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术课程资源的寻找与利用,能够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对美术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从校内美术课程资源和校外美术课程资源两方面来对高中美术课程资源的寻找与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美术课程资源的寻找与利用,能够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对美术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从校内美术课程资源和校外美术课程资源两方面来对高中美术课程资源的寻找与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课程资源是学生美术学习、鉴赏、创造的重要媒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开发并应用课程资源。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地域性课程资源、民间性课程资源以及网络化课程资源。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美术学习、乐于美术学习,更善于美术学习。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应用,能让学生的美术学习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苗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将苗绣融入小学美术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苗绣的传承与保护,还能扩充与完善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美术教师要积极开发苗绣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稳步推进美术教育改革,将苗绣分学段融入课程;立足课外实践,设立苗绣社团;整合校内外学习资源,丰富学习载体。这些都是将苗绣融入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有益探索,有助于实现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传承苗绣文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王婕 《文科爱好者》2023,(4):232-234
在以往的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思路的引导下,美术资源的运用往往局限于课堂内部,缺少生活化拓展,影响了幼儿艺术创作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本土资源是幼儿创意美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素材,将本土资源应用于美术活动,能够丰富创意美术活动的形式、内容,有效促进幼儿创意美术活动质量提升。在开发与运用本土资源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本土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在解读本土资源的过程中拓展创意美术形式、丰富创意美术课程内涵,在课程评价中也要充分关注本土资源的特征,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梦华 《文教资料》2010,(25):125-126
在美术教学中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较为丰富,因此教师应积极研究、开发和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农村中学美术教师要正确认识美术课程资源,在加强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校内外的各类课程资源,以切实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19):151-152
初中美术课程这门课程在于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乡土资源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一大来源,乡土资源和初中美术教学相结合十分必要,可以让美术在教学中的根本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巧妙利用是初中美术教学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初中美术课程总目标的必然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从广度上不断延伸,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形式多样的乡土资源成为初中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由于国家美术教科书并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合全国各地学生对艺术的欣赏需求,开发与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乡土资源服务于初中美术教学,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实施美术课程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便是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大力开发各种乡土特色资源来辅助美术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美术素养,进而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数字时代”美术教学的需要。常熟市在多年小学美术手艺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手艺课程数字资源的建设。在实践过程中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组建课程资源建设团队,多元主体交流融合形成课程资源建设共同体;课程资源建设基于儿童视角,着眼于发展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数字时代纸质课程资源与数字资源整合,实现知识呈现的立体化,最大程度地满足美术手艺课程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地方文化资源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是大家常见的艺术形式;作为地方别具特色的资源之一,也是现代教育领域具有开发潜力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有利于提升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完善连云港市美术教学体系,培养个性化人才。打造乡土美术课程,要以发现的眼光设计美术校本课程,要运用表现的形式开发美术校本课程,要与校园生活结合丰富校本课程,要运用生态游方式实践美术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2.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资源为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增添了学习范畴,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将学生熟悉的地方资源引进到美术课程教育教学。文章从地方美术资源发掘的实际方面作进一步探究,选取地方特色的美术资源,以期让学生、教师和学校对本地的美术资源和文化形成全新的认识,并主动参与到地方美术资源的传承中。  相似文献   

13.
合理利用校外美术课程资源能够提高美术教育教学成果,因而如何更加高效地开发校外美术课程资源便成了业内人士的研究热点之一。有鉴于此,本文围绕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措施进行相关分析,首先指出了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讨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明确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目标,筛选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内容,丰富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开发途径,丰富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以期为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小波 《文教资料》2011,(7):102-103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而且是美术教学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高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一直是广大教师所思考的问题。诚然,在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人的要素总是发挥着主导和关键性作用。因此,在进行高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必须把对人的重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体现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15.
课程资源是一切有助于学科课程教学的资源,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体现学校和区域特色的重要教学资源.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将课程资源视野进一步拓展放宽.本文就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进行探究,提出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生活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开展...  相似文献   

16.
闽西北山区地方美术教学资源丰富,怎样转变教育观念,多角度、全方位、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是改革闽西北山区的美术教育现状的有效途径。对闽西北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分析,并且研究从自然景观、民间美术、古民居建筑等物质形态的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从如何更加完善教育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目前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美术教学如何发展丰富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美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新的课题。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与美术有关的知识的同时,把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是教师们经常提倡的一种做法,这样可以扩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区域范围。要做到这点,就要要求教师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其中利用课外美术资源是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目前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美术教学如何发展丰富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美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新的课题。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与美术有关的知识的同时,把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是教师们经常提倡的一种做法,这样可以扩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区域范围。要做到这点,就--求教师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其中利用课外美术资源是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课程资源是在新一轮国家基础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按空间分类,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其中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等。因为我国贫困地区大部分在偏远农村,校内课程资源不能和富裕地区相比,校外也不会有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等以供利用,所以为了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只能在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上下工夫了。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画家和美术工作者,而是使他们成为懂美、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到目标为止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通过加强校本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对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学校本美术课程资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对校本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校本美术课程资源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