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困扰当代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造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有关,从城镇化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探讨,认为城镇化可以拓宽农村与农民的发展空间,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三农问题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农民、农业、农村)引起了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数学中关于三农的问题自然成为数学教育关注的热点,连续多年的高考中多次出现有关三农问题的大题,由此可见,数学关注农业、贴近农民、走近农村成为数学与时俱进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人的思考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力量对社会乃至世界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从新的理论视角从立足个人、放眼世界和面向未来三个层面对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进行了阐释,探讨了以人为本对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实启迪,说明现实的以人为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继承和发展,从而提升"以人为本"思想的价值意义,更好地将其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实现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的问题,2005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了取消农业税的重大议案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农村教育”同样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为此,本刊特地编发了5篇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笔谈文稿。其中,前4篇文稿分别从农村教育投入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政治背景以及教育模式与社会的耦合关系等不同角度,扼要讨论了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与发展的路向;最后1篇文稿则从农村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高度,对农村教育研究的状况及其前景作了较为透辟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关于德国职业教育的讨论如火如荼,学习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由于众多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国家都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德国模式的优势,所以对德国模式的认识需要从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层面。在历史机缘中产生的"共享意识、以社会声望为导向的职业传承、私法传统、新教伦理、行会传统、普鲁士文化和现代联邦民主理念"是德国的职业文化的核心意涵,中国要想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除了教育改革以外,还需要翻整中国的社会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转型期。当时的法家以"以法治国"为口号,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然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的问题,2005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了取消农业税的重大议案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农村教育”同样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为此,本刊特地编发了5篇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笔谈文稿。其中,前4篇文稿分别从农村教育投入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政治背景以及教育模式与社会的耦合关系等不同角度,扼要讨论了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与发展的路向;最后1篇文稿则从农村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高度,对农村教育研究的状况及其前景作了较为透辟的剖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是20世纪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与此相应,历史和文学对于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的叙事,在这种文化语境中也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和建构。文章即以清末民初思想历史层面的社会性别女性英雄指认话语——"英雌"话语的建构为背景,来探讨此期柳亚子文学创作中的"英雌"想象拟构,阐明这些作品在认同思想历史的"英雌"话语时,又是如何丰富和参与建构"英雌"话语的。  相似文献   

9.
传统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困落后,因而改造传统小农经济就成了中国人民寻求自身解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在倡导和推行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对此进行了伟大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遗留下来大量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当前倍受关注的“三农问题”的出现。反思这段探索的历程,会发现农业人口过多与土地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而这一基本国情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进入一个大转折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持续转型,社会行动秩序呈现出双面性特征,社会心态与文化价值也发生深刻转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急需解决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梳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思想脉络。在当代中国人类学研究中,力避"国家—社会"相互对立的思维方式已是明显的学术主调,而当代中国社会学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研究却极大地丰富、凝练和升华了"国家—社会"关系的"中国理念"。对于今天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当代中国的社会巨变不仅规模空前而且质性独特,使得"国家—社会"关系面对从未有过的实践背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配置问题也更为尖锐。因此,"中国理念"和"中国经验"是应对现实考量的郑重选择,而如何回应这些前所未遇的现实考量也不断激发了"中国经验"的实践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成了中国进入小康社会的瓶颈与关键。农民的增收、农村面貌的改变以及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极其复杂、艰难、长期的过程。帮助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民营企业家面临的一次发展机遇;另外,还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古人说"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这"天下"指的就是传统农业社会中占人口90%以上的农民。  相似文献   

12.
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农村改革正式起步。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的改革由破除人民公社的旧体制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由农村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到农村改革发展的整体规划与战略部署,"三农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任务,旨在从制度层面渐进式地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正从经济层面向社会层面延伸、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已成为基层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果基层政府不能及时、正确地解决社会矛盾和利益,就往往会激发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若此,社会稳定局面破坏,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受损。从我国现阶段基层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的观念和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提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新思维、新措施.从而提升基层政府的公信力.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4.
新潮"成长小说"的基本叙述模式呈现为:从"家乡世界"闯荡"陌生世界",在此基础上展开一种现实的而非理想的成长经验。这个奠基性的残酷"成人礼"叙述模式是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文学的改写,在"家乡世界"已知性的层面上开始了对"陌生世界"的认识和挑战,与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相契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愈加复杂,因此大学生"特殊群体"人数逐年递增。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层面上,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社会处在一个新旧世纪更替的时代。近代社会"公"的观念的生活基础——公共领域发生了变化与转型,具备了新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公"观念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展。近代众多的思想家从爱国角度出发,从各个层面探讨了国人的公德现状以及缺失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公德的对策,为中国公德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近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64-68
模因论为语言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习式讲话"英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在模因论视域下,从语言层面、文化层面、意识形态层面对"习式讲话"的官方权威英文翻译加以分析,研究发现权威译文因遵循了模因传播的规律,最大程度保留源语模因的本色,以高保真度传递并广泛传播,使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成为强势模因,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通过探讨,以期为涉及"习式讲话"内容的翻译及其他翻译活动提供借鉴与指导:以官方权威翻译模因为参照,不断充实语言模因储备,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推动"两廊一圈"建设是基于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全面深入发展在经贸合作方面的具体成果,标志着中越经济在迈向一体化方面步入了规划和实际操作层面,是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个战略举措,并对区域内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心学以"心体"立论,既强调普遍之理为心体的内容,又赋予心体特有的情感—心理体验。王阳明实现了普遍之理与个体之心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这种包含"二重性"的心体超越了朱熹"性即理"的观点,显现出心体特有的灵动性和内在的张力。心体的"二重性"对中国人灵魂和精神境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从心学历史演进来看,以二重性为表现形式的内在紧张,导致了王门后学的分化,在社会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校漂族"是游离于高校和社会边缘的特殊群体,其作为高等教育大发展背景下部分高校毕业生的一种临时生存状态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校漂族"群体的出现与就业观念落后、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等主客观因素有关,其发展特点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社会管理的一些问题,对人才资源的浪费、对高校甚至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等也不容忽视,因此应从政府、社会、高校、"校漂族"四个层面共同努力,使"校漂族"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