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定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目前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的归因定向特征,探讨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归因定向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的适宜范围;探索乒乓球运动员归因特点等,结果表明,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趋向于内控,女子运动员成功内控与失败内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15~18岁女子运动员失败归因趋向于内部,并超出适宜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成功内控和失败内控都有显著性差异;男子运动员比女子运动员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因素;女子运动员比男子运动员更容易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其它不稳定的、外部的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运动员失败内控趋向内部并脱离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2.
关于女子篮球运动员比赛成败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 Weiner归因理论为依据 ,探讨了我国女子篮球甲级队运动员对比赛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特点。结果显示 ,女子篮球运动员对比赛成败有不同的原因认知 ;失败后的期望显著地高于成功后的情境 ,且极显著地认为失败的结果可以改变 ;成功后主要产生感激、自豪、欣慰 ,失败后主要产生内疚、惋惜 ,成功后情感反应强烈 ;女子篮球运动员对比赛成败归因存在主力运动员与非主力运动员之差别 ,主力运动员情感反应强于非主力运动员。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的情况下,比赛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成功和失败。在这里我主要讲的是失败,因为每个运动员参加比赛都有失败的时候,甚至有多次的失败,我认为这并不可怕,关键是怎么对待,如何去总结好、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说,比赛是运动员暴露问题的最好时候,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研究把运动员的害怕失败作为中介变量,探索感知的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心理疲劳影响的解释机制,并着重观察运动员所感知的教练员民主领导行为和专制领导行为的不同作用影响。研究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采用随机抽样法,让处于不同项目和不同等级的347名(男性为173人;女性为174)专业运动员完成“运动领导行为量表”、“失败表现评估量表”以及“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所获数据采用回归和Bootstrap分析,分别对构建的民主领导行为解释假设模型和专制领导行为解释假设模型进行拟合。研究结果:①感知教练员民主领导行为会显著减少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感,而知教练员专制领导行为则会显著增加运动员的心理疲劳;②感知教练员民主领导行为与运动员害怕失败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感知教练员专制领导行为则会显著增加运动员的害怕失败;③由于感知教练员民主领导行为与运动员的害怕失败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害怕失败在民主领导行为假设模型中的中介解释作用假设不成立;④由于感知教练员专制型领导行为会显著增加运动员害怕失败,所以害怕失败在专制领导行为假设模型中的中介解释作用假设成立。研究结论:通过对运动员所感知到的两种教练员领导行为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专制型领导行为对运动员的负面情绪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会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直接引起运动员的心理疲劳,还会通过运动员害怕失败感的叠加效应来增加其心理疲劳。因此,研究建议在运动实践中应该提倡教练员有计划性的多采用民主型的领导行为帮助运动员有效的减少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参加山西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比赛的学生运动员竞赛失败后采取的应对方式进行分析,采用竞赛失败应对方式问卷对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年级和参加运动会次数等均对学生运动员竞赛失败后的应对方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参加2003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和五城会蹦床比赛的蹦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蹦床运动员归因以及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蹦床运动员的基本归因类型为:面对成功或对比赛结果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归因;面对失败或对比赛结果表现不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蹦床运动员的归因倾向,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文化程度、训练年限上无显著性差异。失败情境下的稳定性维度与运动成绩有显著性意义,优秀蹦床运动员与一般蹦床运动员的归因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理测量与评价方法,对赛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上海市赛艇运动员智力水平良好,智力结构合理;运动员竞赛焦虑水平适宜,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水平发展均衡,优秀运动员个体差异较小,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较好,心理内外控点发展较平衡,但运动员失败心理内控偏高,失败时过于自责,这就需要加强对运动员主观认知与评价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赛前焦虑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对吉首大学健美操运动员进行测试,发现运动员在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失败焦虑、对方实力焦虑因子上得分高于常模,并在社会评价焦虑、失败焦虑因子上出现显著差异,在对方实力焦虑因子上出现非常显著差异.根据测试结果,对运动员在比赛失败、比赛的心理定向,内外压力方面存在的过度焦虑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结果表明:运动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提高了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焦虑调控能力,为其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根据比赛发挥程度将3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分为超常、正常、失常组,采用《赛前情绪量表-T》16×4简表在赛前2h、30min对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组别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差异,探索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适宜比赛的情绪状态。结果表明:不同组别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存在差异;个体失败焦虑、躯体特质焦虑和特质自信相对敏感,与比赛发挥有一定联系,社会期待焦虑并非影响游泳运动员赛前情绪的敏感维度;游泳运动员临赛前应具备较高水平正确导向的自信,中等偏低的躯体特质焦虑、个体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建议教练员重视心理训练和赛时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10.
古代兵法“胜败乃兵家常事”一语,简单道出了战争中胜与败的关系。然而现代体育竞赛中胜利与失败同样是频繁发生。有人甚至认为竞技运动的本质会产生失败。运动员们既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又会饱尝到失败的痛苦。比赛的失利,成绩的下降,观众的辱骂、裁判偏袒都会致使运动员在比赛遭受挫折后,心灰意冷,一厥不振。世界女子优秀跳高运动员迈法特17岁时就获得奥运会金牌,但此后的失利使她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几乎消声匿迹。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洛杉机奥运会上痛失榜首,至今未能有所建树。汉城奥运会上连及格赛都未能跳过,这一切无疑都与运动员的“挫折”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导读     
运动生涯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伤。成功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和对逆境的解读和应对。尤其青少年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逆境应对,是运动生涯、乃至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课。中国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运动员与西方运动员不同的心理特点和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2.
跳高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项目,发展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项力求克服一定高度的运动项目,它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因为比赛总是以运动员的失败而告终,也就是总有运动员不能越过的超极限高度。因此,运动员在跳高比赛中,每次接近或者已经达到自身训练水平时,还想要有所突破的话,就要求运动员技术、战术、智能、体能发挥其出色水平,还需要运动员具有很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对网球竞赛失败应对方式进行研究,从不同年龄、性别、运动等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运动员在回避幻想、情感求助与宣泄、容忍与失助性反应类型中分布比较均衡,不同年龄网球运动员所属的失败类型不同,22~24岁之间属于问题解决类型,18岁以下属于容忍与失助性反应类型;不同等级网球运动员在失败类型上存在着差异,健将级运动员属于问题解决类型,一二级运动员属于情感求助与宣泄、回避幻想、和容忍与失助性反应类型.  相似文献   

14.
跳远运动员赛前自我心理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综观国内外跳远比赛,有不少运动员由于出现多种心理障碍而导致失败,因此,科学地抓好跳远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和自我心理调节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可忽视。 2 赛前心理障碍的特征和主要表现 跳远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常常表现为一种压  相似文献   

15.
以233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考察了运动员自尊、完美主义与失败恐惧之间的相关,并检验了自尊在完美主义与失败恐惧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个人标准与自尊以及面对羞辱和困窘的害怕呈显著正相关;关注错误、知觉父母压力和知觉教练压力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失败恐惧的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失败恐惧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完美主义和自尊对失败恐惧各维度以及总分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尊在关注错误、知觉父母压力以及知觉教练压力与失败恐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表明关注错误、知觉父母压力以及知觉教练压力可以直接预测失败恐惧,也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对失败恐惧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87名运动员进行完美主义、失败恐惧及自我妨碍的调查,考察运动员完美主义、失败恐惧与自我妨碍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个人标准外,完美主义各个维度以及失败恐惧各个维度均与自我妨碍成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完美主义可以有效预测自我妨碍,能够解释自我妨碍32.10%的变异;失败恐惧可以有效预测自我妨碍,能够解释自我妨碍26.30%的变异;失败恐惧在完美主义的基础上对预测自我妨碍具有增值贡献,可以增加对运动员自我妨碍方差解释量的5.80%.失败恐惧在反复思考与自我妨碍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关注错误、知觉父母压力、知觉教练压力与自我妨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运动员越是追求完美就越是担心失败,就越容易产生自我妨碍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法、量表测量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196名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对于运动成功或运动失败在总体上具有适宜的心理控制点结构;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具有偏向于内部控制的趋势;在成功内控的得分上,后卫比中锋、前锋更具有偏向于内部控制的趋势,在失败内控的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主力运动员比非主力运动员更具有偏向于内部控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7个级别的全部赛事成败率进行了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试举成功率比上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抓举比赛中的后掉次数比前掉次数高;挺举的上挺失败次数高于下蹲翻失败次数;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的试举方案比上届增多;同时,对各国运动员试举技术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运动员技术发挥不稳定、实力不足和比赛心理素质不好是造成试举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如果运动员长期知觉其表现为失败的,且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及运气差,将会导致学习无助,且会选择离开运动队。而若将失败结果归因于缺乏努力的运动员,则较不会发生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20.
采用竞赛失败应对方式量表对七所中医药院校的不同性别、年级、年龄和参加运动会次数的学生运动员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通过对参加全国中医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的学生运动员竞赛失败后所选择的应对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参加传运会的学生运动员竞赛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