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从语篇分析功能出发,运用本功能的主位——述位系统、信息结构系统和衔接系统,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及其英译文进行尝试性分析,旨在说明语言语篇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从文献看,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篇分析和文体分析的研究已不少,但把它应用于古诗英译方面的探讨还不多见。文章拟从韩礼德的人际纯理功能入手,分析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卷首诗的几种英译文,希望通过讨论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3.
在文学翻译尤其是在诗歌翻译中,不同的译者会产生差异较大的译本,对于不同译本的翻译质量,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评估标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篇元功能入手,对王维的《相思》一诗及其四种英译文进行了主位结构、衔接、信息中心的对比研究。旨在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评析译文的质量,阐明韩礼德的语篇纯理功能理论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从人际功能分析《最后一次等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国内用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诗歌还不多见.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对叙事抒情诗《最后一次等待》进行人际功能的语篇分析.其目的有二:(1)通过对该诗歌的人际功能分析来考察其语篇特点,揭示人物个性及心理;(2)检验系统功能语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证明它是用于语篇分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下语域理论中语场(field),基调(tender)和方式(mode)三方面对歌词语篇《你是我的眼》作语篇分析,以发现歌词语篇深层意义和艺术美感。研究表明歌词语篇在词汇、语法、语音上符合语场、基调和方式的选择,照应语篇渴望光明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一诗流传千古,对该诗的英译也有很多。本文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的经验功能的角度对这首诗的两种英译本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进一步检验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进行语篇分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刘鸽 《文教资料》2011,(23):8-10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表达各种态度的语言资源。诗歌《春夜喜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类,同其他语篇一样,也是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的结合体。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从评价理论的视角对《春夜喜雨》及其英译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旨在论证该理论对诗歌语篇的解释力度,以及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转换原文中评价意义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衔接功能理论出发,以莎士比亚第116首十四行诗作语料,从语音、词汇、语法几方面分析诗中的语篇衔接手段,旨在更进一步检验语篇衔接功能理论在语篇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和可适用性,加强读者对衔接理论的掌握和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中具有很大的影响。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中经验功能角度入手,对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一诗和它的三种英语译文进行经验功能的分析。从而探讨译文的得失,加强对原诗的理解和欣赏,进一步表明,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框架的语篇分析理论对翻译的研究有实际意义,同时也证明它在诗歌研究操作中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英语诗歌语篇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克雷格·雷恩的诗歌《一个火星人寄一张明信片回家》(A Martian Sends a Postcard Home),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文章主要考察了隐喻、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机制对实现语篇连贯、获得“陌生化”效果、实现全诗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人际隐喻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语气隐喻是指语气系统的非一致式体现。语气隐喻在广告语篇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广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一首美国乡村歌曲的衔接链进行了分析,以此展示衔接链在语篇分析中所起的作用。同时揭示歌词是怎样在平淡中见深情的,从而给乐评添加一种更科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特别是Martin和Rose的评价理论从语境、及物性、评价系统等方面对"联合国秘书长2004年新年致辞"进行积极语篇分析,探讨语篇作者如何利用语言资源,特别是评价系统的资源,在隐含中明确地传达信息。  相似文献   

14.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提供了分析语篇的理论框架,可以被用来探究语言特征以及语言建构规律。本文利用系统功能语法,对奥巴马在芝加哥发表的获胜演讲"The Change of America"进行了元功能分析,目的是验证系统功能语法在话语分析方面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分析政治演讲文体的语言特征和语言功能效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昕 《海外英语》2012,(13):256-257,260
电影海报是宣传影片、增加票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观众阅读海报的过程实际上是解码一种包括了图像、文字、色彩等元素的多模态语篇的过程。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视觉语法分析框架为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泰坦尼克号》(3D版)首款海报为例,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旨在进一步探讨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如何与语言共同作用,同时以期提高读者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价值/标示语法结构是英语认同型关系小句的描述方式之一。在M.A.K.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下,对价值/标示这一结构加以分析,可以明确其具体的含义及确定方式。同时,通过用价值/标示结构对一英文语篇进行语篇分析,可以展示出语篇分析的一个新的维度,从而进一步证明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从多模态的角度解读一则公益广告。文章对广告中的语言文本进行了元功能分析,并对广告中出现的图片进行再现、互动、构图意义的分析,旨在揭示视觉与文字两种模态互动构建语篇意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法律语篇分析是法律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以两例汉语法律法规文本为语料,分析和探讨了立法语篇在三大元功能方面的实现,以期为我国立法语言的形成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诗歌具有意蕴美、意境美、形式美等美学特质,这些是诗歌朗诵的基础,也是诗歌朗诵过程中着意要突现的内涵。该文结合对诗歌美学特质的分析,从“把握诗歌意蕴,梳理诗歌结构——突出诗歌的意蕴美;发挥联想和想像,形成形象感受——突出诗歌意境美;分析诗歌形式,设计朗诵方法——突出诗歌形式美”等角度探计了诗歌朗诵技巧。  相似文献   

20.
左晓丹 《海外英语》2012,(13):263-264
In discourse analysis,different analyzer uses different ways to analyze discourse.This essay analyzes Gettysburg Addres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based on Function Grammar proposed by M.A.K.Halliday.It aims to explore rather than literal meaning of the Addres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 structures by adopting some theories in Functional Gramm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