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99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构建高效有序的图书发行新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办、国办17号文件已经颁发,这个文件是我们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的指导性文件、纲领性文件,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在这个文件所给我们指出的大背景下面,我们怎么做工作,如何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构建高效有序的图书发行新体制,是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这里我谈一些想法和意见。首先,关于协会的性质和任务问题。经济发达国家的书商协会,实际上是协助政府协调、服务于全行业,有很高的权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对会员单位的服务和保护会员单位的利益,是不遗余力的。发协工作的定位和作用,怎么样完善、怎么样加强,我认…  相似文献   
2.
坚持方向 提高质量是繁荣出版的关键新闻出版署图书司司长杨牧之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同志提出:“新闻出版业,特别是出版业,在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展以后,正在经历着一个重大转折,即从实际存在的以总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  相似文献   
3.
<咬文嚼字>的同志向我组稿,我慨然应允.一是我太喜欢这本小刊物了,它刊载的文章生动有趣,尖锐泼辣;二是我太感谢这本小刊物了,它勇敢地担负起咬文嚼字的任务,为扭转"无错不成书"的现象,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尽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4.
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出版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5年1月5日)新闻出版署图书管理同司长杨牧之大学出版社工作会议由国家教委和新闻出版署共同召开,这不仅对大学出版社来讲是件大事,对整个出版界来讲也是一件大事。我们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具有新的本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出版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近,看到《编辑学刊(》2008年第4期)刊登的在浙江召开的关于出版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座谈会的一组文章,很有感触。浙江联合出版集团副总裁骆丹说:从出版社招聘时的笔试成绩来看,编辑出版专业的  相似文献   
6.
办刊物是一门大学问,除了选题、内容、作者、发行、广告等等之外,刊物中文章标题、每一期的目录和上在封面上的要目的处理实在是不能忽视的问题,这里我把我编《文史知识》的体会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们有志于对中国文化、中国出版做出贡献的编辑.要努力跟着那些伟大的学问家、伟大的出版家、伟大的编辑家的脚步前进,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集团的组建,是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和亲自指导下进行的。岚清同志、关根同志曾多次听取关于此项工作的汇报,并给予具体指导,解决有关问题。去年,中宣  相似文献   
9.
典故三则     
破天荒 唐代荆州举业不振,每年解送举人,均未中试,时人称为“天荒”,刘蜕以荆州解送的举人而考中进士,人称“破天荒”。后来多用此语比喻从来没有的事或第一次出现的事。  相似文献   
10.
一 当我写下“最喜今生为书忙”这七个字时,往事前尘尽来笔底.从大学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中华书局做编辑起,我就开始了“为书忙”的生涯.如果再往前推,大学没有毕业时,我已开始了“出版”工作. 1966年初夏,我们已经毕业,只等学校最后宣布分配方案,便可到工作单位报到了.5月25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北大的学生像每天一样照常睡午觉.下午三点,震撼全国的大事发生了.被称为“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就在我们每天吃饭的大食堂东墙上贴出来了.在我的印象中“文化大革命”是从这时开始的.因为那以前的种种事件、种种传说,离我们似乎很远.“马列主义的大字报”一出,霎时间,北京大学大乱,北京市大乱,全国大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