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梅  胡博 《现代出版》2004,(2):18-21
为适应中国出版产业化潮流,中央已决定对出版体制进行重大改革,这场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社会主义化为目的的出版体制改革,必须以机制创新为重点。其中出版机制的创新包括出版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价格机制、市场退出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建立。本主要就出版企业建立破产退出机制的紧迫性和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出版形势的看法和出版改革的意见》一文,对当前出版改革面临的最好时机、出版改革的根本点是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以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版体制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中肯的分析,富于启发。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对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决定性意义。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版体制的改革中,出  相似文献   

4.
面对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出版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抵御“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健康繁荣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版体制创新。实践证明,体制创新是出版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出版业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出版体制创新的内涵出版体制创新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意识形态规律和出版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调整出版结构为主线和核心,以转变运行机制为动力和突破口,以变革管理体制为重要保障,对不适应出版生产力发展的出版体制进行根本性、全局性、可持续性的调整,是一场…  相似文献   

5.
出版改革的发展趋势康庆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对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出版改革和出版社的发展至少将出现6个趋势:一、出版社组织性质的企业化趋势理顺产权关系,明确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  相似文献   

6.
宏观出版体制改革二探朱小平中国出版业要由行政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出版业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必须在宏观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出版企业宏观结构模式和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一、建立“国家主导型”和“市场主导性”出版企业...  相似文献   

7.
为了学习贯彻十四大重要精神,研究如何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出版改革步伐,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1992年12月11日召开学术委员和在京特约研究员联席会议。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袁亮同志主持会议并首先作了发言。他强调指出,根据邓小平同志南这巡谈话和十四大精神,我们出版界要明确出版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的新型的出版体制。为了建立这一新体制,我们需要在三个方面有新的突破:首先,思想解放程度要比过去加大,要有新的突破;其次,出版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出版社的改革步伐要比过去加快,要推出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再次,由于出版工作是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工作,因此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版体制过程中,要加强和完善宏观管理。出席会议的有戴文葆、叶再生、陆本瑞、邵益文、邓从理、方厚枢、张惠卿、阙道隆、吴道弘、金常政、林穗芳、郑士德、孙培镜等20多位同志。与会同志就当前出版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他们的发言和书面发言要点发表如下(按发言顺序排列),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这不是改良,这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改革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时代赋予了现代出版人绝好的机会,这个时代将会造就大批优秀的、适应现代出版需要的真正有理想有水平有能力的出版人才!""2011年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巩固提高、深入推进的关键一年。总署将按照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工作继续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所以,跟上改革步伐,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方式转变,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一代出版人的……"——新闻出版总署改革办主任、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  相似文献   

9.
苏振华 《今传媒》2016,(8):136-137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迁,我国出版业也在不断发展,出版形势、技术手段、出版体制等都在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在“互联网+出版”的新时代背景下,出版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需求,出版业必须在具有时代使命和文化坚守的基础上,有效推动出版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出版行业,人们对“机制”问题的议论颇多。有说“机制”不行,难以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也有说“机制”依从于“体制”,什么样的“体制”决定什么样的“机制”,换句话说就是现行的出版“体制”决定了现行的出版“机制”;还有说“体制”限制了“机制”,也就是现行的出版“体制”限制现行的出版“机制”先行等等。这些议论确实各有道理。一些出版单位也确被“机制”运转不灵困扰,或者说被“体制”限制着“机制”而不能很好地运转所困扰。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进入尾声,出版单位改革的思路已比较明晰。除人民出版社保留原来的公益型事业单位的体制外,其他所有出版社都将转型为经营型企业单位。这是出版单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中国出版产业化的潮流,对自身带有的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的事业型体制的一次革命,也是国家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推动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作为出版单位,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这场改革之中,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向企业化方向转变,克服陈旧观念、计划经济和“左”的思想影响,按照国际惯例,改造出版企…  相似文献   

12.
“1988年宣传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积极、审慎地推进新闻、出版工作的改革。这个决定表明,出版改革已经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今后改革的步伐势将加快。怎样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在改革的实践中建立起一套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出版体制,以适应全面改革开放的要求和“四化”建设的需要,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本文拟就考虑所及,着重联系出版社的改革,对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体制机制是学术出版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它直接关乎学术出版的功能与效用.创新学术出版体制机制不能只考虑学术出版的现实需求,更要考虑学术出版的发展史,遵循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因为现行学术出版体制机制是与学术出版发展史密不可分的,是近400年来学术出版发展的历史产物.文章从学术出版主体、学术出版服务和学术出版投入三个方面,梳理和回顾了学术出版体制机制的形成与演化历程,为学术出版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史学参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09年的出版理论与实务研究进行了梳理,从出版理论、出版实务、出版体制与机制改革、数字出版、图书发行与书展、图书出版史论六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009年的出版理论与实务研究进行了梳理,从出版理论、出版实务、出版体制与机制改革、数字出版、图书发行与书展、图书出版史论6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巢峰,1992年11月16日在《新闻出版报》头版发表文章,认为出版业是第三产业,从广义上说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即使它的产品有思想性的特殊性,也决不能独立于整个国民经济市场体制之外,所以,出版也要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版体制。这是大趋势。巢峰认为,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是出版改革的一大  相似文献   

17.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重大疫情以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出版工作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建立应急出版机制,需要从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应急出版专家作者群,建立应急出版编辑加工工作体制,建立快速印刷、物流配送工作流程四个方面着手,同时要求出版工作者时刻保持应急出版意识,将工作做在前面,保证在突发重大危害事件发生后以最短时间完成应急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8.
出版体制改革是增加我国出版实力的重要举措,十年来,出版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在回顾出版体制改革历程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出版内容、体制机制、行政管理、资源配置、传播体系几个方面,对出版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做出梳理及说明,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94年7月6日,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杲同志在给河南出版界职工作报告时,对出版改革的总提法提出了自己的新构想。 刘杲提出的出版改革总提法的新构想是:逐步建立以多出好书为目标,以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两个基本特征的新的出版体制。  相似文献   

20.
全面理解和建立新时期的出版体制邵益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符合出版规律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出版体制,是深化出版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根本要求。这个体制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三方面的要求,是一个全面的、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