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每一家报纸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北京晚报的特色是什么呢?她至少应该突出北京的地方特色和晚报的特色。北京晚报虽然在全国发行,但我们强调立足北京,面向北京的读者,所以晚报刊登的新闻,除重大国内、国际政治新闻外,绝大部分是北京的地方新闻。北京晚报的任务是补日报之不足。因此,我们努力避免单纯从工作角度出发抓报道,充分考虑读者的兴趣和要求,从群众的角度抓新闻。宣传要看对象。晚报的读者既包括干部,也包括各条战线、各个  相似文献   

2.
经常看北京晚报,特别为那些带京味儿的标题而叫好,老百姓的家常话,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充满着情趣,读来颇是耐人寻味。以下就笔者今年积攒的18条具有京味儿特色的标题作些评点: 1、《北京人兜里揣电子钱包》(2000年6月 15日16版) 由于金融业的繁荣、创新、推行出各种各样的电子卡,大大方便了客户。人们“兜里揣电子钱包”,说明高科技的普及;此题运用比喻,既口语化,又形象。 2、《记者盯上了中国入世》(3月 13日头版) 制题者不用“关注”、“注目”的文词,而用一个通俗的“盯”字,精当而传神,动态鲜明,…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发展,对报纸副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报纸的副刊版面必须适应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要求副刊编辑开拓新的视野,反映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行业读者的阅读需要.当今,本土化--已成为报纸副刊的发展趋势之一,有专家讲办报真谛,说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国的,也正如那句小品所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可以这样说,报纸的本土化是其生存的基础.报纸副刊是地方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如何办好副刊,体现副刊的本土化特色,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作为川北地区的主流媒体--《南充日报》,在传承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和巴蜀文明,体现报纸副刊的本土化特色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各地外树形象的需要,地市党报在办好报纸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增加对外供稿,让地方新闻走向全省、走向全国,成为当今一项重要的任务。地方党报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做好全市性的“对外宣传”工作呢?根据我们衡水日报社近年外宣工作连年大发展的经验和兄弟地市党报的成功探索,我认为应坚持“三创”:即创新思路、创新渠道、创新写法。  相似文献   

5.
吴军 《新闻知识》2003,(3):33-33,23
晚报作为地方报纸,一定要有较浓厚的区域特色。西式特色可以说是地方报纸的一个基础属性。报纸越是有地方特色,影响就越大。全国有100多家晚报,都具有晚报整体上的一般特性。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区别就在于区域特色的不同。 晚报在处理区域特色或地方特色上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读者是报纸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拥有众多的读者,报纸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否则,报纸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张地方党报也是如此,要招徕众多的读者,就必须在办出地方特色、服务广大读者上下工夫。地方特色,就是一张地方报纸不同于全国性报纸、不同于专业性报纸、不同于兄弟地市报纸的鲜明个性。地方特色受该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条件、经济基础、文化积淀及民俗民风等多种因素的  相似文献   

7.
努力办出地方特色,是地方小报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末,什么是地方特色,怎样才能办出地方特色呢?我想结合《赣中报》长期的摸索、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同志们商榷。所谓地方特色,就是具有不同于全国全省性报纸,不同于专业性报纸,不同于兄弟地区报纸的鲜明的个性。地方特色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历史沿革、地理条件,是一个方面,但最重要的,则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社会状况,特别是生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各地报纸不断扩版、增刊,副刊在报纸中所占版面的比重相应扩大,尤其“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的风起云涌。但是,如何办好党报的副刊及其延伸的“周末版”、“月末版”,“星期刊”呢?我们的体会是:坚持宗旨不变,方向不偏,阵地不乱,格调不降;保持它的新闻特色,地方特色,版式特色;做到社会效益为主,正刊为主,自编自采为主,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主。在组织稿源方面,努力挖掘地方“富矿”,提高副刊品味。 我们在挖掘地方“富矿”方面,一是从宣传本地区灿烂的,民族文化着手;二  相似文献   

9.
努力办出地方特色,是地方小报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是地方特色?怎样才能办出地方特色?我想结合《赣中报》长期的摸索、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同志们商榷。所谓地方特色,就是具有不同于全国全省性报纸,不同于专业性报纸,不同于兄弟地区报纸的鲜明的个性。地方特色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历史沿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与写作》2008,(4):6-8
北京晚报诞生50年了。一张报纸历经50年而长盛不衰,确属难能可贵。这50年间,北京晚报已融入北京人的生活。北京这个城市经历了风雨沧桑,隔世巨变。北京晚报不但记录了这伟大的历史进程,而且与时俱进,在时代的变迁中沐风浴雨,植根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愈加枝繁叶茂,茁壮坚强。  相似文献   

11.
北京晚报诞生50年了。一张报纸历经50年而长盛不衰,确属难能可贵。这50年间,北京晚报已融入北京人的生活。北京这个城市经历了风雨沧桑,隔世巨变。北京晚报不但记录了这伟大的历史进程,而且与时俱进,在时代的变迁中沐风浴雨,植根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愈加枝繁叶茂,茁壮坚强。主流特征、平民风格是北京晚报的办报基石。从一诞生起,它就是党的喉舌,为中国,  相似文献   

12.
地市报在全国林林总总数百家,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办出自己的特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办出地市报特色,首要的是认识自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国是个大国,各地有各地的优势,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时尚。如,有的地方文化历史有优势,有的地方经济地理有特色,有的地方山水甲天下,有的地方园林秀古今,有的地方以赛舟游泳为时尚,有的地方以绘画雕刻为荣光,有的地方崇文,  相似文献   

13.
延安,是作为革命圣地列入史册的。《延安报》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探讨这一问题。有人以为,报纸特色不应局限在地方特色上,还应有时代特色、风格特色等等。我们以为,地方特色是报纸个性中最重要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有地方性的报纸就越有社会性,它以“这一个”而区別于其他报纸。所以,我们不断在“延安”两字上作文章。在宣传上,我们遵照“加强指导性,扩大信息量,办出延安特色”的宗旨,充分  相似文献   

14.
北京晚报文化新闻版自今年开始创办“名人热线”栏目以来,已先后邀请了30余位文化及演艺界名人出任“热线”值班员。如今,这个栏目不仅已经成为一道“特色菜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且,在社会和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为文化名人的报道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强化读者意识 作为一份在党的领导下为百姓办的报纸,北京晚报文化新闻的报道无疑也应以贴近百姓、服务于读者为宗旨。因此,所设栏目必须首先考虑读者需求。“名人热线”的开办恰恰适应了读者关注“名  相似文献   

15.
同读者“近些、近些、再近些”,这是各级各类报纸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地方报纸尤其是地市报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接近读者的优势。全国几百家地市报纸虽然各具不同的地方特色,而接近读者则是共同的特性。所谓地方报纸的地方特色就是接近性的具体表现。 地市报的接近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空间接近。地市报的任务是以反映本地情况为主,兼容中央、本省及外埠新闻。所有反映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新闻事实,都是发生在读者周围甚至是身边的;(二)时间接近。就是指新闻发生与传播到受众之间的时差很小。地市报记者凭借接近读者的优势便于以最快的速度去发  相似文献   

16.
地市报在全国林林总总数百家,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办出自己的特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办出地市报特色。首要的是认识自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国是个大国,各地有各地的优势,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时尚。如,有的地方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一项覆盖中国60个主要城市的报纸读者调查显示,在各城市日报平均阅读率排名前3位报纸的几乎都是当地报纸。进行此次调查的北京面视调查咨询中心专家认为,这表明地方性报纸在各地的报纸市场中已占据主导地位,而全国性报纸的影响正在削弱。以北京为例,主要日报平均阅读率居前三位的报纸分别为《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和《北京青年报》,而全国性大报的阅读率则相对偏低。调查还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对读报的兴趣差别较大。60个城市中最爱读报的是杭州市民;平均每人每天读报2.23份;读报最少的是福州市民,平均每天每人读报0.…  相似文献   

18.
论新闻报料热线的运作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 《新闻知识》2002,(7):35-36
“报料”,这一颇具广东特色的口语词,如今已经成为全国各地记者的通用名词了。通过在报纸公布新闻报料热线,来获取更多的新闻线索,也成为主流报纸在新闻竞争中通用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报纸中设有副刊版是中国报纸的重要特色,面对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的冲击,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切实进行了改版,提出以版组为单元,适当归类的新思路,力求在新闻的“副刊化”和副刊的“新闻化”方面探索出一条纸媒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一张合格的地市报纸,既要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要有强烈的开放意识。没有地方特色,就无法体现个性,无法赢得本地的基本读者群,因此也就不可能达到办报的目的;没有开放意识,就会囿于一隅,坐井观天,闭目塞听,因而也同样难以全面发挥报纸的多功能作用。只有二者兼备,才能收到理想的宣传效益。地方特色是地市报个性的体现报纸的地方特色,就是报纸依赖于所辖区域的个性而体现在版面上的独有色彩和风格。特色来源于个性,是个性的体现;个性越突出,特色越鲜明;地方的“个性”反映得越充分,报纸的特色越浓郁。接近性——地方特色的依据为什么要强调报纸的地方特色?这是由新闻的“接近性”决定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空上的接近——新闻发生的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