播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3.
邢静  阎延 《传媒》2016,(2):73-75
201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动漫形象作品不断在我国流行,改变了我国政治新闻以往保守和程式化的宣传模式,正在向平等和互动式的传播模式转变.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领导人漫画形象的发展史,证明了动漫新闻丰富了新闻传播的表现形式,优化了对外传播的途径,也更好地塑造了国家形象.最后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与动漫的深度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13,(39):14-14
10月14日,一个名为“复兴路上”的账号,在视频网站优酷网上发布了一段名为《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的视频,全长5分零2秒。视频中首次出现了中国领导人的卡通形象,用幽默平实的语言讲述中国官员选拔和考核制度,这段视频赢得了疯狂的点击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驻华机构通过在我国微博、微信等平台开设官方账号,有意识地对我国受众开展信息传播,宣传美国国家形象。本文从国际传播的角度,以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账号为例,分析美驻华机构对华新媒体传播策略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敏 《今传媒》2014,(5):21-22,27
新闻报道中的我国领导人,通常是以一副标准化的形象、程序化的语言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的。但传媒政治时代下,国家领导人的形象需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并借助媒体资源实现政治传播的多样性发展与双向性交流。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诞生的新一届领导团队的形象呈现更具人性化色彩,逐步形成实力政治为主导,形象政治同步蜕变的发展格局。近日互联网上热议的动漫视频《领导人是如何炼成的》,首次出现领导人卡通形象,这无疑是对我国国家领导人形象塑造的一个大突破。本文将以这部动漫视频为例,通过说服理论、符号象征、国家软实力等角度,对我国领导人卡通形象背后的传播变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举玺  高上 《传媒》2023,(2):65-68
媒体是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支点。本文基于对俄传播的必要性和意义,观察俄文杂志《中国》在俄罗斯社交媒体平台VK上开设的账号“中国”,分析其塑造中国形象的优势,从主题倾向、信息发布形式、受众反馈等方面研究其对俄传播现状以及对中国形象呈现特点,考察其对俄传播中国形象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媒介生态及传播模式的重构,短视频平台成为主流媒体及大众青睐的信息传受的重要渠道,短视频新闻中的乡村呈现对于助推乡村振兴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综合抖音、快手平台中优质官方政务及自媒体账号进行研究,发现属性不同的账号发布的短视频新闻中的乡村形象存在着差异性和互补性,它们共同建构呈现了中国乡村。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8月18日腾讯微信公众账号正式上线,随即,传统媒体纷纷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开始了对这一新媒体的尝试与探索。都市报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是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合较好的一类纸媒,其用户具有明显的"圈子"特征,这与微信的基于现实人际关系建立的"强关系网络"和点对点人际交流平台的初衷不谋而合。因此,都市报微信公共账号的实践在新媒体实践中具有典型性。2013年十大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微信公共账号出炉,《钱江晚报》《扬子晚报》《掌上青岛》《潇湘晨报》《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华商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自2015年来,我国重大外交事件较为集中,包括习近平访美、G20杭州峰会等。这一系列影响力较大的事件为我国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宣传契机。在国际舞台上塑造中国形象、彰显国家实力,合理布局海外社交媒体变得日趋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第一夫人"彭丽媛一年多的时间内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推特英文主账号上的报道为例,归纳出我国媒体在报道领导人上进行的有益尝试与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政治领域公众人物形象对外报道的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闻联播》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要的电视新闻栏目,是广大受众观看时政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新闻的首选视听“窗口”。作为官方的新闻发布渠道,《新闻联播》始终保持着严肃、官方、权威的媒介形象,但在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渠道优势日益弱化,传播效果也受到影响。在媒体加速融合的趋势下,《新闻联播》积极优化节目样态,通过转变话语方式推动传播创新,成为主流媒体新闻节目探索转型发展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对建党百年当天的"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官方微博账号发布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媒介事件理论的社交媒体时代适用性.通过对发布内容的情感动员策略分析,发现诉诸情绪感染和诉诸身份认同的情感动员策略更能激发网民的关注,对调动网民情感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传播社会共识性价值,实现社...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6,(10):16-20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与国外学术界对于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研究的成果,研究发现国内对领导人形象的主流研究是经由媒介文本的内容分析对领导人形象进行分析,主要关注的是国内外媒体对国家领导人形象报道特征和新闻框架,对国家领导人有倾向性的的个性形象建构。比较而言,而国外相关文献结合多学科理论基础,注重政治领导人形象测量的指标体系建构、传播效果和对公众认知的影响机制研究,而目前国内领导人形象传播研究存在研究视角单一和研究方法滞后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从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人的漫画形象到群众路线系列动漫短片,再到廉政微动漫《尺·度》在江苏电视台和各大网站的热播,政治传播在亲民的同时变得更加轻松和可视化.类似《尺·度》这样的廉政动漫短片数量还有很多,其创作单位既有中央部门也有基层乡镇.通过动漫卡通视频以及公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将严肃的政治文本表现得鲜活起来,既简洁质朴,又明白晓畅.新媒体时代,以动漫艺术来表达党和政府的政治内容,体现出中国政治传播者的理念突破和技术突破,凸显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开放、包容和自信.  相似文献   

15.
余婷  徐宇辰 《新闻世界》2013,(12):133-136
现代社会媒介网络高度密集,新媒体快速发展,公众政治参与度提高,这些都对新一届领导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分析归纳了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客观性策略",试以另一种方式解读美国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特点,这既是检验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也为新一届领导人形象塑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9月21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政治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主办、《同际新闻界》等协办的首届"政治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国内首次大型的政治传播研究专题学术论坛。在主题发言部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陈生洛作了题为《国际关系学视域的国家形象研究》的发言,从国际关系学的视角对中美两国有关形象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几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如《龙与鹰——中美关系的过去与现在》、《美丽的帝国主义》、《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以B站官方认证账号及视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视频发布数据、推广效果数据及内容特征,划分账号活跃度,计算账号的传播指数,揭示图书馆网络视频服务的现状,提出从区域协同发展、爆款视频制作、发展中账号运营三个方面改善图书馆视频运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徐宁 《传媒》2021,(8):71-73
新闻漫画在传统媒体报道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既具有视觉艺术的美感,又具有时事评论的功能,是一种深受读者喜爱和认可的"可视化"新闻评论形式.《新华日报》开设了《漫说快评》专栏,以"漫画+简评"的形式创新发声,内容紧贴社会热点,主动设置评论议题,引领社会思考,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文明正能量.本文拟结合《新华日报·漫说快评》专栏报道实例,分析漫画传播与时事评论相结合的报道特点和效果,探索融媒体报道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政治人物尤其是国家领导人的公共形象是民主社会重要的符号语言.本文从界定政治人物公共形象的内涵入手,对十八大后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媒介符号传播特征进行解读,并结合国外相关案例进行比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治人物公共形象塑造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0.
王敏 《视听界》2014,(2):58-61
新闻报道中的国家领导人,:通常是以标准化的形象、程序化的语言呈现在大众视野中的。这样的形象和语言呈现固然有其传播优势与必要性,但也会遮蔽领导人的个性与态度。如今,国家领导人形象需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借助媒体资源实现政治传播的多样性发展与双向性交流。本文从说服理论、符号象征等角度,对领导人卡通形象背后的传播变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