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必然性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出现的趋势,即合乎本质的、规律性的联系,它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而偶然性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非本质的联系,它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很明显,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有区别的,但二者并非截然分开.一方面,必然性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而偶然性的背后,则隐藏着必然性.偶然与必然是辨证统一的,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会获得机遇,促使新的发明创造产生.  相似文献   

2.
必然性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出现的趋势,即合乎本质的、规律性的联系,它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而偶然性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非本质的联系,它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很明显,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梁莉 《文教资料》2007,4(36):12-15
在哲学领域,所谓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所谓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统一关系理论指导下,笔者通过研究"三言"中那些具有偶然性情节的作品,概括了偶然性情节对作品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三言"作品中运用偶然性的问题。本文所论的偶然性,是指服从于作品主题、作家美学理想和塑造人物形象需要,揭示社会历史必然性规律的,由偶然性事件引发的情节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 什么是必然性?什么是偶然性?它们的关系怎样?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我国哲学界当前存在的、流行的一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什么是必然性?必然性指的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定如此的趋势、方向、前途。什么是偶然性?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现象的一个特性,即:它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以这样的情形出现,也可能以那样的情形出现。有些同志不是这样看的。他们说:人类在自己漫长的实践中发现,有些现象是不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哲学史上,王充是第一个把必然性与偶然性作为一对范畴进行考察的哲学家。在自然观上,王充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思想,与当时的经验自然科学水平基本是适应的;而他用遇、幸、偶、适等概念建构的适偶论,则是对偶然性范畴的积极探索;特别是他提出的“二偶三合”说,不仅探讨了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必然性决定偶然性,必然性通过一系列的表面的偶然现象来实现,而且揭示了偶然性是在诸必然过程的交叉点上出现的思想,对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的历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偶然性“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的传统哲学观点,既不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又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因而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偶然性和必然性是不可分离的、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这是一篇带议论性的科学说明文。作者以简洁的文字,通俗而又准确的语言,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事例,生动而有力地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所表现的相互关系,这种用浅显的事例来说明和论证深奥道理的写作方法,正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可以确定为: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两者不仅互相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关系与哲理;  相似文献   

8.
考察中外作家的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可以发现,作家呕心沥血、惨淡经营而构思、刻画出来的人物性格往往会“背叛”——违反作家的创作初衷而自然发展。究竟该怎样认识这类现象?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深入探索这些问题,无疑地将会丰富我们对于文艺创作对象主体性的认识。一、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反映的是事物和现象彼此间不同类型的联系,即本质的联系和非本质的联系。对于作为艺术创作对象主体的人物来说,其性格发展演变的种种迹象恰恰如其丰富性和复杂性反映了其间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反映了其间内在的与外在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哲学通说将必然性界定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将偶然性界定为一种个别的不稳定现象,认为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外部条件,这就曲解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本来面目与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事实上,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事物的一种发展趋势,都产生于同一事物的内在矛盾,必然性产生于内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偶然性产生于内在矛盾的次要方面。必然性是大到接近于1的最大可能性,偶然性是小到接近于0的最小可能性。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实现开辟道路,必然性也为偶然性的实现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无论是高考文科综合,还是历史单科高考,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规律来解题的题目屡见不鲜。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比较欠缺。笔者谨撰此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番探讨。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所谓必然性,也称规律性,是指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前进…  相似文献   

11.
巧合,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情节安排手法。巧合是对生活中发生的偶然事件的一种巧妙运用,是对客观规律必然性的补充。所谓“巧”,是指情节结构的巧妙和完美。它既要出人意外,引人入胜;又要合乎情理,做到巧在理中。这个理,从大处说,即偶然性与必然性是相互联系的,是矛盾的统一体,偶然性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必然性。具体在文学鉴赏的教学指导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如何从巧合的情节中发现并悟出其必然性和规律性。首先要明确的是,科学与文学有所不同。科学的认识不能仅依据巧合,其任务是透过偶然性找出必然性,找出事物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第一,偶然性首先表现为时空形式的可能性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必然导致认识上的某种不确定性,人们无法精确地预测偶然事件的发生。但是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或者对因果的无知却并不是偶然性发生的根源所在。偶然性的发生是由于因果的复杂性。。第二,偶然性的作用并不只是在于加速或者延缓系统演变的速度。对于分又性的系统演变来说,偶然性决定着系统演变的具体方向。第三,纯粹的必然性和纯粹的偶然性都是不存在的。在系统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论具体演变类型如何,偶然性与必然性总是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偶然性之中一定存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历史教学。下面谈谈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进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人类历史发展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是不依人的  相似文献   

14.
文艺发展需要继承 ,这是必然 ;继承什么 ,怎样继承 ,又是偶然。文艺的继承就是这种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文艺继承中偶然性的复杂状况表现在三个方面 :文艺的繁荣与萧条 ;艺术天才能否出现与其历史地位及作用如何 ;艺术风格与流派的多样与否。艺术生活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就与文学发展中的这些偶然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规律,就要懂得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相互关系。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就是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例如:摩擦一定生热;水加热一定气化;资本主义一定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等等。所以一定如此,就是因为事物本身包含的矛盾,事物内在的原因、根据,规定了它一定如此,不可能不如此。偶然性,就是事物发展中并不一定如此的趋势,可以如此,也可以不如此。水加热到一百度,一定要气化,但是由于周围气压的变化,也许不到一百度就气化,也许过了一百度还不气化。资本主义一定要灭亡,但是,在某个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资产阶级采取了某些“饮鸩止渴”的办法,得以苟延残喘于一时。社会主义一定要  相似文献   

16.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对范畴。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偶然”非偶然。科学家的任务,就是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很多科学发现正是通过偶然所触发的灵感而完成的,例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测定王冠含金量的方法,从而发明了流体静力学;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代数学中的四元素是英国数学家哈密顿在和妻子散步时发现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椅子上小憩时发现了苯环结构,等等。但是,这些偶然发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编辑手记     
教育制度的每一次创新,都是由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促成的。因此,任何一次教育制度创新,都将体现为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辩证统一。教育制度创新的必然性,使得教育制度创新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运动。教育制度创新的偶然性,是指可以这样创新也可以那样创新的、不确定的趋势。一般而论,每一次的教育制度创新都共存着创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按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依存在一起。在教育制度创新中,必然性总是占主导和统治地位,偶然性仅仅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教育制度创新和其他社会制度创新一样,有其内…  相似文献   

18.
<正>回顾几十年的工作和研究,我感觉,一项有影响的工作和研究,往往是从偶然开始,然后到必然和自由。读了黑格尔的《小逻辑》后,这一认识更加清晰。什么是偶然、必然、自由?简言之:偶然指这一事物可能存在或不可能存在,能这样存在或那样存在,均不取决于自己,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而以他物为依据。[1]必然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事物运行的规律。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为什么事物的发展从偶然、必然到自由?首先,偶然性中隐藏着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对于英美主流的知识论研究路向来说,知识的获取过程必须排斥那些明显的运气成分,由此获得“认知安妥性”。因此,对于偶然性的排斥便成了英美知识论的基本思路。与之相较,日本京都学派的哲学家九鬼周造则通过其偶然论重新评估了偶然性在知识构成中的地位。他将偶然性由浅至深区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定言的偶然;第二,假言的偶然;第三,选言的偶然。在他看来,虽然前两层偶然或许能够通过对于某些必然性规律的调用而得到部分的消除,那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选言的偶然却是不可被还原的。九鬼的这一思想将帮助我们重新评估知识论文献中经常被提到的“假谷仓案例”,以及普理查德对于“认知安妥性”的定义,由此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从知识中彻底排除运气或偶然性成分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有序、无序是我们并不陌生的一对范畴。有序一般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规律性、一致性、重复性,等等,它总是与稳定、奈理、顺利等联系在一起,让人们感到秩序、安全、和谐,从而受到人们的欢迎。而无序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无规律性、变易性、不确定性、随机性和偶然性,等等。无序总让人联想到混乱、无政府状态,它意味着与科学化、合理化相对立,影响着行为的效率,只会带来破坏和倒退,故常常受到人们的排斥和抵制,以致对无序的批评和驱逐,成为人们心目中挥之不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但是,无序也带来变化,为新质事物的产生提供了机遇,而过分追求有序则妨碍变化、创新,把人奕活动限制在一种机械的重复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