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将较为成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从作品本身的形成过程来分析,文学作品具备一个客观的主题,也可以叫作规定性主题,但从读者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来分析,当作品一旦成为读者的读物时,每一位读者眼中的作品主题就会产生个性化的差异,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样的主题可以叫作差异性主题。阅读教学进行文本解读时,文本本身、教师、学生等多元因素的参与,文学作品的规定性主题和差异性主题形成了阅读的多…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将较为成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从作品本身的形成过程来分析,文学作品具备一个客观的主题,也可以叫作规定性主题,但从读者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来分析,当作品一旦成为读者的读物时,每一位读者眼中的作品主题就会产生个性化的差异,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主题可以叫作差异性主题。阅读教学解读文本时,文本本身、教师、学生等多元因素的参与,文学作品的规定性主题和差异性主题形成了阅读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3.
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它综合了时代特征、作家创作主旨、作品的客观展现及读者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它随文学作品的产生而存在,并承载着某种意义呈现在人们面前,它具有客观性;文学作品的价值因时代和阶级因素而发生着变化,主题也因此会出现异解,它具有可变性;一部作品因作者意图及内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只表现出一个主题,它具有多解性。主题的客观性、可变性和多解性,展示了一部作品灵魂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在对其进行解读时发生误读是不可避免的。误读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误读现象之一:一元化分析“一元化分析”是指对…  相似文献   

4.
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内蕴往往具有丰富性,多义性,这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自由解读空间,也决定了对它的解读必然是多元的,另一方面,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具有两个极点,一个是作者,一个是读者,作品不帅作者单方面完成的,而是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再创作共同完成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5.
文艺批评,实际上就是关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根据亚勃拉姆斯的理论,我们可以把解读的视角看成是由现实世界、作品文本、作者、读者这四维视角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由于不同的视角,形成解读的走向不同,同时又彼此联系,相互补充。在具体的解读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运用这些视角,并且能辩证地施行,恰当的整合,就有可能较为全面而深刻地把握解读的对象。解读的多元走向一、以现实世界为视角的解读走向。以作品反映的现实世界或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为出发点或原点去解读,强调创作是对客体的再现,文学是对客观世界的摹仿和反映。这是最悠久的…  相似文献   

6.
<正>作品主题解读的多元现象不足为奇。接受美学的理论主张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应以读者为中心。不同读者解读过程中对作品的再创造,是作品意义的源泉,而未定性的文本只不过是承载意义的载体而已。"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读者的价值观、知识阅历、爱好兴趣、所处时代等因素不同,对作品主题的解读也就纷繁多样。但是,这种多元解化的"读"也不是无限的和随意的,它不应离开文本,超越文本,不应只抓住文本的枝叶末节。对作品主题的把握,首先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创作,就是作者的主观思维活动,其作品就是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语言文字。作者不同,作品中的语言艺术也会不同,这些都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观感。但无论是什么题材内容的文章,创作者都会在创作时加入自身的审美观点、意识、情感等,并通过文本内容来进行表达,当读者如未能对文本内容进行充分的解读时,那么可能会导致理解文本时出现问题,陷入错读、误读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8.
小说文本的多元解读,既有利于读者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又利于挖掘作品的艺术价值。拟在界定"多元解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解读过程分析多元解读的意义,并参考具体的文学作品阐释两种核心的多元解读方法,即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法和文学作品主题的多元解读法。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体现了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文学作品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0.
历代学人对"以意逆志"的理论认识各有千秋,但都确定从作品之意可以认识到作者之志,因此,人们对这一命题的认识是以对理想作品的理想解读为理论假设的。由于理想作品与理想解读只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所以,"以意逆志"实际上告诉人们: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止于、也不等同于作者的创作意图,而是一个经由一代代读者不断阅读过程累积的结果。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每一位读者的任何一次阅读结果无论如何有差异,都是同一部作品在阅读活动中具体化的结果之一,人类的任何一次阅读活动都以实现理想解读为目标,因此,人类的阅读史是一个理想解读在实际阅读活动中不断实现、不断具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塑造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而对作品中人名的选取,不少作者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有些作品中的人名,既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又有加深主题的表达效果,真令读者叫绝。现以中学语文课本中几篇范文为例,来谈谈文学作品中的人名。  相似文献   

12.
生态批评是目前热门的一种批评视角。它主要是对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式。因此,从生态主义的角度解读《幸存者回忆录》,有助于帮助读者理解作者莱辛在作品中从始至终意欲传达的生态主义主题,引导人们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作者的警示来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当今的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何解读文学作品及作品的意义生成和作者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具有价值的问题.传统文艺理论认为,"知人论世"是正确解读作品的基础和关键,因为读者的能动性必须建立在准确破译作品全部意象的基础之上,而意象的形成又是作者在特定条件下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的外化,因而,阅读的第一步是探究作品产生时的真实背景.……  相似文献   

14.
郭荣梅 《保山师专学报》2003,22(1):31-33,38
文学作品是主客观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从这个角度而言,虽同一景物也会引起不同作者的不同情感。作者是什么样的情绪,就会用什么样的语言,而一连串的语言就决定一篇作品的意境,作为欣赏者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也是一种解读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如何解读文学作品及作品的意义生成和作者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具有价值的问题.传统文艺理论认为,"知人论世"是正确解读作品的基础和关键,因为读者的能动性必须建立在准确破译作品全部意象的基础之上,而意象的形成又是作者在特定条件下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的外化,因而,阅读的第一步是探究作品产生时的真实背景.……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前苏联著名作家爱德堡说:“读书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当读者阅读长篇小说时,就在完成与作家类似的工作,因为读者能以想象力来充实小说的内容,若要做到这一点,还须依靠读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若能发挥想象,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的价值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调动自己的社会人生经验、根据个人的理想、审美标准和价值观等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意象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能让读者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丰富作品的艺术外延,加强作家和读者的沟通交流,促进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是作为客体提供给读者的。作者在完成创作之后,文学作品就属于社会,就要与读者发生联系。在这个联系过程中,读者的欣赏活动也许有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一致或相似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波动,也许会产生作者原来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新体验,作者极为重视的某些寓意却没有被读者发现。这种种可能情况的发生,使读者与作者在关于同一作品对象的感情及艺术感受上产生错位。错位现象在文学活动中的积极意义,是在文学活动过程中,使作者、读者与作品之间产生新质,在创作与欣赏之间产生具有创造意义的交流,从而使文学作品发生增值变化。一、作…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的价值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调动自己的社会人生经验、根据个人的理想、审美标准和价值观等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意象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能让读者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丰富作品的艺术外延,加强作家和读者的沟通交流,促进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20.
王婉 《贵州教育》2010,(2):44-45
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可以开拓读者的视野,使读者更充分地挖掘、理解作品,获得独特的审美效果。中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读者要借助想象体验作者创作的思绪,把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人作品,从而产生认识体验,准确、快捷地把握作品。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