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多人都说“80后”不行了、“90后”不行了,但我觉得,孩子们没有出问题.而是我们出问题了。 我父亲认为我不如他.争论了将近20年.每次吃饭就吵架。直到前几年我对他说.我把十六七岁的儿子养到了一米八.你把我养成这个样子。你看是你本事大.还是我本事大?  相似文献   

2.
十年“文革”,一场噩梦.我一生最宝贵的青年时代就在这量梦中度过.但我无悔.因为我看到了许多在正常情况下看不到的东西,“文革”期间发生的那些荒谬绝伦的事情,后人难以置信。也难以想象.回首往事,随手写下当时点滴见闻。  相似文献   

3.
权蓉 《知识窗》2011,(6):8-8
在吃老师的藤条之前.“豌豆”这两个字我是不会写的,总把“豌”写成“碗”。但豌豆尖,却是我还冒着鼻涕泡泡的时候就会做的菜.从地里把绿绿的豌豆尖掐回来.洗净后放在滚水里一汆.捞出来淋上煎好的辣椒油,再放进芝麻之类的作料一拌.就是地道的一道家常莱。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文化》2004,(3):48-48
“活性水”即通常所说的“温开水”。这种“温开水”必须是在水烧开后骤然降温至20—25摄氏度。才具有最佳的生理活性,如果将烧开的水任其自然降温.特别是滞留空气中10小时以上。随着降温和气体再度溶入.它的活性便会减少7096以上,使“活水”变成了“死水”.并且随着细菌的进入还会发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
田野 《知识窗》2011,(12):60-60
申不害原是郑国的一个小吏。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灭亡后,申不害寄居在堂兄家里.弃“道”从“法”,开始研究新的治国策略。这一研究就是21午。申不害对堂兄说:“日后如果能够东山再起.我一定要报答你的恩情!”堂兄笑了笑,说:“报答不报答没有关系,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  相似文献   

6.
杨莹 《知识窗》2013,(1):55-55
他.这是一个暧昧而多情的音节,说出来时嘴角还残留着些许靡靡之音.在你年轻时.她曾多少次脸蛋微红地轻轻呢喃着“他”。然而。当我出现时,你甘愿从舞台上退下.变为将我送上舞台的“你”.这个平凡至淹没于人海的音节.  相似文献   

7.
引子:稚子数星图 夏日的夜晚,天蓝风清,星漠弥漫。我躺在母亲的怀里,遥望着满天星斗,怀着神秘而又好奇的心情,伸出自己的小手.十分虔诚地数着:“一,二……”,一遍,两遍,……:慈祥的母亲望着我哑然失笑。用手抚摸着我的头发:“傻孩子.大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对话中,我们有一种倾向——好用大词。“不同凡响”是“好”的新说法,“惊人的”是“不错”的新叫法,而新出现的“超大”呢,其实只是“大”的意思而已。上个周末,我在华盛顿的一家餐厅,我所询问的每一样东西.都被他们夸大起来回答。我:你们这里三文鱼怎么样?侍者:妙极了!我:那有没有附加米饭?  相似文献   

9.
善观雪 《知识窗》2013,(2):23-23
美玲突然加我的QQ.吓了我一跳。我们是大学同学.她就睡在我的下铺.可我们关系并不好.我有点“怕”她。她有洁癖.有一次早上起床.我把被子提起来.站在床上抖了抖,结果,她大发雷霆:“你注意点.脏死了.灰尘全掉到我床上了。”从此以后.我就离她远远的,见到她都躲着走,我上床、下床、叠被子的时候都轻手轻脚的。  相似文献   

10.
做人     
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不叫“人”,先是被叫作“婴儿”“宝宝”,过后又称“小孩”“儿童”,我没听说过谁生下来后被喊作“小人”的。可见,人是“做”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玩微博的落落 落落应聘到公司的时候.引起了大家很大的兴趣。因为落落的到来使我们这个由“60后”“70后”“80后”组成的公司终于有了“90后”。  相似文献   

12.
景才瑞 《科协论坛》2006,21(7):37-37
我有幸很早就成为这个“科技工作之家”中一个成员,十分庆幸。我更有幸很早就结识了这个“家”中的第一任“家长”一一李四光教授,更是十分庆幸。  相似文献   

13.
选择     
本期“名师”栏目过传忠老师在《阳光来自“真”、“善”、“美”——对语文教学生涯的思考》中写下了自己求学时亲身经历的感受:“从小学到高中.每一次新书发下来.我都抢着阅读语文课本.先睹为快.甚至争取在短时间里通读一遍。这些时光是美好的,就如同踏进了芳草地之后.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光辉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宝库中一颗璀灿明珠。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标志,二十年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灯塔.二十一世纪初,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以“三个面向”为标志的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面向”与“三个代表”一道成为深化我国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这就构成指导我国教育的著名“双三”方针。  相似文献   

15.
方明威 《知识窗》2011,(4):27-27
跳槽到了新的公司.但无论年龄大小或职位高低.你在新公司中都是“新人”。如何快速融入新公司.我的三点经验对你也许有用。  相似文献   

16.
等待24秒     
刘东华 《知识窗》2010,(10):15-15
去南方某城.中途转车.因为时间很短,只好选择车站附近的一家“肯德基”解决午餐。在吧台前点好汉堡、饮料.加一包薯条。付钱时.服务员很客气地告诉我:“薯条还要等一下。”我随口问一句:“等多久?”服务员马上去附近的窗口询问.然后跑回来告诉我:“还要等待24秒。”她的回答,让我禁不住会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17.
汪月霞  索标 《科教文汇》2013,(5):37-37,41
现在的高校班主任不同于中学或者小学,面对的更多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90后”是由中国特色的“421”家庭模式培养出来的“温室的花朵”.他们接受更多的家长的宠爱和物质的享受,因此容易成为缺乏责任、尊老爱幼、吃苦耐劳,甚至唯我独尊的一代。然而“90后”大学生又会时常表现出令大家欣喜的助人为乐、不怕牺牲、思想活跃的优良品德。作为“80后”的我,在很多思想方面还是容易接近这些“90后”,但是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必须了解“90后”大学生的内心活动以及思想特性,引导他们走入更顺畅更健康更活跃的年轻生活。、  相似文献   

18.
受到激怒的父母常会告诉孩子,“跟你说话时,两眼看着我!”如今心理学家通过对小家伙处理复杂信息过程的研究后发现,这些家长对孩子说的话应该反过来,“跟你说话时,别看着我!”  相似文献   

19.
钟宏 《科学与文化》2005,(11):53-53
曾经有一度,我的情绪糟糕到了极点,对“工作着是美丽的”这句话深恶痛绝。那时“郁闷”、“萎靡”是我的形象代名词。后来才知道,当时我患上了一种职场中“白骨精”们才会患的时尚病——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20.
怪怪消息树     
《知识窗》2010,(7):47-47
网上小学生“雷”人日记 “这些年来.我一直有点喜欢另一个人.但是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和爱情。”你敢相信吗。这句颇有王家卫风格的话,竟然出自一名小学生的情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