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秋的气魄     
提起秋,人们马上联想起红叶.然而,我不能不说,红叶和秋的本质其缘甚远. 从枫的红到银杏的黄,红叶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日语的“红叶”一词,有时泛指各种颜色的霜叶,直接来自这些色彩的感触和深沉专注的秋的感触,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呢.城市里也许不是这样,只要踏进乡间一步,山裾树林的红叶,田野稔熟的金黄的农作物,红彤彤照射着的日脚……当你一一抽出来单独静观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们毋宁说是属于残暑的,不是真正的秋的领域.试想,如果将我们的居室住宅,涂满上述各种色彩中的一种,我们生活的心境定会变得坐立不安吧.这种不安和秋的无所倚凭的心境,完全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2.
舒曼的艺术歌曲就如同浪漫主义时代的诗人的作品一样,富有诗意、幻想.从充满诗一般的意境、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丰富的钢琴伴奏表现力等方面分析了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3.
    
鲁迅 《考试》2010,(Z2)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  相似文献   

4.
雨前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画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相似文献   

5.
真正的强者,不是流泪的人,而是含着泪奔跑的人。——题记立下一个美丽的心愿,为你的成功增添一份勇气和动力,为你的前行找到正确的方向,为你的生活布下一个合理的棋局。有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就得付出相应的行动,向着自己的梦想奔跑。  相似文献   

6.
从校园网自身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在Internet环境下,校园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造成的危害;提出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策略,包括:网络安全设备的配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建立、病毒防护体系的构建、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等.  相似文献   

7.
雪听     
飘飘洒洒的雪漫天舞蹈的声音,一片一片的雪花落地时相互碰撞又层层叠叠覆盖着的声音,那些躺在雪的温暖怀抱中的麦苗,发出香甜的鼾声,蛰伏的蛇的呓语还有冰下的鱼无声地滑动的声音。一只鸽子飞过,翅翼上蹈的声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以及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发展,使中学生的校外活动较以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呈现出理想逐渐与实际靠近、定位比较明确、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成人化社会行为开始出现等趋势.中学生校外活动出现的这些新趋势,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如加强中学生的角色意识教育;用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影响中学生的社会化;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管理体制;强化学生的成才意识;正确处理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加速培养学生校外活动的骨干力量等.  相似文献   

9.
刘燕楠 《河南教育》2007,(11):29-29
农村学校中的"弱势群体",是指学习有困难的智障、残疾儿童和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以及流动人口的子女.由于所处的困难环境,这些家庭的子女都有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常常远离集体,不爱与他人交往,一旦受到外界歧视,就会产生挫败感.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困难光靠他们自己是无法解决的,需要外力的帮助.首先是制度的支持,其次是政府、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协助.  相似文献   

10.
衡量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的好坏,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且具可比性的标尺.由于高等数学的地位与作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普遍为人们所重视.当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多与教学学时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应如何改革,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当然改革应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方面进行,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从教学的某些方面进行改革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有鉴于此,下面主要就如何优化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论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幸福就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既要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受到幸福,亦要使人获得一种活得更好的能力。因而,幸福是教育的应然追求,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应超越知识而面对生活与意义,应超越设计而面对境遇与传统,应超越塑造而走向对话式生成,应超越实体而让师生在交往关系中共享幸福,应超越裁定而面向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与艺术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仅实用艺术与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纯艺术与一定的技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历史与艺术的历史一样久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总是需要更高层次的艺术观念来引导和互助,这样才能使技术融入艺术之中。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在不断发展的层面上开展和提升的。随着21世纪高科技的日益发展,两的结合表现得更加紧密,并走向新的整合。设计艺术将以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为己任,并以之为手段和工具来创造为人所用的一切产品,它能够克服两之间的不协调和矛盾,并将两有机地整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13.
论怪诞     
通过对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怪诞现象的探源和浅析 ,认为怪诞是一个流变的概念。初步概括并分析怪诞的审美特征 :反常的构成原则 ;混合恐惧和滑稽的震惊感 ;双重性的功能价值。怪诞与滑稽的区别主要在于反常程度、创作态度和审美价值的差异上 ;怪诞与荒诞的区别在于怪诞更多作为一种创作手法 ,荒诞更主要是一种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4.
The inclusion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to mainstream schools needs effort and cooperation by all those involved. Both educators and medical professions need to be skilled in identifying and supporting neurodiversit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ross-professional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of four of the most prevalent neurodiversities: 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and dyslexia,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diagnostic pathway and the subsequent support.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hroughout a number of training events for medical and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asking what a condition was, and how it could be supported. Using a thematic analysis, data from 189 responses were examined and cross-referenced with diagnostic criteria, in addition to identifying the overarching themes of support. Results show a serious gap in awareness and knowledge of neurodiversity in both medical and educational sectors, followed by a cacophony of intervention, breaking the pathway for diagnosis before it begins and ultimately failing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相似文献   

15.
关于心理生活基本性质和内涵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生活是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构成。理解心理生活的性质和内涵,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性与心理生活。心理生活是人所拥有和创造的生活。二是自我与心理生活。这涉及到人格与自我,主我与客我,大我与小我。三是认知与心理生活。这包括认知的性质:对象的认知和生存的认知。四是意向与心理生活。意向决定了心理生活的一体性和自主性。五是观念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是对意义的追求,意义的基本心理单元就是观念。六是体验与心理生活。心理体验是指感受、感悟、觉解、觉悟、思想、思念、体察、体会等。七是超越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有价值的评判、有追求的目标和有超越的品性。八是创造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有双重的创造功能,包括对外部生活世界和对自身心理行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林徽因诗歌的艺术形式与诗人自身内在的生命体验是一致的,体现了诗人对形而下现实生存和形而上生命存在的观察和思考。它以意象的平凡朴素、语言的凝练工整及哲学意蕴的强烈穿透构成了整体风格的轻灵深邃。诗歌在主题的对立、矛盾和互补上,在篇与篇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对比和并列上,在长句的精心分割与诗行的巧妙编制上都恰到好处地凸现诗人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体验,给诗歌带来了独特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受传统考试文化、现代消费享乐文化的影响与侵蚀,劳动及其教育观念萎缩的趋势不减,而科技的发展又进一步解放和控制了人的身体,加剧了这种趋势与危机。这些问题的重要认识论根源是身心二元论,劳心者高于劳力者,且认为心的发展与身体无关。其实割裂的机械劳动训练与精神德育灌输,既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又逆时代发展。未来,以纯粹体力劳动为生的职业将不复存在,但劳动并不会也不应该消失,它不仅是人类大脑和智力发展的基础活动,而且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方式,还将是人们生活和娱乐的一部分。因此,劳动教育也应该回归身心融合的本源,发展面向未来美好生活的具有创造性、娱乐性和综合性的劳动学习,开发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兴趣的创生性和融合性劳动课程,让学生的身体、心智与情感等"整全的人"参与到劳动学习与创造中,进而实现劳动意识与习惯以及相关知能意情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Scaffolding techniques, such as sequencing and fading, used in online video lectures may help mitigate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lex contents represented by intrinsic load and content understanding represented by germane load. This study analyzed survey responses from university students (n = 2365) who participated in online classes in South Korea, and looked 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quencing and fading and germane load, intrinsic load and germane load,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equencing and fad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insic load and germane load. Results showe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quencing and fading and germane load an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insic load and germane load. Furthermore, sequencing and fading moderated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insic load and germane load. This article examines conflicting evidence on the topic and provides explanations as to why sequencing and fading reduc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omplex contents found in the current study.  相似文献   

19.
修辞是一种了解事物的方式。隐喻和故事作为修辞方式,更重要和深层的意义表现在思维方法论上。隐喻思维构筑着日常和科学概念,提供着认识世界的框架,启发着心理学理论的建设。叙事实现的模式形成与模式识别使之具有解释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思维功能,从而在心理学的发展与繁荣中起着并将继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Recognition and toleration are ways of relating to the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 of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The article concerns the possible meanings of toleration and recognition, and the conflict that is often claimed to exist between these two approaches to diversity. Different forms or interpretations of recognition and toleration are considered, confusing and problematic uses of the terms are noted,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toleration and recognition is discussed.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re is a range of legitimate and importantly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both toleration and recognition that are often not clearly distinguished, and that compatibility varies across this range and depending on what one considers the conceptions in relation 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