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4月16日,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将近一周年之际,参加四川地震灾区档案局(馆)长上海培训班的成都、德阳、都江堰、绵竹市和汶川县的档案局馆长为上海市档案局馆干部作了一场名为"不辱使命,重建家园"的主题报告会,现将部分文章摘登如下,以期让大家能够全面了解四川地震灾区档案工作恢复和重建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从事新闻工作7年了,2008年"5· 12"汶川大地震时走遍8个极重灾区,并在地震一周年时"穿越地震带"重走灾区,见证了灾后重建.2013年"4·20"芦山7.0级地震,我同样在第一时间赶赴雅安,挺进震中. 开赴抗震救灾一线 4月20日,周六,终于可以睡个懒觉了.然而,猛烈的摇晃,晃碎了我的美梦. 梦中金黄的油菜花一下子变成了眼前蓝色的窗帘布,玻璃也发出嘎吱声."糟了,地震了".翻身起床,顺手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 经历过"5·12"汶川大地震,我知道,这么猛烈的地震我是不能从6楼往下跑的,只能等待,等待第一波强震的过去.  相似文献   

3.
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亲临灾区感受地震给人民带来的灾害,重温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中所展现出的伟大精神,慰问灾区人民,成为游客赴四川旅游的新热点.一些地震遗址在灾区悄然建起.加强遗址的建立、保护和利用,是目前地震遗址实物档案建设的当务之急.谈到实物档案,在档案界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实物档案的概念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地震遗址却不因我们的争论而停止风化、破损,对其进行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距汶川地震发生刚刚一年,各电视台纷纷围绕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策划节目,最值得期待的当属一周年直播特别节目,这不仅是直播常态化的进一步表现,也是国人关注汶川地震一周年后灾区人民重振信心恢复重建的必然。作为灾区重要的省级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卫视频道、新闻资讯频道也在5.12当天从7:00到19:00并机直播《坚强奋进走向未来》大型新闻节目,整档直播节目展现了汶川地震一周年来灾区的坚强奋进、自强不息,援建者与志愿者的友爱互助、大爱无疆等感人故事,以及灾后重建所呈现出的新家园、新面貌、新生活、新气象,  相似文献   

5.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见证历史、服务社会的作用,甘肃省档案局联同深圳市档案局,陇南市委、市政府,甘南州委、州政府,深圳市援建前方指挥部,于5月11日至25日在甘肃省博物馆举办了"甘肃省地震灾区重建暨深圳援建工作图片展".展览旨在以生动详实的图片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两年前撼动全国、情系全民的抗震救灾情景,展现甘肃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取得的丰硕成果,讴歌深圳特区对灾区的无私援助和甘肃人民自强不息创建美好家园的奋斗历程,促使更多的人铭记历史,铭记责任,铭记亲情.  相似文献   

6.
震后一年     
今年的“5·12”,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前夕,本刊记者再次来到四川地震灾区,了解灾区档案工作恢复重建情况。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份牵挂,更是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35周年纪念日;3月8日是河北省邢台地震45周年纪念日。在这泪飞化作倾盆雨的特殊时刻,本刊特地发表柴天禄同志珍藏的45年前在邢台地震灾区所拍摄的几幅照片及当时写下的一篇日记,以志纪念。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立即赶赴灾区视察和慰问。柴天禄同志当时身为北京军区《战友报》特约记者,他奉命全程跟踪采访了周恩来总理在灾区的视察和慰问活动,并在地震灾区连夜写下了这篇纪实性日记。日记和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周总理在灾区视察、慰问的生动感人的情节。  相似文献   

8.
用心去"看"     
2009年4月15日,接到报社领导的命令,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到四川地震灾区采访.拍什么?到哪里去拍?更关键是怎么拍?一年过去了,我不能去碰触那些刚刚开始愈合的心灵伤疤.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是我这次采访的最大感受.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5月12日,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由甘肃省政府、深圳市政府主办,两省、市档案局共同承办的"特区灾区·心手相连——深圳甘肃陇南甘南抗震援建图片展"在深圳市民中心开展。  相似文献   

10.
去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是所有台湾人真实的梦魇:天摇地动,家破人亡。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哀伤,都来自这一刻骨铭心的刹那。一年过去了,灾区民众走过了一条崎岖的重建路。本刊特派记者在地震周年之际,走进了震灾区,目击震灾周年后的灾区实景,亲身体验灾民经历的困苦。  相似文献   

11.
谈到张宏江,熟悉他的同事都会风趣地说他是"地震预报员".2008年5月汶川地震时,张宏江刚从珠峰执行完拍摄任务,地震发生时,他和同伴正在拉萨,离成都很近,听到消息后直奔震区.2013年4月芦山地震发生时,张宏江刚刚结束汶川地震5周年的报道,同样离震区最近,同样也是第一时间直奔灾区.作为一名北京晚报的记者,如此偶然地与心系全国人民的两件突发事件连在一起,除了感慨他作为一名专业记者的执著和无畏,也让我们充满好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眼光投向各大新闻媒体对于5·12地震灾区民众的报道上,试图了解和分析"灾区人民"这一特殊群体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何种形象,这种形象构建有何特点、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2009年2月24日播发的长篇通讯<走向希望的春天--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告>一文,在第20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通讯类作品最高奖特等奖.在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关键时期,这篇长篇通讯由于它立意高远,主题重大,播发后被中央和地方媒体广泛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4.
从地震报道看传统媒体的创新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网友的震后"网络168小时" 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14:35,地震发生仅7分钟后,第一个灾区网友描述地震情况的帖子发到了"百度贴吧"的地震吧上. 14:46,新华网发出第一条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消息.  相似文献   

15.
阅读疗法在青少年灾后心理重建中的运用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12"特大地震给灾区青少年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危机,而且相关灾后心理症状可能长期存在.文章运用灾难心理相关理论对灾区青少年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阅读疗法的心理治疗作用,指出阅读疗法运用于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中的优势和重要价值,并提出相关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四川省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形势深深地牵动了北京市档案局(馆)干部职工的心,局(馆)干部职工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迅速行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踊跃捐款,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相似文献   

17.
四川雅安地震,江苏扬州日报社两个文字记者不仅深入灾区震中一线采访,更拍摄了大量现场照片,同时通过远程传送、微博等现代手段,将地震灾区"实况"及时传了回来,让扬州市民及时了解了地震灾区不为人知、图文并茂的"第一手资料"。赴雅安采访报道的成功经验,再次说明:全媒体时代的文字记者,也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型升级",拥有摄影等"硬功夫",成为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8.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作为北京日报的一员,我在第一时间受命前往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采访.两年前,四川汶川地震,我亦作为北京日报第一批赶赴前线的记者.火速赶往灾区参加报道.短短两年间,两次亲历重大灾难报道,也是我记者生涯中一段独特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各地动态     
甘肃为地震灾区捐建35家农家书屋"在今年及‘十一五’期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我们一定要对地震重灾区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在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党组这样的思想指导原则下,由局长张余胜、副局长袁爱华带队的灾区重建调研小组在于7月9日至15日对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市报人》2013,(7):47-47
各会员单位: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众多会员报社也迅速行动,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高度关切,竭力支持雅安地震灾区抗震救灾。雅安有灾,中国有爱。为帮助雅安地震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在此,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向各会员单位发出以下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