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材分析】《平移和旋转》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1~42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通过探究,让学生发现和体会: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或一条线的平移过程。【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平移和旋转》。【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确定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距离,并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实用语文第三册第7课《萝卜青菜》。【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看图片使学生认识生活中每天会吃的萝卜、青菜、白菜。2.情感目标:引导他们要多吃蔬菜,做个不挑食、不偏食的好孩子。3.能力目标:能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认知、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锻炼学生精细动作。【教学过程】一、游戏铺垫,组织教学1.木头人游戏:一二三,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看看谁是木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上步掷垒球(辅助游戏:打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上步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动作基本正确。2.通过游戏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积极参与个人评价及互相评价的过程。【教具准备】垒球10个,篮球4个,沙包学生每人自备一个。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蕴涵新知 反口令游戏: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相反的动作。例如,教师说:坐下。学生的动作是:起立。  相似文献   

5.
【课题】《快乐的童年》【教材内容分析】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仔细聆听钢琴独奏曲《跳绳》,让学生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欣赏《陀螺》和《竹马游戏》,让学生感受活泼的音乐、丰富的游戏和快乐的歌舞组成快乐的童年三部曲,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的童年时光。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3、34页。【教学过程】一、猜量游戏,激趣导入师:大家肯定看到桌上的花生米了,今天我们来玩“抓花生米”的游戏,猜猜你一把能抓多少?【设计意图: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分析,爱玩是儿童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在本课教学中,通过有趣的游戏——抓花生米引入,让学生猜猜“自己一把能抓多少”,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探究热情,试图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尽可能以最大限度地延长他们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意注意时间。】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学生在用手“表演”的各种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想像力,锻炼手指的灵活性。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演、音乐、绘画等),认识手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教学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日常生活物品,绘画纸,投影仪,磁带,彩笔等。【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板块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活动板块三、四;第三课时完成活动板块五、六。【教学流程】[活动一]猜一猜1.师做生猜。教师在投影仪下做手的动物灯影游戏,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动物,并让学生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或有特点的动作。2.生做生猜。自己选择小伙伴,比划手指,做出手影游戏,让其…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教学过程】一、趣味抢答,引出学习主题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看,谁来到了我们中间?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和简约性。2.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3.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时间:2012年3月22日教学场合:第八届教育家论坛(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教学对象:常州市实验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了解平移、旋转的特征,并能正确区分物体的运动方式。2.了解平移的本质特征,并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初步学会画平移后的图形。  相似文献   

11.
【教材简析】本次教学为苏教版小语教材第4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活动。教材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文字材料,提出交际内容及要求;其二,三幅插图:跳橡皮筋、跳绳及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场景。【教学理念】创设具体、生动的交际情境,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让学生在感兴趣、欢乐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会询问。【课前准备】1.制作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备游戏所用道具。【教学流程】一、课件播放,激发兴趣上课伊始,多媒…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确定的数、不确定的数、运算定律及数量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初步感觉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相似文献   

13.
【愉快教学片断一】导入新课教师微笑着告诉学生,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说一个数,谁能马上答出一个数与它相乘积为1,谁就是聪明的学生。(允许抢答)然后依次说出:1、1/4、0.5、1 1/2、0,并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相似文献   

14.
【教学背景】“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空间和图形”部分,这是一个新增加的内容。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形式。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对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的过程的感悟。平移和旋转,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经历过,也有切实的感觉,比如在游乐场中玩各种游乐项目,坐升降电梯等,只是并不明了这两个专门术语。但在教学时,学生对于平移、旋转、摆动等现象却经常混淆不清,对于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后的格子数,学生容易对移动几格造成错觉,会错误地把移动几格理解成两个物体中间的间隔。在教学这两种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教学背景】“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空间和图形”部分,这是一个新增加的内容。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形式。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对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的过程的感悟。平移和旋转,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经历过,也有切实的感觉,比如在游乐场中玩各种游乐项目,坐升降电梯等,只是并不明了这两个专门术语。但在教学时,学生对于平移、旋转、摆动等现象却经常混淆不清,对于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后的格子数,学生容易对移动几格造成错觉,会错误地把移动几格理解成两个物体中间的间隔。在教学这两种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9~52页. [教学内容分析] 旋转与平移是在生活中出现得比较多的一种几何现象.《数学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一些结论性的语句.因此,教学的时候要紧密联系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让学生去感知这些现象,从而获得对这些现象的直观了解.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定位 (一)教材分析 《平移》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学习这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平移和旋转分两个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有两个教学内容:(1)平移的概念;(2)平移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场景:片断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师:我们家乡宜兴的变化真快,星期天丁老师去了森林公园,里面增添了许多娱乐设施,老师为你们拍摄了一些镜头,我们来看。(]示课件)游乐园有什么好玩的呢?(缆车、旋转木马、青蛙跳、摩天轮海盗船)瞧,它们都在运动。我们用手势来表示他们是怎样运动的?(学生依次用手势表示他们的运动,课件依次]示)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给他们分类吗?小组内说一说。(把缆车和青蛙跳的运动分为一类,把摩天轮和旋转木马、海盗船的运动分为一类)片断二: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平移或旋…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有了一些简单图形旋转得到的精美图案的生活经验,也学习了轴对称、平移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对旋转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图形变换思想,这些知识、经验、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  相似文献   

20.
【案例内容】新课标苏教版第四册《比较大小》想想做做第五题【教学实录】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估一估、猜一猜的游戏。(课件出示:第5题,三杯黄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