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意理论指出,口译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或意义,而意义是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口译领导人讲话时,译员要抓住源语的核心意思,通过逻辑推理“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忠实、准确地对原意进行完整转达。  相似文献   

2.
以法国释意理论产生的背景极其提出的口译程序为导引,结合会议口译实例,论述了该口译程序三个环节有助于译员提高口译质量,更为重要的是为确立衡量口译质量的"忠实"和"对等"标准提供了依据。并且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对释意理论受到的质疑、批评做出回应,纠正了相关误读,以便为正确运用释意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口译质量进行评估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针对口译译员的身份与作用,应用关联理论,读者反应论阐述他与其受众之间的关系保持。口译译员的作用是交流,他的工作是瞬间即逝的,根据心理语言学研究结果,人的知识积累总是受“前见”的影响,认为口译译员在作当场口译时必须隐藏自己原发言者不同的,且会干扰受众接受信息的“自我形象”但本文还提出,这不等于说在贬低译者的地位,而是建议翻译理论者应考虑到口译译员的存在,从各方面研究其作用,而不是只是局限于语言学层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解释记者招待会口译过程中译员显身和隐身的必要性,并通过详细案例,指出在记者招待会的口译过程中译员是即是忠实的"传话筒",也是对话的共建者和协调者。  相似文献   

5.
刘庆雪 《九江师专学报》2007,26(4):96-97,122
口译的特点决定了口译表达有时无法顾及语言细节,在口译中如果遇到困难时,可以采用模糊表达来减少信息的流失、减轻译员的负荷,提高口译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针对口译译员的身份与作用 ,应用关联理论 ,读者反应论阐述他与其受众之间的关系保持。口译译员的作用是交流 ,他的工作是瞬间即逝的 ,根据心理语言学研究结果 ,人的知识积累总是受“前见”的影响 ,认为口译译员在作当场口译时必须隐藏自己原发言者不同的 ,且会干扰受众接受信息的“自我形象”。但本文还提出 ,这不等于说在贬低译者的地位 ,而是建议翻译理论者应考虑到口译译员的存在 ,从各方面研究其作用 ,而不是只是局限于语言学层面  相似文献   

7.
当前制约口译教学取得较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口译教学并没有和语言教学很好地区别开来.文章主要从口译和大学英语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口译和听力,口语、笔译之间的关系,以及译员能力与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最后得出语言能力是学习口译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语言教学不能替代口译教学.口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  相似文献   

8.
口译笔记对译员的记忆有很强的提示作用,可通过再现帮助译员进行记忆的提取。口译笔记应遵循层次分明、简明扼要、凸显要点和多用符号等原则。在口译笔记教学中,教师应分析一些常见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解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没有一种会议对译员来说是不需要准备的”。本文结合笔者具体实践,从了解议题,与演讲者沟通,确认会议安排和熟悉场地,以及译员所应具有的心理准备等方面,论述了会议前的口译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陈娟  林正柏 《英语辅导》2010,(1):164-166,171
商务口译是商务活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桥梁,其语言必须得体,但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言离格现象严重影响了国际商务活动的进行。本文分析了商务口译中语言离格的成因及其危害,探讨了具有针对性的商务口译策略,提出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外商务活动,译员须多渠道、全方位地跟进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提升跨文化意识,增强语用能力,以满足中外商务活动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口译笔记作为包含听辨、理解、记录的一个认知过程,是译员尤其是交替传译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译员借之储存大量信息,有效弥补大脑短期记忆不足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口译笔记的记录训练成为口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分析了口译笔记的重要性、作用和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口译笔记的方法,力求帮助教师完善口译课堂训练并指导学生掌握口译笔记技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两套调查问卷出发,旨在较为准确、客观地了解中国口译市场对口译工作和译员素质的要求以及大学本科层次翻译专业学生对口译工作和译员素质的现有认知,从而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对大学本科层次翻译专业的口译教学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求提高本科层次的口译教学质量,为中国口译市场输送更高质量的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支撑,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现场口译稿为语料,分析在口译实践中译员是如何动态地选择语言,作出顺应,以期说明语言顺应论对口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口译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交际时有用而便利的手段。口译交流的不仅是语言,更是文化。合格的译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口译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这一意识。  相似文献   

15.
口译预测是口译中用来缓解译员短时记忆的负担并且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策略,一般可以分成语言内预测和语言外预测。译员可以根据词语的固定搭配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预测,也可以通过积累语言外知识和充分地译前准备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作为自然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在口译实践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即可满足人类用有限的语言去描述无限的自然,又可为译员减轻口译实践中的压力。该文旨在通过对模糊语言的定义、分类及应用的分析,从而使得口译员能更好地掌握应用方法及技巧,顺利地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言作为自然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在口译实践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即可满足人类用有限的语言去描述无限的自然,又可为译员减轻口译实践中的压力。该文旨在通过对模糊语言的定义、分类及应用的分析,从而使得口译员能更好地掌握应用方法及技巧,顺利地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18.
耿立 《英语广场》2021,(11):51-53
对于口译译员来说,从掌握语言和言语外知识到完成口译的每个阶段都不容易。掌握语言阶段属于口译的“译境”阶段,而对言语外知识的掌握是口译“意境”的基础。要实现从“译境”走到“意境”,译员必须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对信息或者言语外知识进行解读,让源语信息能够清楚明白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解读”是和“释义派”理论提倡的“释义”同样重要的口译环节,但是比“释义”更复杂、有效。“解读”是口译“译境”到“意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会议交传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通常需要译员对于所接收信息进行整合。而塞莱斯科维奇口译三角模式并没有将译员对于信息的处理列为口译活动中的重要一步。因此,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译员口译记录为案例,探究译员在处理信息的心理过程及策略,试图对上述模式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译论影响下的口译训练模式多以文本为中心,鲜少关注译员。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译员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转换能力需求不断提高,生态翻译学的“译者中心”观点应运而生,强调发挥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译员中心地位,这对口译培养模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启示。文章研究生态翻译学在口译训练模式中的诠释,探索通过口译生态环境模拟课堂提高译员在真实口译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