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电是一种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静电可以用来为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但静电也常常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麻烦 .有时 ,它使人遭到电击 ;有时 ,它严重影响正常工作 ;更有甚者 ,它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为此 ,笔者介绍以下常用的静电防护措施 .一、接地所谓接地 ,一般是指把金属导体与大地连接 ,使它和大地等电势 .静电接地有直接接地和高阻接地之分 .前者是金属性接地 ,用来清除静电导体上的静电 ,这是清除导体上静电普遍采取的安全化方法 .后者是带有兆欧级电阻的接地 ,用来清除静电亚导体或静电绝缘体上的静电 .…  相似文献   

2.
一、静电复印机静电复印可以迅速、方便地把图书、资料和文件复印下来.静电复印机的中心部件是一个可以旋转接地的铝质圆柱体,表面镀一层半导体硒,叫做硒鼓.半导体硒有特殊的光电性质:没有光照射时是很好的绝缘体,能保持电荷;受到光的照射立即变成导体,将所带的电荷导走.复印每页材料都要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等步骤.这几个步骤是在硒鼓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依次完成的.充电:由电源使硒鼓表面带正电荷.曝光:利用光学系统将原稿上字迹的像成在硒鼓上.硒鼓上字迹的像,是没有光照射的地方,保持着正电荷.其他地方受到了光线的照射,正电荷被导…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电像法求解接地导体球与均匀带电圆环位于以导体球心为坐标原点的某个球面上的静电问题;用推广了的静电边值关系分区解拉普拉斯方程得到接地导体球与均匀带电圆环静电问题的解;二者结果完全一致,说明推广的电像法正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分类,电源生产过程中的静电主要为固体带静电和人体带静电,详细列举了电源上不同元器件损坏的静电值.总结了生产过程中静电的管理经验,具体包括材料的材质、车间温湿度、人员培训以及静电接地和防护的管理.得出静电管理的重点在于2方面,一方面为生产中工艺过程、材料选择限制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另一方面为创造条件加速静电的导走或者中和.通过提前预防避免发生因静电导致的浪费及品质事故,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电场线是电场的生命线 ,巧用电场线可以速解静电场问题 .一、利用电场线确定库仑力例 1 如图 1所示 ,点电荷 q位于无限大金属板一侧 ,金属板接地 ,周围是空气 ,试求 q与金属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解析 ] 根据静电感应现象 ,无限大金属板右侧将感应出与 q等量的负电荷 ,直接计算 q与板上负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已超出中学范围 .但利用电场线分布特点可得到巧妙的求解方法 .根据静电平衡特点 ,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 ,从导体表面发出或终止于导体表面的电场线一定与导体表面垂直 .据此我们可以画出 q与无穷接地金属板之间的电场线分布 ,…  相似文献   

6.
静电计是物理静电学中常用的仪器。静电计在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电容器的电容"这一节中出现,并在注①中作了如下介绍:"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来测量电势差。把它的金属球跟一个导体连接,把它的金属外壳跟另一个导体连接(或者同时接地),从指针的偏转角度就可以测出两个导体间的电势差。"  相似文献   

7.
处在外界静电场中的导体,在静电平衡时,感应电荷如何分布?当导体接地时,感应电荷又如何分布?不少物理书刊上常采用图1(a)、(b)来说明. 这两幅插图表明:导体B不接触时,左右两端都有等量异种感应电荷,而一旦接地,右端感应电荷消失(转移到地球),但左端感应电荷似乎不变.  相似文献   

8.
正《静电现象的应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七节的内容.本节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时容易入门,但是很难理解透彻,甚至有肤浅的理解或者望文生义.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容易产生六个错误观点,现逐一进行分析.观点一:因为"静电平衡时,导体及其表面的自由电子不再定向移动",所以导体及其表面的自由电子不再运动,完全是静止的.如果自由电子定向移动,亦即导体没有达到静电平衡.所以,"静电平衡时,导体及其表面的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2册电磁学部分内容中提到:"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导体内表面不带电".这一结论可以用实验来验证.如果用口径不大的导体球壳和传电小球来演示,会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只能从导体球外表面让导体带电,这对说明电荷分布在导体外表面  相似文献   

10.
卞志荣 《物理教师》2008,29(12):14-15
静电计又叫电势差计或指针验电器,它是中学静电实验中常用的半定量测量仪器.新课标教材3—1第30页用静电计测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从而来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与旧教材相比不仅篇幅加大,而且还突出了物理实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而对此实验的主要仪器静电计的介绍只是在页下简单注释道:静电计实质上也是一种验电器.把它的金属球与一个导体连接,金属外壳与另一个导体连接(或金属外壳与另一个导体同时接地),  相似文献   

11.
静电屏蔽在常规状态下分为静电内屏蔽与静电外屏蔽,通过电场中的导体特性可以进行有关推导,并且延伸得到大范围屏蔽的结论,对屏蔽进行推广和外延(限于高中知识),以解释无穷大的带异种电荷的平行正对导体板其中一个外侧接地不漏电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是“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一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时应深刻理解和掌握下列概念:(1)何谓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2)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条件?(3)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电荷(导体原来带电或原来不带电)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会有电荷的重新分布?(4)怎样运用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及场强迭加原理求解简单问题中导体的电荷分布,以及场中有导体存在时的场强和电势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避雷针的作用实际上是把所能发生的突然的大规模放电变为较缓慢的、小规模的放电.笔者尝试着把避雷针工作过程演示于课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图,尖端导体A安装在绝缘支架E上.支架E相当于建筑物.用导线B把尖端导体A接地.导体球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物理第三册第六章“电场”第三节“电场中的导体”中,法拉第圆筒实验是“导体的静电平衡”这一节教材要求的一个重要而又关键的演示实验。它是验证静电平衡中一条重要的规律: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带电导体(孤立带电体),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  相似文献   

15.
一、静电有“压高量少”的特点吗? 把“电压高”、“电量少”作为静电的特点,是以两个实验为依据的[注1]。下面,先让我们来分析这两个实验。 1.为说明静电有“电压高”的特点,常用这样一个实验来证明: 将直流电压为“220V”或“380V”的火线用绝缘导线(可用万用电表的表棒)接到金箔验电器的导棒上去,把地线接到验电器的外壳上,便见金箔张开,但其张角并不大。若把某一带静电的带电体去接触验电器导棒,金箔张角要大得多,有时几乎张成直角。可见,金箔的电压(亦即带电导体对地而言的电势差)高到几百伏乃至几千伏。这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导体达到静电平衡后,电荷是分布在它的表面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带电金属球的实例计算,说明把金属导体带电看成“面分布”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1 导体的静电平衡状态将因条件变化而被破坏例1 导体B原是中性的,内部场强为零,这是最简单的静电平衡.若把点电荷A放在B的左端,A就在周围(包括B的内部)产生电场,迫使B内部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结果使B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电场中的导体”这部分内容时 ,许多学生反映 ,即使把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特点记得再清楚 ,但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仍然不能灵活应用 .特别是遇到金属球壳的静电平衡问题 ,常常是无从下手 ,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 .本文拟从金属球壳在不同的静电平衡条件下 ,应用电场的叠加的思想讨论其带电、电场强度、电势等问题 .1 孤立带电金属球壳的静电平衡(1 )根据孤立带电导体在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 ,其图 1内部不会有净电荷 ,故金属球壳所带电量全部均匀分布于外表面 .如图 1表示薄金属球壳A带正电q时电荷在外表面的分布情况 .(2 )球壳内部及…  相似文献   

19.
1像电荷 电场中的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表面上的电荷往往是非均匀分布的,例如图1所示,一半径为尺的接地金属导体球,在离导体球心相距为n的位置放置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很显然,球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是非均匀的,要求感应电荷对q的作用力并非易事,这要用到静电场的唯一性定理,利用电像法来求解.  相似文献   

20.
关于导体接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体接地后电位是否一定为零导体接地,就和地球视为同一导体,即导体与大地等电位。在教学中一般认为大地与无限远等电位(零电位)。因而通常规定接地导体电位为零。其实,这个结论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首先我们将无限远处的电位看作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