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秀山 《现代语文》2006,(7):117-118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大都是改出来的。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我就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一位学生交上来一篇作文,我仔细看了看,这篇作文从选材构思到语言表达,都有探究的价值。我觉得是一篇可供修改的坯子,我就把它打印了下来。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桂玲 《学子》2012,(9):60-60
像往常一样,我坐在办公桌前,手执红笔,埋头批改着一篇篇学生精心撰写的作文,这次作文的主题是:《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我被学生那真诚的感恩之心感动了。当我批改到学生方小欣的文章时,我哽咽了,眼泪忍不住往外涌,手觉得有千斤重……我流着泪阅读完了她的作文。看完了她的作文,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第一篇作文成败直接影响学生以后作文的兴趣。我在教学生写第一篇作文时,采取“扶着走”的办法,在认真备课、详尽指导的基础上,把学生作文草稿一一收来,耐心细致地进行面批,尽量把每一篇作文都改成较好的文章。然后叫学生誊在作文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作文》,我的感触颇深,它使我重新定位作文教学观。最初的《新作文》是学生送给我的。现在我仍然记得学生说话时的表情,羞羞的:“老师,您看,作文还可以这样写?”是啊,读《新作文》中的文章,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文章流露出的喜怒哀乐都是那样自然而又令人心动,一个个鲜明的个性形象仿佛就站在眼前。于是,我就有了“张扬个性、流露真情”的写作教学观;于是,一篇篇有个性、感人的文章便从学生的笔下流出;于是,老师感叹,原来教作文这么容易,学生感叹,原来写作文这么有趣! 现在,我不仅订阅了初、高中两版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来,我在报刊上看到一篇关于作文指导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当前作文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有的作文指导或偏重于形式,或偏重于中心,或偏重于遣词造句,而忽略了对作文的生活性、趣味性的指导,因而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作文指导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储备中挑选材料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的过程,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指导必不可少。那么,作文指导应该指导什么呢?我认为,应该在下面几个方面下工夫:一、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使他们的习作“言之有序”一大堆材料堆在一起并不能堆出一篇优美的…  相似文献   

6.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笃信这一点,所以决定在高三第一学期布置学生做一篇“亲情”作文。 我先把我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上的“下水作文”《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生听,这是我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文章,读过之后,我对“亲情”作了一番自我理解意义上的阐释,话不多,但在学生心中激起了反响。有学生后来在作文中写道:“如果老师不布置我们写这篇作文,如果没有他那寥寥的几句,我还一直以为,父母亲为我做的一切是应该的,我无需报答。然而,我现在明白,这十多年,我愧欠太多…  相似文献   

7.
王连芳 《天津教育》2014,(17):107-107
我们知道,写作,历来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多年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作文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无话可说。如何让他们爱上作文,并写出一篇篇美文呢?为此,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将生活之水引入作文。  相似文献   

8.
结合作文教学优化学生心理让学生通过作文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级的工作时,我就让学生写《向老师介绍我》这一作文。我要求学生在文章中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学习情况等等。这篇作文为我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相似文献   

9.
一次一次的作文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作文教学和雕塑学生心灵结合起来,就能收到一篇篇情真词切、充满新意的文章。可以说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雕塑学生心灵。写作文的过程既是认识世界,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我尽力在作文教学中使学生看到自我,认识到自己心灵世界的丰富性与广阔性。  相似文献   

10.
高考作文是语文高考成败之关键,应予高度重视。近年来,笔者在中学普通班实践课内外结合、狠抓作文教学的构想,使学生的作文兴趣大为激发,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任教的班级9次参加全国性作文竞赛27人获奖,载于全国各级报刊的作文40余篇,选入全国专集已出版的9篇,指导学生两届连获全国中学生手抄报评比一等奖。下面略谈其主要做法。一、抓源头活水。有这样的故事:一秀才被限三天写成一篇命题文章。秀才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老婆见了不以为然地说:“你作这个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唱然长叹:“生子虽难,但必竟肚里还有…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不厌其烦地讲选材、立意、谋局、布篇,教师讲得枯燥,学生也听得厌烦。如果能另辟蹊径.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这样“三点”值得尝试:指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渲染文章的动情点;指导学生处理文章的感悟点。  相似文献   

12.
我是语文老师,同时又兼一个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当班主任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内心活动是很少外露的,但一旦诉诸文字,又常常掩盖不住。我曾经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写一个人物。在交上来的作文中,有一篇深深触动了我。这篇作文是我班王丽君用书信形式写的——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最喜欢批阅学生的作文。因为。我总可以从那一篇篇或稚嫩或青涩的作文中读到一颗颗或快乐或忧愁的心。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有个渴望,渴望有哪名学生能够在作文中写到我,那该是怎样幸福的事情呢!  相似文献   

14.
一、封闭式作文教学的种种表现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封闭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文到文。模仿范文写作文,依样画葫芦,把作文看作是一种复制的程序。学生学习了《我爱我的爸爸》后,就写一篇葫芦文《我爱我的妈妈》,作文时学生就按照这篇范文的中心、思路、层次甚至句、段套下来写成文章,其实这只是一种简单模仿。  相似文献   

15.
一句话作文     
作文,贵在“我手写我心”,贵在抒发真情实感。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写亲情的文章可谓不少,但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写,于是作文中“一点品格再加一两件事例”就成为某些学生的固定模式,文章更谈不上真情、感人。作文,要触动学生的心弦,才能有感而发。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我布置了一篇小作文。题目是“我  相似文献   

16.
一、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写“对话式评语”在作文教学中,我乐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乐写“对话式评语”,把自己的感受写到评语栏中,好像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小新同学在作文中真切诉说自己写不好作文的焦虑和苦恼,“希望老师帮忙”。文章强烈地震撼着我。面对这样的作文,我奋笔疾书:“小新同学,老师认为你的这篇作文本身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面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字,不会断句加标点,语句不通顺等现象,我想过很多办法,但最让我满意的办法是:教师在课外书上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语言优美、意味隽永的文章,让学生每周听写一篇。通过听写文章,我发现其优点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实施新课标以后,作文的分值在考试中增加了。能不能写一篇文理通达,有一定思想意义的文章,可以看出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学好了语文。但是,据调查,目前中学生学习语文最害怕的是作文。一到写作课,就感到厌烦,有的甚至逃避作文。那么,如何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爱上写作课,提高写作水平,我觉得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写作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去年下学期,由于毕业班数学新增加一本教材,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对增加了。为了减轻毕业班教师的工作量,我负责他们的作文批改工作。在批改过程中,一篇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是一篇跑题作文,但文章叙述清楚,语言连贯,表达出了学生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一点新意,平平板板,千篇一面,那它是一点价值也没有的。同样的道理,作文教学如果没有一点新颖之处,只是沿袭过去“命题——写作——批改——讲评”的老路,也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出有创新思想的作文,教师必须首先有创新意识,独出心裁,大胆设计,使每一次作文教学都有创意,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写出一篇篇构思新颖、具有生命力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