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刘竹军 《甘肃教育》2011,(14):59-59
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师应广泛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精心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校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出更多具有美育素质的大学生,高校音乐教师责任重大,其教学能力影响到美育的实施。要提高音乐教师教学能力,就需要提升高校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变革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式,倡导协同互助;提高自我学习和反思能力;营造积极的学校教学文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论述了美育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其次用高等数学中大量数学美的内容说明了美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最后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美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季云 《考试周刊》2007,(32):151-152
美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学英语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学科,应把美育观念渗透到英语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文章旨在发掘现代教育技术的美育潜能,阐明现代教育技术为中学英语美育的实施提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面对现代高职教育及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高等数学教育需进行变革、发展、创新,普及数学教育的同时在内容设置上要符合高职教育的需求,并实行最优化的教学模式组合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美育、人文教育等。  相似文献   

6.
刘鑫 《考试周刊》2012,(35):124-125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美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现代体育教学中的美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爱美、健康、创美,从而获得美的仪表、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形体、美的动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这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美育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元华  金鹏 《教学研究(河北)》2002,25(2):128-129,154
本文旨在发掘现代教育技术的美育潜能,阐明现代教育技术为美育提供物质基础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现代教育技术为美育提供具有场效应的审美情境、感性的形象材料以及充满情感色彩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与教育融合不断深入,以“互联网+”赋能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变革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促进城乡美育教学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当前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存在美育观念相对落后,师资、教学条件不足,课程开设和评价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研究从互联网空间的特性深入剖析了“互联网+”赋能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变革的内在机理,认为“互联网+”可以拓展农村学校美育课程教学场域、补充农村学校美育教学资源短板、细化农村学校美育教学评价结果、推动农村学校美育教学群智协同、构建农村学校美育新型师生关系和促进农村学校美育联动有机发展。基于此,研究进一步从夯实基础设施、优化技术手段、落实发展任务、完善课程建设和健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赋能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变革的实践路向,以期助力农村学校美育教学工作者正确认识与践行“互联网+”赋能农村学校美育教学。  相似文献   

9.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充分发掘生物学科的美育因素,揭示生物学科的美育价值,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美感",让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又能获得美的享受。但是,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常常被一些教师所忽视。在此,笔者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对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问题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在美术教学中,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通过绚丽多彩的形象信息和错落有致的音响信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艺术作品的内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时,应合理选择教学媒体,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针对同一课业内容,我曾采用过不同的教育技术手段,结果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现代化建设向高等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议题。它包括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创造教育三方面内容,高校可利用自身的优势,采用理情、感性和形象三位一体的培育模式,培养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来。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美育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美育的性质、价值和实现手段值得重新审视。在大学教育中,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美育是指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存在着各自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各学科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和当前教改的重要内容。狭义的美育仅指美育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好审美过程中的世界观、方法论问题,也就是解决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问题,为广义美育的实现服务。大学美育课应以艺术美和多媒体技术为其主要实现手段,艺术美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将为大学美育课教育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3.
The claims made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ave not always been realized. Many programmes in education based on media and technology have produced useful documentation and supportive research; others have failed. The current,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 helpful key to understanding how a problem-solving orientation is necessary to approach teaching/learning designs.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gins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rather than with the medium as a solution. Examples of appropriate applications come from open universities and primary schools where distance, time, insufficient personnel, and inadequate facilities have led to a search for alternative mea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Less successful programmes tended to have confused goals and an emphasis on one medium. They also lacked: support services, staff training, quality software and a system focus. The threads which run through the more successful programmes are described.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fifty years of media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re discussed with an eye toward the future. It is clear tha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s a problem-solving process will lead the field in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4.
文章立足于专业建设的角度,从完善培养目标、优化设计培养方案与设置相关课程、提升教师的审美教学素养、合理地选用教学策略与方法、加强审美教育的教学资源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探讨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审美教育,并提出了相应的审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s a powerful educational tool that can promote integrative STEM education by connect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f science concepts. Yet,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n formal educational contexts is extremely limited. This study engaged pre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N?=?42) in a 3D Printing Science Project that modeled a science experiment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on why things float or sink using 3D printed boats. The goal was to explore how collaborative 3D printing inquiry-based learning experiences affected preservice teachers’ science teaching self-efficacy beliefs, anxiety toward teaching science, interest in science, perceived competence in K-3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science standards, and science content knowledge. The 3D printing project interven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articipants’ science teaching anxiety and improved their science teaching efficacy, science interest, and perceived competence in K-3 tech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design science standards. Moreover, an analysis of students’ project reflections and boat designs provided an insight into their collaborative 3D modeling design experiences. The study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the scarce body of knowledge on how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s can utilize 3D printing technology as a means of preparing prospective teachers to implement the recently adopte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tandards in K-12 scien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林琳 《科教导刊》2021,(1):16-17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人文素养.在新时期,美育作为高校的一种教育手段,通过开设文学类课程的形式,教授大学生相关知识,赏析文学作品,对生动的美的形象产生审美体验,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改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起到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决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进步或革新,实际上它正在引发和推动着我国教育教学思想、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的过程与方式、方法发生根本性变革。正确、充分地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改革方面的作用和功能,进一步推动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快素质教育、创造教育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能美育是一种基于儿童文化心理机制的教育模式,其最直接的教学载体就是动漫文化。运用动漫审美教育技术,心能美育能够激活儿童的心理潜能,并具有独特的美育蕴涵。它既是图文时代的审美教育,也是美育先行的温暖教育。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朝阳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2):114-118,124
当下,高校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的目的、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生命"之维的缺失。为此,高校应适当借助人文课堂来传达生命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生命主体间相互尊重、对话和交流的氛围,要着重对大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和审美教育。也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经验,逐步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20.
王萍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4):112-115,133
红色培训具有专业性、产业性和现场性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红色培训以“重回历史现场”的情境化教学为主,以引导学员主动代入角色,实现寓教于乐;在教学内容上,红色培训注重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在教育功能上,红色培训在强化德育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其他教育功能,使之成为一种“五育合一”的综合教育方式。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和借鉴红色培训的教育成果和经验,提高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