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之后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引用的古诗词翻译为例进行评析,结合口译原则说明以塞莱丝柯维奇为代表的法国释意学派释意理论,在中国古诗词口译中很好地将诗文的形式与内涵用现代的外语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使听者能够从译文中获得尽可能与本国听者同样的共鸣和美感。  相似文献   

2.
对“忠实”作为口译标准进行了研究,通过探讨理想口译的内涵,指出译员在口译中既要充当语言媒介或桥梁,又必须扮演好口译者本身的角色;这就要求译员有时必须完全“忠实”地口译,有时则不完全“忠实”地口译,有时甚至完全不“忠实”地口译;“忠实”对于口译只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完善了前人的评估方法,提出了计算口译忠实度的公式。利用评估公式,计算出同一篇汉英交传语料、不同口译学员译文的口译忠实度。研究结果表明了忠实度公式的可行性。而通过对比口译总体印象分和评估公式计算的口译忠实度百分比,也证明了这一公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口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和世界各国交流越来越频繁,社会对口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译文质量的好坏也经常被人们讨论和研究。本文通过看口译直播视频,搜集相关资料,对译文进行分析,尝试说明口译的准确性和忠实性。  相似文献   

5.
翻译离不开逻辑分析。逻辑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原文并根据理解获得一个概念或意象,从而恰当地运用译文语言表达这一概念或意象。逻辑与原文的分析和理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翻译必须合理地运用逻辑思维的形式和方法,才能获得对原文正确的理解,才能使译文忠实、通顺。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本文从语言表达方式、词法和句法三个方面简述了两种语言的一些重要差异,并指出只有在充分了解这些差异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目的语译文忠实于原文,也有助于保证译文行文的流畅。  相似文献   

7.
肖昉 《考试周刊》2011,(28):46-47
模糊性与精确性一样,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口译要求即时性.口译者没有太多的时间琢磨用词,因此不可能像笔译那么准确。本文以口译的即时性为出发点,提出在口译临场紧张的状态下,译者可以通过巧用模糊语言使译文顺畅准确。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个再创造过程 ,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本文从社会需要、读者心理、文化差异等十个方面阐述了影响译文忠实性的诸因素 ,力求做到译文既忠实又言达 ,并提供了适量的资料供参。  相似文献   

9.
口译要求译员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技能和丰富的专业领域知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非英语专业高端学生因此成为新世纪口译人才的潜力军。本文阐述开设多学科背景口译课程的意义,分享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成效,探索提高大学生口译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源文只是形成译文的众多因素中的一种,该理论对口译教学的启发在于,口译教学应该摒弃依赖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方法,转而在课堂上模拟出各种口译情景,为形成译文提供除文本以外的其他积极因素。实践证明,这种情景口译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口译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几个具体问题,诸如语调、长句及数字的翻译、错误的补救等等,阐述了商务口译中应采取的策略和技巧,指出了如何在忠实于原话的基础上实现精练的表达,如何提高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12.
记录口译笔记是口译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良好的口译笔记记录能力可提升译文的准确度、流畅度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程度。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常出现语速不当、混淆逻辑、遗漏信息等问题,从而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和语言功底不扎实,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考试过程中记录口译笔记的能力较差。文章首先阐述了口译笔记的特点以及其在口译考试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考试过程中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如身心状态,记忆能力和笔记之间的互补性等。此外,文章就如何在口译考试中有效地记录笔记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如简要性,层次性以及多符号混用等方法综合使用。最后,文章指出口译考试成功与否,既依靠译员长期积累储备知识、经验,还需要将瞬间接收的信息与长期记忆激活,并转化成笔记,使口译过程持续流畅进行。  相似文献   

13.
记录口译笔记是口译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良好的口译笔记记录能力可提升译文的准确度、流畅度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程度。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常出现语速不当、混淆逻辑、遗漏信息等问题,从而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和语言功底不扎实,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考试过程中记录口译笔记的能力较差。文章首先阐述了口译笔记的特点以及其在口译考试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考试过程中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如身心状态,记忆能力和笔记之间的互补性等。此外,文章就如何在口译考试中有效地记录笔记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如简要性,层次性以及多符号混用等方法综合使用。最后,文章指出口译考试成功与否,既依靠译员长期积累储备知识、经验,还需要将瞬间接收的信息与长期记忆激活,并转化成笔记,使口译过程持续流畅进行。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要把一种语言的情感色彩用另一种语言表现出来,就要求译者从名词的象征性、动词的时态、近义词的选择、否定问句、祈使句加简短问句的使用上去注意,使译文忠实于原文的情感色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解释记者招待会口译过程中译员显身和隐身的必要性,并通过详细案例,指出在记者招待会的口译过程中译员是即是忠实的"传话筒",也是对话的共建者和协调者。  相似文献   

16.
口译笔记是口译过程中使用的辅助记忆手段,是译员应当掌握的一项核心技能,也是是确保口译质量的必要因素。然而在口译笔记训练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误区,使笔记不能发挥其作用,反而影响了译文的表达与质量。本文通过系统分析这些误区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为如何科学有效地口译笔记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口译专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多模态口译教学对视频素材的恰当运用。文章利用眼动仪探究受试在视频字幕模态和无字幕模态条件下认知负荷的变化及其与译文质量的关系。邀请40名受试无笔记交传TED视频。实验证实视频的字幕模态在口译输入时会对受试认知负荷产生影响,字幕模态输入降低受试认知负荷,提升译文表达的流畅性,译文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8.
在口译实践中,译员的职责是在准确理解后,用高度凝练的译语将源语内容传达给听众。口译初学者的口译实践往往存在译文完整性较差、表达复杂难懂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正与口译表达中的冗余现象相对应。本文主要探讨新手译员实践中的口译冗余现象,通过社会语言交流中的冗余现象来探究口译冗余的定义、成因以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口译具有很强的即席性和时限性,且讲话者多是即兴发挥。为了保证听众接收到正确的信息,译员必须要有语篇意识,并自觉地将衔接理论应用于口译全过程中,使译文通顺流畅、表意准确。本文通过实例具体分析衔接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施巧  严静 《英语广场》2023,(23):61-65
本文结合已有学者以学生译员或职业译员为实验对象进行的实证研究,总结并分析已有研究中汉英和英汉口译实践所使用的语块数量和类型对译文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积累不同类型的正确语块对于提升口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语块的不断积累并不总能促进口译质量的提升,语块的使用也会阻碍口译水平的持续提高。职业译员使用大量语块且选择稳定,学生译员和口译初学者则语块意识较弱,对译文产出的监控意识和能力也较薄弱,因此培养和增强语块意识、加强语块类型训练是提高译员口译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为口译学习者提供帮助,为日后开展有关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