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唯心史观为理论基础,通过否定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手段,侵袭和攻击“四史”。唯物史观是“四史”教育的立论基础与实践意旨,也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赖以生存和建基的唯心史观之根本有效武器。在新时代,我们要通过“四史”教育大力弘扬唯物史观,不断推进“四史”教育的话语体系和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四史”教育机制,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运用唯物史观,坚守历史本真,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股歪曲历史、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极为有害的政治思潮。为了建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做好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工作,要从理论维度、制度维度、历史维度、价值维度四个层面着手,大力批驳和反制历史虚无主义,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客观性,实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抵制思想界重新泛起,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无疑会成为最有价值的思想遗产。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源头上揭露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本质,集中批判了作为历史虚无主义经济根源的资本逻辑,并指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从根本上终结历史虚无主义,实现人的最终解放。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清醒剂”,可以在对历史的审视中发现破解问题的“答案”。新时期开展卓有成效的“四史”教育,既可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又能显著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意识。文章在认识和理解“四史”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红色文化与“四史”教育融合的要求及瓶颈,在课堂维度、网络维度、实践维度探讨红色文化与“四史”课程教学、网络活动、教育实践相融合的现实路径,意在通过红色文化与“四史”教育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受到多种错误思潮的青睐.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成为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工具和帮手.这不仅是因为历史虚无主义满足了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需求,而且因为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具有相通性,在阶级属性、哲学基础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同一性.因此,批判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必须鲜明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虚无主义近年来重新泛起,并呈现出形式日益隐蔽多样、危害日趋严重之势,严重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驳历史虚无主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维度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理论维度上,剖析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实质、政治本质和价值特质;历史维度上,厘清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脉络;现实维度上,指明了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整体策略。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对于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强化意识形态安全、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股反党、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对青年大学生造成了严重影响。它挑战主流意识形态,虚无革命历史事件,抹黑革命历史人物,动摇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削弱大学生文化自信,歪曲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元、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不足、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历史观的不成熟。为此,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以法治手段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深化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发挥,加强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增强大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四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教科书。“四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之产生有三重根源:实践根源、理论根源和精神根源;表现样态有三个向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价值实现要遵循三个维度:以史育人、创新育人、高效育人。  相似文献   

9.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否定我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鹄的之谬论,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加以批判和引领。近年来,学术界研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特点的著述较多,归纳历史虚无主义宏观危害性的成果也颇丰。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哲学地位和内容边界及其与哲学虚无主义的关系,关于历史虚无主义对于社会各阶层的微观影响,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历史观消极影响的特点、规模、深度等方面的质性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用新的方法从不同维度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精细化理论研究和广角度实践探索,已成为相关研究的一种新需要、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侵蚀人们的价值观,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意图达到其不为人知的政治目的。面对这一思潮的滥觞,从明、破、立三重维度出发,明确历史虚无主义在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载体三个方面的演变历程,破溃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观防火墙,加强网络监管的抵御理路。  相似文献   

11.
当前,伴随对外交流的全方位加深和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兴起,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重新泛滥。它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以“范式转换”为由,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和社会主义道路等持质疑和否定的态度,干扰了大学生积极人生观的形成,动摇了大学生道路自信,影响到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当下形势,剖析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消解及其背后的原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引领,深化唯物史观教育和“四史”教育,加强网络平台监管和意识形态法制建设,提高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大学生政治鉴别力,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12.
我党百年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安身立命的根本。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必须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来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理论维度看,要增强大学生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在学懂、弄通、应用上下功夫;从历史维度看,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培养历史思维,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学好“四史”;从实践维度看,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把握国情的重要意义,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正确认识中国最大的国情和我国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13.
沈茹 《天中学刊》2023,(1):149-15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明辨是非的洞察力和免疫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在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两者契合相通。高校应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有效利用线上平台资源,推动“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4.
“四史”教育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四史”教育融入高校纲要课教学过程,将为“四个选择”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实践指导。准确把握“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四个选择”教学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价值维度、理论维度以及实践维度,是加强高校“四史”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披着学术理论外衣来研究历史,捏造事实、解构历史、抽离文化的伪科学。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非但没有消停,更没有绝迹,而且发生了更加“软性”的转向,在政治立场上呈现出了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在话语叙事上更加地柔性化,在虚无手法上展现了隐形化、软性化的特征。在新时代,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有必要从哲学角度去揭示历史虚无主义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实质,揭秘新时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当代特征。必须要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加强青年群体的“四史”教育,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强化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保护和传承好中华优秀文化尤其是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打好这场无硝烟的政治战争。  相似文献   

16.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实现“两个巩固”目标任务的内在要求。当前,历史虚无主义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于学术研究、文艺创作和网络空间之中。作为一种错误政治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以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核心诉求,其蔓延泛滥必然会肢解历史认知、瓦解民族精神、消解文化自信,进而威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然而,现阶段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短期内不会改变,社会民众担忧改革、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倾向难以根除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持续的意识形态渗透,决定了在同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时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力。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把唯物史观作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指针,坚持以阶级分析法直击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实质,并以科学严谨的治史态度给予历史虚无主义最有力的反击。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避免和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干扰和破坏,迫切需要人们深刻把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并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抵御:一是在网络空间里,强化高校自媒体管控,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挤压错误社会思潮生存空间,抢占自媒体高地;二是在理论课堂上,站稳高校课堂阵地,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力批驳错误社会思潮基本主张,树立正确历史观;三是在社会实践中,重视实践育人,坚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厚植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有着极端重要性,“四史”教育是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有力抓手,对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把握“四史”教育的内在逻辑,深刻认识“四史”教育所蕴含的历史伟力,有效发挥“四史”教育对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是做好“四史”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坚持总揽全局、靶向症结是系统精准地在每一环节驳倒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所在.历史虚无主义“靶向批判”体系的建构具有理论解蔽、过程看护、力量支撑、物质固本四重维度,旨在打造以“零容忍”为目标的批判“全生命周期”管理格局.从理论解蔽维度看,坚持用唯物史观把牢批判这一倒置性幻象思维的“定盘星”;从过程看护维度看,坚持用互联网思维...  相似文献   

20.
当今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意识容易产生混乱,而且国家意识形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错误社会思潮的冲击。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势,要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引导功能,更要发挥好反面批判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渊源上具有批判的性质,在现实需要的层面应该发挥批判功能,着眼未来更需要在批判错误思潮中取得学科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地位,并最终教育群众掌握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思想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