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新女性小说是以批判男权文化中心的女性意识来叙事的文学,它以女性世界为叙述的中心内容和正宗地位,使男性退隐或被驱逐出叙事前台,并以凸显女性的内在经验、直率的身体写作和新的女性语言方式,大胆地背叛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传统叙事伦理,悖离男性话语为主流的文学传统,试图建构起女性叙事的新伦理,成为了一种心理蕴涵丰富的文学叙事范式。  相似文献   

2.
试论王安忆小说的叙述方式及审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忆小说在叙述方式上丰赡多变的形态和女性主义文化意蕴,使其文体独具特质。王安忆早期的小说语言主要采取呈示的表现方式,具有原生性和自发性。80年代中后期以来,王安忆的小说摒弃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在叙述方式上倾向于权威化的叙述方式。这实为一种性别文化视角,是对女性话语权的有力争夺,以及对试图对社会历史提出全知的权威解释的宏大叙事的疏离和解构,具有女性主义写作的文化价值指向,开拓了女性文学的写作和审美空间,使之呈现出多元化、多向度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一个时期的语境和一个时期文学有直接的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文学说什么和怎么说,决定作者以什么身份说话.语境决定修辞,而修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言说中的写作身份.语境与写作主体之间的张力决定了各种不同的写作身份和不同的修辞行为.9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在几种话语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张力和缝隙中调整了自己的写作身份,寻找了自己的话语空间.综合了“人--女人--个人“这一人的价值与女性性别相统一相协调的女性文学写作身份,为世纪之交的女性文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新的因素,带来了生活的日常化、历史的个人化和城市的女性化,女性文学充满了人间烟火味和语言飞翔的灵气.  相似文献   

4.
林白以其个人化、边缘化的创作实绩,构建真正意义的女性文学诗学。她以独特的抒写对象表达对女性的自然欲望的尊重;运用“记忆联想”的方法,创立全新的叙述艺术;以特殊的女性话语超越现在的语言文化秩序。林白的写作态度及其对女性人格的别样化描写,不仅拓展了女性文学的表现题材,革新了表现手法,而且是一种有别于男性视觉的文学创造。  相似文献   

5.
海男是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县城》,以一种诗性的叙述话语建构奇幻的异域情调和令人意外的境遇,从不同的角度透视人性。在肆无忌惮的皮肉生涯里窥探人性的灵与肉。作品流露了女性自身最隐秘的思想,她的这种"裸露"颠覆了女性作家这一群体以男权为主的创作。作品的女性写作呈现出一种对男权的反抗,她游刃有余地掌握着女性创作的主动权。同时,她同另外的女性文学作家一起也在为建构属于女性自己的写作传统做着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女性文学成为九十年代批评界关注的重点.在九十年代之前的女性写作,仍然受到菲勒斯中心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还是承担了男性对女性文学的一贯审美期待;九十年代的女性主义作家则提倡以身体来写作,作为突破男性中心话语霸权的最好方式.但是,当过分强调身体写作的同时,女性主义写作也在传媒炒作下发生了异化,主体意识逐渐消退.以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的女性写作在异军突起之后,是否面临着后继无力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如何摆脱男性话语的控制 ,建构女性的主体性话语一直是女性主义文学写作与理论批评关注的中心。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通过叙述形式、叙述结构、叙述人及叙述技巧等方面打破父权制语境的陈规 ,书写女性经验 ,建构女性主体性 ,使女性真正成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与言说主体。它是女性文学创作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生命移植的特殊经历使得欧美华人女性作家有着更多性别:文化、语言的敏感。这种敏感使她们的写作获得一种全新的视野和艺术感受,其穿透岁月的“诗”性回望、至诚求真的“挚”性写作与精辟冷静的“智”性表达共同构成一种个性化的话语方式,给现代汉语写作增添了新鲜的文学意蕴和语言特质。  相似文献   

9.
私人化写作是女性作家为解构传统文学中的“宏大叙事”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极端化的性别写作方式。林白是20世纪九十年代“私人化写作”的代表之一,她的作品自我意识强烈,“作者”姿态张扬,将某种自传性质的笔触伸向女性内部世界,用女性话语彻底颠覆男性话语,表现出强烈的私人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当代女性话语权力的欲求与焦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呼唤女性话语权力、重建女性话语系统、西方女性主义话语影响的焦虑三方面描述和阐释了中国当代女性书写中女性话语权力的欲求 ,指出能否利用西方话语资源 ,建构全球文化语境下的本土女性话语体系 ,实现女性写作的话语自立 ,是女性文学走出尴尬与焦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女性文学成为九十年代批评界关注的重点。在九十年代之前的女性写作,仍然受到菲勒斯中心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还是承担了男性对女性文学的一贯审美期待;九十年代的女性主义作家则提倡以身体来写作,作为突破男性中心话语霸权的最好方式。但是,当过分强调身体写作的同时,女性主义写作也在传媒炒作下发生了异化,主体意识逐渐消退。以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的女性写作在异军突起之后,是否面临着后继无力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从女性文学到女性写作的嬗变不仅代表着一种理论表述上的集体更新,更意味着不断从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和整个后现代思潮发展中汲取营养的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在实践中"主体化"的操作动向。然而这次大规模话语转向的背后,是一次理论界庸常的名词更迭,抑或是在中国语境下成功完成的与当今西方女性主义前沿接轨的话语历险?本文对于从女性文学到女性写作在中西方不同语境下的具体现象以及潜藏其中的一整套后现代话语内核作出了自己的阐释和剖析,并力图在廓清话语迷障的前提下给予女性文学和女性写作界定的可能以及尝试实践。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从张爱玲的《小团圆》的自传性叙述方式、女性视角、写作距离和时点的呈现,探讨其呈现出的海外华文文学共性与独特性,并由此解读它在张爱玲总体创作中的呈现和演变,进而研究与评价她在海外华文文学的位置及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中后期,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被介绍到中国,这种兴起于西方60年代末,与后现代主义有着紧密联系的新型的女性话语,逐渐成为当代女性文学新的思想资源。20世纪末的女性文学从一种自觉的女性立场出发,摆脱父权制历史下男性中心话语,以鲜明的、富有挑战意味的对于女性本真经验的描绘,来凸现女性的主体性地位,这种女性个人化的写作方式构成了对男性霸权话语的颠覆与解构。  相似文献   

15.
梅娘的小说写作是一种女性话语写作。她对女子命运的关注与同情、对男性神话的置疑与颠覆,以及表现在文本写作上的大胆创新与改造,都显示出女性话语的独有魅力。她为丰富文学的写作模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的代表人物,陈染及其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的发展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陈染创作中的女性书写视角、叙事策略、话语方式和两性精神追求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陈染女性写作中对男权话语理性突围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7.
当代女性诗歌在其繁荣时期,呈现出对男权话语中心文化的大胆而勇敢的挑战和拆解,并试图建立属于女性自己的诗歌话语模式,在女性诗歌处于几乎“失语”的历史状态下,树起了一面独特的大旗。女性诗歌话语模式主要表现为躯体写作、自白倾诉和语词写作,但最终,女性诗歌仍然陷入到了语言迷失的困境之中,本文从这一角度,对当代女性诗歌的话语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使女的故事》采用独特的语言和叙述方式,揭示出一个极端政权对女性实施从身体到心灵的控制。主人公通过讲述女性自己的故事,不断审视叙述在创建历史记录中的作用和意义,质疑父权制度下历史与历史的构建方式,抵抗和颠覆男性话语。大量关于小说本身的叙述使文本充满了元小说的特质,小说文本成为一种纯粹的叙述行为。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先锋派小说的文体实验中,语言自述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它对于传统的叙述方式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话语.该文分析了这种叙述方式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20.
"女性文学"并不是一个由"题材"框定的范畴,男性作家对女性题材的操作并不意味着男性作家可以依据这样的本文介入女性文学.事实上,"女性文学"首先是指女性作为书写主体的写作实践,它意味着话语权的争夺.妇女被拒斥在文学史之外,说到底是因为妇女一直被拒斥在写作之外.其次,"女性文学"是指一种可以使妇女摆脱菲勒斯中心的女性写作,一种无法为既定文学传统所规范、所封闭的,然而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的异质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女性写作乃是一个生命与拯救的问题,女性文学永远意味着女性以特定的方式获得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