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出版业发展趋势与编辑出版人才的新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队伍的规模决定着新闻出版的生产能力和产业规模。新闻出版人才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出版物的质量,人才兴则行业旺,人才衰则行业败。  相似文献   

2.
<正>CNNIC与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6.12亿,占网民整体的73.9%,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90亿。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视听媒体发展的主阵地。作为主流媒体,2018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成立。新成立的总台整合中  相似文献   

3.
数字阅读已成为用户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宅经济"的推动下,数字阅读产业迎来了发展的良机.本文从产业规模、资本投入、IP内容开发以及科技赋能等方面分析数字阅读产业的发展现状,基于价值链中的内容、渠道和用户三个主要构成要素探讨数字阅读产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丰富以IP资源为中心的内容生态;优化数字阅读产业商业模式;加强用户连接,促进数字阅读产业价值传递等策略,以此通过系统性路径构建不断推动数字阅读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视频网站版权付费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辉 《中国出版》2012,(3):40-42
中国视频网站在2007~2010年行业高速发展之后,2011年进入平稳的行业成熟期。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01亿,用户使用率为62.1%,年用户增长率为5.9%[1]。虽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08,(11):52-52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体制创新、网络整合和增值业务的开展。体制创新和网络整合将有效推进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的扩大,提升网络的规模化运行效率;增值业务的不断发展将使数字电视ARPU值逐步得以提升。抓住这三方面内容的发展从而促进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和ARPU值增长,是推动中国数字电视行业收入和规模提升的关键。其中,数字电视产业将与3G移动通信、新一代互联网共同成为二十一世纪信息产业的支柱。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中国互联网网民已突破了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也已超过了3.2亿。庞大用户规模造就了日益庞大的市场,中国新媒体市场各细分领域都在不同程度地增长。从第三季度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移动互联网总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54.6%,  相似文献   

7.
陈含章 《出版参考》2007,(6X):28-28
中国互联网游戏出版产业在经历了收获的喜悦和转型的痛苦并存的状况之后,开始朝着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快速和有序的方向发展,产业规模、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行业活力盎然。2005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0794亿,其中互联网游戏用户达到2634万;2006年中国互联网游戏用户数达到3112万,比2005年增加18.5%。  相似文献   

8.
中国互联网游戏出版产业在经历了收获的喜悦和转型的痛苦并存的状况之后,开始朝着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快速和有序的方向发展,产业规模、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行业活力盎然.2005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0794亿,其中互联网游戏用户达到2634万;2006年中国互联网游戏用户数达到3112万,比2005年增加18.5%.同时,2006年中国互联网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5.4亿元,比2005年增长73.5%.不可否认,中国互联网游戏产业已成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创意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作为元宇宙核心组成要素的虚拟数字人是技术集合体,得益于多项基础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数字人及其产业进入加速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大量企业涌入。虚拟数字人及其发展主要受技术、用户、参与企业、政策与资本等关键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游戏、品牌营销、传媒业等场景应用较多,尤其是虚拟主播在媒体融合转型中起着重要作用。虚拟数字人的真正未来取决于元宇宙的发展,随着元宇宙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虚拟数字人产业会扩大用户群体和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10.
从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问世到信息化程度较为发达的今天,互联网产业已经走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2.1%,手机上网用户达4.2亿,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络的发达带来了  相似文献   

11.
这十年,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转型的阶段。收入构成、内容服务、用户构成等发生深刻变革,产业规模跨越式增长,传统听众观众转化为视听全媒体用户、消费者与生产者。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不断改革、创新。制播分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内容产业提质增效,国有广电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做优做强,民营主体、网络平台充满活力,媒体融合发展、三网融合、“全国一网”整合、智慧广电战略有力拓展视听产业跨界发展之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形态得到重塑,大视听产业生态初步形成。融合新业态势如破竹,成为增长驱动,消费新模式层出不穷,视听媒介内涵不断延展、边界不断突破。大视听产业格局初见规模,融入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由思维惯性和缺乏理论指导所形成的认识上的模糊性与笼统性对传媒产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所有影响制造业的因素中,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开发能力是判断一个国家传媒产业实力的重要指标。传媒流通业发展水平决定传媒相关商品流通效率,也决定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传媒产业的竞争力。传媒产业规模越大,社会化服务潜在需求越大;市场竞争越激烈,传媒服务业发展越迅速,更有利于破除小而全、大而全、自成体系的传统格局。  相似文献   

13.
产业动态     
电子信息产业 成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副司长陈伟日前指出,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并成为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陈伟说,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折合2200亿~2300亿美元。而同期日本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只有1900亿美元。从规模上讲,我国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已超过日本,仅排在美国之后。目前,我国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2.4亿户,名列世界第一;互联网上网用户数居世界第三;D V D 产量也排在世界前茅。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显示器制造基地,彩电包括高端数字电视增长达30%…  相似文献   

14.
孔庆梅 《出版参考》2013,(16):21+23
数字出版产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产值屡创新高,市场规模、用户规模逐年壮大,新技术、新产品、新终端不断涌现,整个产业正处于急剧上升期。但是作为新闻出版业的主力军——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方面却建树不多,步履蹒跚。对商业模式不识、认知不够、探索不足,甚至是存在认识误区,这是影响传统出版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中国互联网网民已突破了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也已超过了3.2亿.庞大用户规模造就了日益庞大的市场,中国新媒体市场各细分领域都在不同程度地增长.从第三季度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移动互联网总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54.6%,环比增长38.9%,而手机广告市场同比增长超过了260%.  相似文献   

16.
规模……     
在经济学中,规模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相应的规模决定相应的影响力.对于今天的出版产业来说,如何判定一个出版社在产业中的地位,规模无疑是重要的指标之一. <出版经济>杂志截取了最近三年的出版社的造货码洋进行排名并分析,最终决定以"亿元"划线,对我国出版社的规模进行相应的比对,试图通过这些比对,了解中国出版社的基本规模状况.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产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产值屡创新高,市场规模、用户规模逐年壮大,新技术、新产品、新终端不断涌现,整个产业正处于急剧上升期.但是作为新闻出版业的主力军——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方面却建树不多,步履蹒跚.对商业模式不识、认知不够、探索不足,甚至是存在认识误区,这是影响传统出版单位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以网络与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现代 信息技术开始在传统出版业应用,并由此引发了网络出版产业的萌生与发展。产业规模是衡量一个新兴产业成熟度的核心指标。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开放电子图书论坛OEB(Open Ebook Forum)的产业分析模式,评价网络出版产业的发展主要看两个指标:市场规模和eBook品种。考量这两个指标,2004年,中国网络出版产业实现了“两大量变”:一是eBook品种超过14万;二是数字图书馆用户已超过1000家。 一、两大量变 2004 年,eBook 品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2003年底的54 000种增长到140 925种,2004年新增…  相似文献   

19.
葛娟 《中国出版》2012,(4):54-57
文学阅读从纸本阅读发展到手机阅读不仅是阅读载体及阅读方式的改变,实际上是文学形态在信息化时代产生重大变革的外在呈现。从出版产业发展来说,伴随手机阅读用户的迅速增长,手机出版已形成规模性的产业结构和效益。由移动通信运营商为主导建立的手机出版产业链,对整个手机出版的产业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正在引起整个数字出版业的产业格局调整。  相似文献   

20.
市县广电系统要谋求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结合实际,广开渠道,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思路。一、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用户 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市县广电系统要多方筹措资金,改造、完善广播电视网络,按照产业的规模扩大用户,巩固和抢占阵地,缩小城乡差别,实现“村村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