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对欧洲绘画传统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我国美术院校教学中的不足,在回顾欧洲传统绘画的发展源流及技法材料体系的演进变革之后,指出在油画创作中应重视对技法与材料的研究,这样创作才会富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2.
教授风采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4):F0002-F0002
曾宪荣,男,汉族,1948年出生,湖南南县人,现任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系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艺术美学、绘画技法研究,主讲水彩画技法、绘画色彩、中国画和素描技法理论等课程。主持完成省、厅级科研课题“水彩画技法探索与运用研究”、“中国山水画写生技法研究”、“钢笔风景写生技法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绘画形式语言是艺术创作的关键,无论材料技法、色彩、造型等均给中国绘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来看,将材料肌理的偶然、神秘、生动性等融入到艺术实践之中给工笔画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本文对当代工笔画形式语言进行研究,以期为工笔画艺术价值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过分地强调造型和技法,对材料的认识还不够,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把材料教学摆正位置提上日程。由材料介入,通过对传统绘画材料和技法的学习,认识到绘画材料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加强对当代视觉文化的研究,并有效地运用在教学中,可以说这是我们实现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西方油画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材料技法的演变史。由于结合剂的改变,绘画经历了从蜡画、镶嵌画、干壁画、湿壁画、坦培拉绘画到油画的历史变迁。绘画材料的发展丰富了技法表现,而艺术观念则直接导致了技法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绘画 妙笔生花绘丹青 绘画是理论与研究兼具的技巧性很强的专业,不仅要学〉-3绘画材料与技法、技法理论、绘画的创作规律和表现手法,还要研究绘画艺术的现状及发展历史。绘画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艺术创作能力的人才,强调基本功与实践能力是它最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绘画的特征是绘画理念、工具材料及其衍生的笔墨技法三者的统一,任何单独剥离其中一种或将其对立进行中国画的革新都是难以实现的。只有继承中国画的特长,发扬传统绘画中的中华文化精神,才是中国画革新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洪宝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206+208-206,208
中国重彩画一直是民族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彩画在现代,从艺术取向,表现语言、绘画材料方面都有新的发展,高校的重彩画教学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重彩画教学中技法练习课,学生对材料的熟悉和对技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绘画创作的效果。重彩技法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寻找自己的个性表达,并且让学生在技法练习的过程和课程的最后进行小结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中西艺术交流始于明清,这一时期最大的特色是"西学东渐"。明末清初,传教士的进入促进了西方古典主义写实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融合与发展,一改传统中国画的笔墨及线描风格。这个时期绘画的主要特点集中在记实性,其中发展较为瞩目的题材包括装饰性壁画、人物风俗、人物肖像、战功图及祭祀等。本文以《乾隆皇帝大阅图》为研究对象,从造型、明暗、构图及透视等方面详细阐述西方绘画技法对中国画的影响,认为西方绘画技法促进了中国画对光影元素的运用、明暗和透视法的兴起以及色彩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气韵生动"作为中国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法,既是绘画创作和鉴赏的准则,也是指导绘画的具体技法,其中所涉及的气韵与形体、气韵与笔墨、气韵与画家的精神等论述,对于当代中国绘画发展及中国画技法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晋江农民画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别是民俗活动、海洋文化、民居建筑、侨乡亲情等为题材,形成晋江农民画在全国的一大特色。此外,在艺术手法上,除借鉴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外,不断创新,尤其是尝试使用漆画的材料和技法来表现,也构成了晋江农民画的艺术特色及在全国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创新中国画材料必须走出固步自封的以宣纸墨汁为绘画材料的传统理念。文章着重阐述了传统语境下中国画材料着眼于画面特殊肌理的制造和重彩画材料的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同时也强调了目前中国画创新的重点应放在研究和使用传统重彩画材料上。  相似文献   

13.
绘画语言的掌握,是形成艺术家创作方法及风格技巧的关键所在,对任伯年绘画风格及技法的形成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特征。本着重对形成任伯年画风格的三个阶段及对当前中国画教学的影响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山水画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笔墨技法体系。纵览历代山水画作,虽风格不一,但笔墨程式大同小异,师承之脉絡清晰可辨,千变万化不离其宗,表现出强烈的中国山水画的特质。古代大师大多都是从笔墨技法的学习研究入手,由师承而后体察、感悟大自然,获得心灵启示,创新技法,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而笔墨技法的承袭,始终贯穿于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画特有的笔墨技法、独特的艺术性、别致的审美情趣,均与中国书画独有的绘画载体——宣纸密不可分。文章通过对宣纸的特性、应用和创新的研究与阐述,旨在让宣纸生产者把控好生产质量,让书画者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宣纸的特性,使中国传统书画在高质量的宣纸上发挥出最佳效果,更好地传承中国宣纸工艺和中国优秀传统书画精髓。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中的白描手法,隶属于工笔画范畴,是以单色线条表现客观物象形、质、空间的一种绘画形式。深入研究和掌握白描的各种表现技法,对于丰富白描的造型语言,提高作画技能技巧和作品的艺术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彩画从西方传入中国仅百余年,但已融入中国的绘画体系,发展为中国式的独立画种。中国水彩画适应时代变化的审美需求,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博大的兼容性。新时期中国水彩画各种艺术风格和流派的出现,标志着当代水彩画由客观写实转向主观抒发,水彩画这一古老又年轻的画种,在从过去走向未来的现代化的道路上将获得更加自由和丰富的遐想空间。  相似文献   

18.
"目识心记"是中国画在艺术造型上,对客观自然观察认识的一种特殊方法,它在中国画教学的基础训练中作用不可忽视,要通过速写、默写等有意识的教学训练,使学生对中国画的传统有深入的认识和领会,使中国画在兼容西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从工笔到没骨,从没骨到水墨,一再删繁就简,而笔墨的运用和立意就越发的重要。明末清初的画僧石涛,在绘画和画理上对中国的近代美术史有独特贡献。都说石涛笔墨技法独创,在石涛的《画语录》中可以看到他对于笔墨技法的论述,里面提出了新的概念理解。  相似文献   

20.
陈大羽先生秉承齐白石师风,更注重大写意花鸟的研究。又出己意,以独特的画风把传统中国大写意画升华,给当今中国画如何创新以启示。同时,他以一位教师优良的心理品质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较强的适应能力、清晰的记忆力等,极大地影响了当时学生的学习,乃至一生。透过大羽先生一件件作品,可以感悟到他扎实的艺术功底,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