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苏联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共创作了九首钢琴奏鸣曲,其中《第七钢琴奏鸣曲》是最杰出的一首,1943年获斯大林奖。本文将通过分析《第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探讨普罗科菲耶夫后期作品的革新手法。  相似文献   

2.
作为二十世纪经典作曲家之一的普罗科菲耶夫,一生共创作了九首钢琴奏鸣曲,其中《第七钢琴奏鸣曲》被认为是最杰出的一首。该作品以二次大战为创作背景,用普氏个性化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言,真实深刻地再现了残酷的战争场面,集中地反映了战争中人们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主题突出,创作手法个性鲜明,堪称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的经典。本文通过阐述《第七钢琴奏鸣曲》的主要创作特点,为教学和演奏以及欣赏该作品的人们提供了能够更好更深入的理解该作品可靠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0p.82)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个性风格,也充分展示了作曲家处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民族性情怀。通过从整体到局部分别对《第六钢琴奏鸣曲》曲式结构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普罗科菲耶夫在曲式方面对传统结构思维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是20世纪俄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一生写有百余首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音乐风格独特新颖,其中九首钢琴奏鸣曲是他钢琴曲中最具代表性、最优秀的作品,贯穿他整个创作生涯,体现出他创作风格变迁的轨迹。《第四钢琴奏鸣曲》创作于早期,属于作曲家对新的现代技法和风格进行探索的一个时期,体现出明显的多元风格——既融合了古典传统,又有富于个性的创造。本文通过对《第四钢琴奏鸣曲》音乐本体、音乐风格特征的分析,试图探讨与诠释普罗科菲耶夫《第四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及演奏要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技法的研究分析,反映出作曲家在钢琴奏鸣曲的早期创作中继承古典传统,探索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章通过对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三个乐章的曲式结构、和声布局以及写作技法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对本曲艺术成就、创作特征以及其人内涵进行探索和研究,试图从人性关怀的角度揭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过程中的心灵历程及其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贝多芬《热情》钢琴奏鸣曲的诞生谈起,结合《热情》创作的特定时代来分析该怍品,从和声结构、织体、曲式、调式调性上来挖掘其内涵,层层剖析,指出作品的深刻意义,从而揭示出《热情》钢琴奏鸣曲的情感与理念。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指导演奏为目的,在对普罗科菲耶夫“战争奏鸣曲”之一的^bB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创作背景等作简单介绍后,对第二(幔板)乐章从曲式结构、织体、和声、复调等创作技法特征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一些演奏建议,并就此曲抒情性、民族性等音乐风格方面作了探讨与概括,以助于演奏者对其音乐的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9.
胡健 《惠州学院学报》2008,28(2):123-125
文章以指导演奏为目的,在对普罗科菲耶夫“战争奏鸣曲”之一的〓〖DD(-*5/6〗b〖〗〓〖DD)〗〖KG-*3〗B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创作背景等作简单介绍后,对第二(慢板)乐章从曲式结构、织体、和声、复调等创作技法特征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一些演奏建议,并就此曲抒情性、民族性等音乐风格方面作了探讨与概括,以助于演奏者对其音乐的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0.
《魔鬼的诱惑》是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小品的其中一首,从创作技法的角度而言,有对传统创作的沿袭,也有自我勇敢的创新,形成普罗科菲耶夫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本文通过其这一首《魔鬼的诱惑》的研究,从曲式,和声,复调,调性,节奏等方面,旨在揭示普罗科菲耶夫在其这首《魔鬼的诱惑》中所应用的创作技法,从而对我们以后的创作能做出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d小调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是一部代表性的钢琴室内乐杰作.作品中运用了传统结构及变化思维,结合现代特征的高叠和弦、非三度和弦、变音和弦等和声技法运用,融入了"半音音阶"以及教会"调式和声"素材,不仅发掘出钢琴乐器的丰富音响与变化色彩,还强化了钢琴在室内乐作品中的形象性、具象性特点,推动钢琴在"室内乐"中扮演着多样性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第二钢琴奏鸣曲为例,对普罗科菲耶夫钢琴作品在节奏和旋律方面的创作特点进行理论剖析,期望能够为演奏者及教师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是一首独立的钢琴小品,独立的钢琴小品在大作曲家的作品里是很少见的。现在我们经常弹奏的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和舒曼的《梦幻曲》等,实际上都不是独立的钢琴小品,而是作曲家钢琴奏鸣曲或钢琴套曲中的一个部分。如《土耳其进行曲》它是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梦幻曲》是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等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末乐章的曲式结构等创作技法进行研究分析,体现出作曲家在早期创作时期突破古典创作路线的尝试,初步形成个人创作风格特点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古典时期作曲家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在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莫扎特对先辈和声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力图通过对莫扎特奏鸣曲中的和声技法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其音乐发展的脉络,进而揭示其创作风格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金顺福 《林区教学》2014,(10):111-112
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这首作品在美国刚开始受到了冷遇,但是第二年4月在巴黎演出成功,其也是普罗科菲耶夫五首协奏曲作品中最受欢迎的钢琴协奏曲。《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在曲式分析、音乐结构、演奏技巧上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非常有个性的创作手法,是非常新颖而活跃的作品,给演奏者带来了很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技术上对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演奏要求。  相似文献   

17.
普罗科菲耶夫以托卡塔式幽默感政府了众多听众,其音乐中独有创新精神,代表了时代发展潮流。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手法也受到关注,本文以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为出发点,探究其独特的抒情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五钢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等创作技法进行研究分析,探寻作曲家从充满探索的青年创作时期向最成熟的晚年创作时期过渡的独特风格。其创新性的创作手法对音乐创作将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斯克里亚宾的十首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并将他的十首钢琴奏鸣曲分为代表其创作风格的三个阶段,对三个创作阶段的钢琴奏鸣曲中的和声语言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作于1886年,是小提琴音乐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音乐突}lJ体现了三度音程对旋律发展、调性布局、和声序进、色彩装饰等方面的核心母体控制作用,透视出弗兰克对20世纪集合音乐理论探索的前沿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