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与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分别探讨和设计了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家及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团队生产理论,把风险企业家的过度自信和风险投资家的监督努力两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建立了符合风险投资实际运作情况的契约模型.证明了风险投资家存在一个最优监督分配比例,进一步分析了过度自信和监督努力这两个因素对风险投资参与者行为策略及代理成本的影响.理论研究分析表明,风险企业家的过度自信行为和风险投资家的监督努力均有助于刺激风险企业家提高其努力水平以及降低风险投资家的代理成本,从而增加风险投资家的投资期望收入.研究结果为风险投资家设计合理的激励契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有鸿  费威 《科技与管理》2010,12(1):128-133
针对风险投资中存在的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以及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引入相对业绩比较,构造数学模型对影响努力水平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两维度相对业绩比较,讨论了风险投资家如何通过报酬设计,减轻他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表明相对业绩比较有利于解决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为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投资契约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创业资本在不对称信息下博弈的委托代理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分析了创业资本中三方当事人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和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即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博弈关系。提出在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风险投资家应承担无限责任,并应建立信誉机制;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应签订可转换优先股的契约,以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5.
针对风险投资家可能出现的代理风险,简要地阐述了防范风险投资家代理风险的各种方法以及对风险投资家的筛选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新立  陈辉 《软科学》2008,22(4):24-27
运用博弈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债权的风险投资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根据风险投资家提供股权-债权与风险企业家提供股权融资的假设条件构造了一个基本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推广。结果表明,风险企业家的投资不仅有融资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改变风险投资家的投资信念,使之对项目前景更乐观;扩展模型比基本博弈模型更能改善风险企业家的投资行为,使之投入更多资金和给予风险投资家更高激励;此外,扩展模型更能消除股权-债权投资比例的相互替代性。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现状,借鉴国外经验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达成契约的博弈过程,对双方形成的激励约束机制给出理论上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监控与激励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建立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行为策略的动态博弈模型,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机制、风险投资家监控机制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从风险企业家角度,监控机制与激励合同具有互补性;从风险投资家角度,监控机制与激励合同具有替代性的研究结论。论文还结合参数分析,对影响最优激励强度与综合监控强度的变动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涉及投资者、风险投资家、风险企业家三个主体,解决好三者之间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就成为风险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风险投资中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不对称信息环境下的道德风险和激励问题的几种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能力的高低对风险企业的经营成功与否和事后收益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风险投资家的逆向选择.本文借鉴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信息甄别模型,以企业家保留的剩余索取权为信号.从最大化风险投资家的期望效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风险投资家针对不同能力的企业家采用的分离均衡式契约安排,从而可以解决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敏利  党兴华 《科研管理》2014,35(10):69-76
本文采用文献整理和合作访谈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有效的测度量表,发放问卷并获得相关数据,在可靠性检验的基础之上,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创业企业与创投机构合作关系影响其成长绩效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创业企业与创投机构间的利益分配、信任程度及信息共享度是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New venture firms often rely on joint ventures (JVs) as a means to expand internationally. This study adopted a “relational view”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focused on th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 (IJV) from its initiation until dissolu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clarify some of the reasons w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new venture, these relationships may become unstable.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are presented relative to the liabilities that these firms encounter when engaging in IJV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3.
国外创业资本参与我国创业投资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外创业资本通过种种途径参与中国创业投资已成为一种趋势,但人们对其发展状况却很少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在概述了我国创业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外资进入我国创业投资领域的主要模式及其动因,指出了外资介入我国创业投资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府引导基金下创业投资经理人与风险企业的合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风险企业家、创业基金经理人、投资者的三方动态博弈中,投资者是信息的弱势群体,是利益最易受到损失的一方,基金经理人可能选择与风险企业合谋损害投资者利益.尤其是对于政府引导基金参与的创业投资来说,基金经理人既可以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获得佣金收益,也可能通过与创业企业的合谋获取额外收益.本文分析了基金经理人选择合谋的利益基础,同时给出了降低合谋可能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迅速,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在我国的实质投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本土投资机构发展缓慢,两者之间的相对差距在逐年增加。在这种机会与困难并存的情况下,通过对两种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的静态指标及动态运作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力求找出问题的本质,并针对如何提升本土机构的发展提出几点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主要是因为投资的瓶颈。我国应建立风险资本市场,并出台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和保护风险投资,促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风险投资退出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退出是风险投资过程中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风险投资的退出存在风险,但风险并非仅存在退出这一个阶段,从选择投资项目开始就存在风险。从风险投资的项目选择、风险资本注入企业后的管理、风险投资退出时机和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四个方面来阐述对风险投资退出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程静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5):38-40,43
本文依据现代项目管理规范,通过对风险投资机构日常投资活动的任务性质考察,系统地界定了风险投资项目内涵,深入分析了风险投资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及其相互关系。文章认为:风险投资项目是构成风险投资机构日常投资活动的主体,在风险投资机构内部采用项目管理模式是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增强风险投资管理能力、提高风险投资收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University spin-out companies and venture capita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reation of university spin-out companies that create wealth is a major policy objective of governments and universities. Finance is a catalyst of this wealth creation yet access to venture capital is a major impediment faced by these companies. In this article we adopt a finance pecking order perspective to examine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ose university spin-out companies seeking to access venture capital. We triangulate evidence from spin-out companies,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 and venture capital firms in the UK and Continental Europe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and to suggest policy developments for these parties as well as government. We compare perceptions of high-tech venture capital firms that invest in spin-outs with those that do not, and also consider VCs’ views on spin-outs versus other high-tech firms. Our evidence identifies a mismatch between the demand and supply side of the market. In line with the pecking order theory, venture capitalists prefer to invest after the seed stage. However, in contrast to the pecking order theory, TTOs see venture capital as more important than internal funds early on. We develop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universities,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 academic entrepreneurs, venture capital firms and government and suggest ar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创业投资的运行机制,回顾了我国创业投资公司发展的历程,依据国际上创业投资公司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在发展创业投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